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8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71.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脯氨酸对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450尾浅色黄姑鱼,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5、10、15、20和25 g/kg 脯氨酸的试验饲粮,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结束后进行生物学指标测定,测定各实验组中浅色黄姑鱼的生长、体常规成分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脯氨酸对浅色黄姑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显著影响机体的蛋白质沉积。通过全鱼粗蛋白估算出的最佳饲料脯氨酸添加量为14.73 g/kg 。另外,饲料中添加脯氨酸显著提高了肝脏和血清中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及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却显著降低了浅色黄姑鱼肝脏和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综上,饲料中添加脯氨酸对浅色黄姑鱼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可以促进蛋白沉积和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72.
茶叶嫩芽自动识别分类是实现采茶机器人精采名优茶的关键技术。由于茶叶嫩芽与背景中茶叶差别很小,且茶叶嫩芽形状多样,有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等多种形式,给自动识别带来很大难度。基于Faster-RCN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多维度进行茶叶嫩芽识别。首先对网络性能进行分析,选取较优的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一幅图像中包含嫩芽的不同数量、形态、拍摄角度、光照条件多维度对识别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光照条件和拍摄角度对嫩芽识别影响较大。所采用的Faster-RCNN深度学习模型对45°角度拍摄、晴天环境下单株集中一芽两叶的茶叶嫩芽识别效果最佳,同时阴天和90°拍摄时识别效果较差。研究为后续实现机器人现代化智能化的名优茶精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3.
为探讨低盐环境对西杂鲟幼鱼(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盐度组(0‰、4‰、8‰),驯化15 d后,分析盐度对西杂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鳃、肾、肠Na+-K+-ATP酶活性、激素水平及免疫、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血糖、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Na+和肾、肠Na+-K+-ATP酶活均无显著影响,但低盐驯化对西杂鲟幼鱼鳃Na+-K+-ATP酶活和血清Cl-的影响呈“U”型变化,为先下降后升高的表达趋势;(2)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和皮质醇水平后,随着盐度的升高,两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3)利用qRT-PCR测定免疫和生长发育相关基...  相似文献   
274.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领军企业正借助“工业4.0”物理信息等系统的融合,建立智能工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和全过程信息化监测,保障食品安全。我国蔬菜产量居世界前列,多数净菜加工企业设备技术水平低、劳动密度大、工作效率低、标准体系缺乏,难以保障净菜品质,急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结合智能工厂建设现状及净菜加工重要企业的智能化发展,为蔬菜现代化生产工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5.
为探讨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来源外泌体对脂肪源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诱导的调控作用,采用含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2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2%B27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将ADSCs诱导成细胞球,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蛋白巢蛋白(Nestin)和神经干细胞RNA结合蛋白(Musashi1)的表达,提取ADSCs外泌体,通过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外泌体进行检测,PKH67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ADSCs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外泌体与ADSCs共培养作为试验组,不加外泌体作为对照组,qPCR检测外泌体对Nestin和Musashi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ADSCs经诱导培养获得细胞球,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所获得的细胞球Nestin和Musashi1抗体阳性,表明为诱导形成了神经干细胞;提取的AD...  相似文献   
276.
【目的】明确“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杂交籼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特征的影响,从而为“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在西南稻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在温江和汉源2个生态点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常规密植田间配置(THDP,行穴距30.0 cm×12.0 cm,每穴1.5苗,单、双苗错穴移栽)和“减穴稳苗”田间配置(ISRH,行穴距30.0 cm×24.0 cm,每穴3苗)两种配置,研究了不同田间配置对水稻冠层结构、冠层光能分布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1)较常规密植,减穴稳苗显著提高了两生态点单穴茎蘖数,使抽穗期水稻上三叶的叶倾角下降了0.93%~3.97%,进而使单穴叶面积和冠层幅度显著增加80.39%和28.99%。(2)减穴稳苗改善了水稻冠层中下部通透性,使温江生态点冠层3~40 cm处的透光率提高了18.08%~42.55%,汉源生态点冠层3~100 cm处的透光率提高了5.49%~44.22%,进而使抽穗至成熟期冠层底部的日辐射量和光照度分别提高46.74%和11.54%~75.63%。(3)较常规密植,减穴稳苗有效提高了水稻上三叶的光合能力,剑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