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11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72篇 |
农学 | 569篇 |
基础科学 | 245篇 |
398篇 | |
综合类 | 2737篇 |
农作物 | 415篇 |
水产渔业 | 161篇 |
畜牧兽医 | 1342篇 |
园艺 | 533篇 |
植物保护 | 2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271篇 |
2022年 | 327篇 |
2021年 | 323篇 |
2020年 | 262篇 |
2019年 | 343篇 |
2018年 | 332篇 |
2017年 | 218篇 |
2016年 | 263篇 |
2015年 | 265篇 |
2014年 | 495篇 |
2013年 | 377篇 |
2012年 | 508篇 |
2011年 | 413篇 |
2010年 | 382篇 |
2009年 | 385篇 |
2008年 | 317篇 |
2007年 | 248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44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992.
993.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顷,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顷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顷,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目的】由稻曲病菌引起的稻曲病不仅造成水稻减产,而且还会产生对动物和植物有毒的真菌毒素。探明水稻幼穗对稻曲病菌毒素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可为发掘水稻抗稻曲病基因以及抗病分子育种开辟新的思路。【方法】用稻曲病菌毒素处理水稻幼穗,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水稻幼穗进行转录组测序,以水稻9311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进行对比,利用TP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设定参数(差异倍数的绝对值不小于2,且q值不大于0.05)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富集功能分析,鉴定水稻响应胁迫的关键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稻曲病菌毒素胁迫12 h后,水稻幼穗出现252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GO富集、KEGG代谢途经和KOG功能分析,将差异基因划分为GO功能下的64个条目、32个代谢途径和KOG功能下23个类别,包括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类生物合成、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生物学过程。DEG中有66个植物转录因子,分属7种植物转录因子家族,包括WRKY和Myb两大转录因子。分析二萜类生物合成与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发现,OsCPS2、OsKSL4和细胞色素P450等基因表达量上调,而淀粉酶、β-呋喃果糖苷酶和UDP-焦磷酸化酶等基因表达量下调,推测这些基因在水稻响应稻曲病菌毒素胁迫时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稻曲病菌毒素作为非生物胁迫因素对水稻幼穗具有毒性;通过干扰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途径而影响种子营养物质的合成,降低水稻抵抗病原菌侵染水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转双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杂429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转双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审及国审的转双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在河北省及国家抗虫棉区试中,其子棉、霜前子棉、皮棉、霜前皮棉四项产量指标均居第一位,品质优良,并具有衣分高、抗病虫、制种程序简便、成本低、纯度高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该杂交种的增产潜力,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经连续多年试验研究,并大面积示范种植,总结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