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对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 .GI024 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 .GI024 在20 ~ 37 ℃下生长较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25 ℃, 4 ℃时不能生长。该菌在pH 值为5.5~ 7.5 菌落生长较好, 最适生长pH 值为5.5, pH 值4.0 ~ 7.5 产孢较多。光照对菌落生长和产孢有一定影响, 黑暗、连续日光灯照射(24 h)、黑暗与日光灯(14 h)交替处理对菌落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 2 h 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生长和产孢无抑制作用。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 糊精、麦芽糖、DL-丙胺酸和L--丙胺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表4 参14  相似文献   
32.
银杏内生链格孢菌GI009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银杏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var.GI009)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光照对其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链格孢菌最适宜的温度为25℃,4℃和37℃几乎不能生长。最适宜pH值为5.0-9.0。产孢量以25℃连续黑暗培养最多。10种供试碳源均能明显促进链格孢菌的生长,但对不同碳源利用上有一定差异。在10种供试氮源中,除L-谷氨酸外,9种氮源均能明显促进链格孢菌生长。硝酸钠组菌落生长直径最大,醋酸钠组菌落生长较差,对不同碳源利用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3.
孙勇  蒋继宏 《食用菌》2007,29(1):30-30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世界性的木腐性真菌.又是一种药用真菌,桦褐孔菌(chaga)是俄国民间治疗癌病的药用菌。由于其独特的疗效和经济价值,桦褐孔菌被菇农任意采集,导致野生菌核资源临近枯竭,而桦褐孔菌人工培养仍存在困难,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从其菌丝发酵物寻找有效成分。桦褐孔菌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为更好的进行其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进行了桦褐孔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工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山药属薯蓣科 ,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根茎营养丰富 ,兼有食、药功能 ,具有健脾、补肺、益精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 ,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具有降低血糖、提高及调节免疫、防止高血脂、调整胃肠、防止衰老的功能 ,山药中含有的尿囊素有抗刺激物、麻醉镇静、促进上皮生长、消炎抑菌等作用。因此 ,山药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出口量稳步增长。在江苏省的一些地区 ,如苏中和苏北的许多地区 ,因其种植效益大于传统的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扩大很快 ,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也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 ,为病虫害…  相似文献   
35.
顺式氯氰菊酯对旱作农田蝗虫群落毒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顺式氯氰菊酯对旱作农田蝗虫的杀伤毒力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农田有9种蝗田,其中优势种为花胫绿纹蝗(Ailopus thalasisinus tamulus(Fabr.)和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 fernalis Sauss)。室内毒力试验,在田间使用浓度下,用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了顺式氯氰菊酯对两种优势种蝗虫的击倒作用,计算了KT50;以点滴法测得其对两种蝗虫的触杀作用LD50分别为80.6和48.9μg/头,以浸叶法测得其胃毒作用LD50为54.8和43.2μg/头。田间试验,喷药后5d防效均可在55%以上,效果良好,同时喷药前后田间蝗虫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6.
甘薯叶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薯叶为试材,系统分析了MgCl2浓度,dNTP浓度,随机引物用量,模板DNA用量,TaqDNA聚合酶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稳定的RAPD反应体系,该体系反应体积为25μl;含2.5μlPCRBuffer,MgCl2浓度为3nmol/μl/dNTP浓度为0.4nmol/μl,随机引物用量为40ng,模板DNA用量为40ng,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25U。  相似文献   
37.
以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对分离自河南省新乡市毛泡桐及根际的41株放线菌进行筛选;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活性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1株放线菌中筛选出2株高活性菌株,菌株6002为淀粉酶链霉菌一个亚种(Streptomyces diastaticus subsp.diastaticus),菌株6026为浅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scens)。通过GC-MS分析从菌株6002和菌株6026发酵液乙酸乙酯相中分别鉴定出15种和14种化合物。鉴定出的成分中3-羟基-2-甲基-4-吡喃酮、3-异丁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重要化工原料。  相似文献   
38.
采用组织切块法和组织匀浆法对10种采集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大蒜进行内生菌的分离,并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菌抗菌活性进行了筛选,根据形态学和16S r RNA等方法对有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10种大蒜鳞茎中共分离得到大蒜内生菌102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能同时抑制5种及以上植物病原真菌的菌株,再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16S r RNA测序鉴定菌种,去除重复的菌株后,得到19株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对19株大蒜内生菌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39.
在实验中发现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致病菌株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GcM51A毒素液对玉米、小麦、木耳菜和油麦菜均有毒害作用。以松针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毒素液处理,测定不同时间内松针细胞脂氧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原液处理的松针LOX活性在处理后的18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稀释5倍处理的松针LOX活性在6~12h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Inonotus obl-iguus为好气性真菌,菌丝在30℃时生长最快,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15~6.86,强光照不利于菌丝的生长,菌核形成的温度范围为20~30℃,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较密闭的条件可促进菌核的形成;供试的5种培养基均能使Inonotus obliguus形成菌核,但以棉籽壳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