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滇真冈种子萌发的生态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文华  张光飞  张诚 《种子》2001,46(5):29-31
由于种皮的抑制作用,滇青冈种子有休眠现象,新鲜种子萌发率极低,变温有利于克服种皮障碍,提高萌发率。砂藏可解除休眠,不同种子解除休眠的时间长短不一,种子种群有较宽广的可萌发时限。滇青冈林地上种子在落到地面后的9个月内,由于虫害和鼠害全部损失萌发能力,没有种子萌发转化成幼苗。滇青冈种子直播造林,应在10月采种,杀虫处理砂藏至次年雨季前播种。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前表面荧光光谱法在水产品品质评价方面的应用,利用前表面荧光对不同冷藏时间的大黄鱼肌肉进行扫描,对色氨酸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荧光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了大黄鱼鱼肉荧光光谱数据和冷藏时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PCA方法提取色氨酸和NADH荧光光谱的有效信息,所建模型可区分不同冷藏时间(0~8 d)的大黄鱼样品,且色氨酸作为内源荧光探针的分析效果更好;用FLDA方法分析色氨酸和NADH荧光光谱,留一法(leave-one-out)交叉验证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8%,对不同冷藏时间的大黄鱼区分效果优于PCA方法;PLSR模型中色氨酸和NADH荧光光谱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约为1.13、0.41,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约为0.53、0.99,通过NADH荧光光谱建立的PLSR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前表面荧光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能够对不同冷藏时间的大黄鱼进行有效区分。本研究结果为前表面荧光光谱技术在大黄鱼冷藏保鲜中对冷藏时间的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巨尾桉光合特征与水分消耗的季节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于旱季和雨季分别对云南省澜沧地区种植巨尾桉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进行测定.研究发现:雨季巨尾桉光饱和点达1 590 μmol photon·m-2 s-1,而旱季土壤水分不足时光饱和点仅867 μmol photon·m-2 s-1,光补偿点亦有下降.旱季气孔导度对蒸腾和光合的限制作用明显强于雨季.旱季巨尾桉气孔限制强度及蒸腾对光强变化的响应均与本地植物红木荷类似,而雨季巨尾桉的净光合速率远高于后者.巨尾桉具有与环境水分供应变化相协调的水分利用策略,旱季减少水分消耗以尽量节水,雨季则充分光合以获得更多生长.其类似本地植物季节变化的蒸腾特征和水分利用对策有利于维持群落地段的水分平衡.  相似文献   
24.
以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和马尾松4种松树种子为试验材料,萌发前对种子进行不同温度(60,90,120℃和150℃)和时间(1,5min和10min)的处理,以常温为对照,研究萌发前短时高温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4种松树种子的耐高温能力。结果表明:1)当处理温度为60℃时,云南松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热冲击效应;2)当处理温度低于120℃时,无论处理时间为几分钟,对高山松和马尾松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有热冲击效应;3)短时高温处理对思茅松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4)云南松和高山松种子都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当温度高达120℃、处理10min时,还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5)当处理温度为150℃、处理时间≥5min时,4种松树的种子均不萌发。种子的热冲击效应和耐高温能力与松树分布区火发生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中低强度火灾后云南松种子的可能萌发情况和火对种子的影响,在萌发前对其种子进行1、5min与15min的60、90℃与110℃高温处理,以常温(20℃左右)为对照,研究种子萌发率、种子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萌发率与SOD、POD、CAT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0℃的1、5min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存在热冲击效应;且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在110℃、15min的高温处理后仍有36%±3%的萌发率;种子萌发率与SOD、POD和CAT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热冲击效应的产生与SOD、POD、CAT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用组织培养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初步研究了蜈蚣蕨孢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蜈蚣蕨孢子是需光孢子,具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光照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25℃环境下,光照14h·d的孢子萌发率达(85.4±3.1)%;孢子在同温度下黑暗培养49 d不能萌发,照光后,萌发率可达(81.4±5.6)%;孢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9.41~ 30.41℃,3~5d开始萌发,6~7周萌发完全,温度的升高或下降均降低孢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27.
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球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烘烤温度40,50,60,70℃对球果鳞片开放时间以及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松球果在烘烤时,其鳞片开放的时间会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年成熟的球果在50℃和60℃2种烘烤条件下释放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达(97.53±0.69)%和(95.53士3.12)%(p>0.05,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烘烤温度对球果鳞片开放时间和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在生产中利用60℃烘烤云南松球果获得种子既能保证萌发率,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8.
滇石栎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滇石栎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林木种子在落到地面后的6-7个月内,由于遭受鼠、虫危害,大部分已损失或丧失发芽率,在自然条件下没有种子萌发;受到壳的抑制,滇石栎种子有休眠现象,新鲜种子不会很快萌发;沙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沙藏时间以150天上以为宜。种子直播造林,应在10月直接从树上采收绿色种子较好,种子经杀虫处理沙藏至次年雨季前播种。  相似文献   
29.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畜禽集约化养殖在我国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已成为十分突出的污染源。一是传统的畜禽粪便处理方法(摊晒、堆积、简单烘干)恶臭四溢;二是养殖场冲洗粪浆无法利用而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河道、湖泊和地下水。如以太湖流域为例,大中型畜禽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云南松球果宿存时间对其幼苗出土及生长的影响,以具有延迟开放果实特征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年生、宿存1年及2年的球果,利用其种子进行育苗试验,比较不同宿存时间下的云南松球果内的种子在其田间出苗率及幼苗生长100d和300d时的地上及地下部分各生长指标及其生物量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当年生种子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宿存1年、2年球果内种子的出苗率(P0.05),各宿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幼苗生长100d时,随球果宿存时间的增加,幼苗的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各宿存间差异不大;幼苗生长300d时,除地下部分生物量之外,幼苗各指标均随宿存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宿存间其幼苗除株高和地下部分干重外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云南松当年生球果内的种子其出苗率及幼苗在生长100d及300d时的生长指标均优于宿存球果内的种子,而各宿存间的差异不大。云南松的非严格植冠种子库有助于林火等不利因素干扰后云南松实生苗的及时更新,但若进行采种育苗,为保证其较高的成苗率应尽量采集当年生球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