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用430块标准地资料,采用树高导向曲线Y=115.8529X编制出蓝桉纸浆林立地指数表,运用数量化Ⅰ方法编制出蓝桉立地质量评定表,运用立地指数表和立地质量评定表可以预测宜林地或无优势高林分产量。采用中国林科院编制的“scope”软件程序导出蓝桉部份生长模型,初步建立蓝桉纸浆林优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2.
高阿丁枫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高阿丁枫苗龄为100天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此苗龄下的高阿丁枫苗木分级标准:Ⅰ级苗,苗高≥13.0 cm,地径≥0.26 cm;Ⅱ级苗:13.0 cm>苗高≥10.6 cm,0.26 cm>地径≥0.21 cm;Ⅲ级苗:苗高<10.6 cm,地径<0.21 cm。  相似文献   
23.
蓝桉、直干桉综合丰产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林采用正交设计,因素为树种、整地方式、密度、施肥,各因素取3个水平,3次重复。用生长量、生物量与投入产出进行评价。试验结果:3.5年生蓝桉、直干桉幼林最佳处理平均高9.5m,平均胸径8.9cm,每hm2蓄积量70.5126m3,最佳处理比最差处理树高大28.4%,胸径大34.9%,蓄积量大183%。用已取得的技术成果营造的示范林,3.5年生平均高9.8m,平均胸径6.5cm,累计产桉叶2.43万kg/hm2,3年生左右,通过桉油及薪柴的收入可以回收全部造林及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24.
蓝桉、直干桉种源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8次重复。经对生长量、保存率、抗性等的观测、分析,采用综合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蓝桉、直干桉存在种源差异。筛选出蓝桉T、L、G种源,直干桉12132、12125种源为表现较好的种源。最佳种源蓄积量与最差种源相比,蓝桉大125%,直干桉大55%,上述优良种源可在我省蓝桉、直干桉种植区发展。  相似文献   
25.
Pt菌剂对高阿丁枫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高阿丁枫接种Pt菌剂的育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t菌剂对高阿丁枫苗木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Pt菌剂处理后高阿丁枫苗木的苗高、地径、侧根数、主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全重及一级侧根长分别较不经Pt菌剂处理的对照提高了23.1%、8.7%、23.1%、21.0%、25%、33.3%、26.7%、49.2%。且苗木的径高比不失衡。  相似文献   
2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藤中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黄藤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方法]样品中的生物碱采用乙腈(含0.1%的磷酸和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提取,以ZORBAX Stable Bound C18(3.9mm×250mm,5.0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1%磷酸缓冲溶液(60:40,含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分离;紫外检测器265nm波长检测测定,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20ml。[结果]药根碱、巴马汀碱、小檗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8%、98.4%、97.6%,RSD分别为1.60%、1.80%、1.50%。[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藤中生物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27.
2016年是永胜县程海基地油橄榄种植后第5年,总产量14 963kg,栽植面积6.67hm 2,平均产149.6kg/667m2;总共3 274株有2 003株结实,平均单株产量7.47kg;基地最高单株产量为科拉蒂45kg。在抽样调查中,平均产量依次是:皮瓜尔19.86kg,科拉蒂18.11kg,克罗莱卡12.61kg,豆果9.08kg,鄂植8号5.04kg,佛奥2.97kg;最高单株产量依次是:克罗莱卡43.5kg和皮瓜尔43.2kg;佛奥30.6kg和科拉蒂30.1kg;豆果26.7kg;鄂植8号23kg。皮瓜尔已表现出丰产性,其次是科拉蒂。  相似文献   
28.
史密斯桉等31种桉树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密斯桉、樟脑桉、本沁桉、巴吉桉等31个树种的引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9次重复。经对苗期、幼林阶段、生长量、物候、保存率、抗性、桉油含量等的观测,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多指标综合评定法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史密斯桉15092、15091、樟脑桉、本沁桉、巴吉桉各项指标均优于直干桉(对照)。史密斯桉蓄积量比对照大69%,樟脑桉大45%,本沁桉大89%,巴吉桉大16%。史密斯桉桉叶出油率比直干桉高24%,樟脑桉、巴吉桉与直干桉相近。因此,上述树种可在云南的蓝桉、直干桉栽培区推广。  相似文献   
29.
蓝桉纸浆材综合丰产技术试验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因素为整地、密度、施肥;菌根菌效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幼林阶段生长量、生物量、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营造蓝桉丰产林,选择Ⅰ、Ⅱ类立地类型,采用撩壕整地,规格60×60厘米,造林密度1.5×3米,底肥施垃圾,追肥施尿素的处理组合对林木生长是有利的,且经济效益最高;蓝桉苗接种菌根菌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初期生长有一定作用;蓝桉幼林3年生左右,对林木实施间伐、松土、施肥等技术措施并采用双层经营方式,对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0.
‘普洱1号’白及优良无性系是从野生实生群体中,按照选育程序选育出来的。‘普洱1号’优良无性系平均株高、平均地径、平均叶长、平均叶宽、平均每丛鲜块茎数量、平均单个鲜块茎重、平均每666.7m~2鲜块茎产量均高于对照,是云南唯一通过实生选育的白及品种,适合于云南省相应立地条件白及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