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8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园艺植物水分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分胁迫严重影响园艺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了解植物在干旱环境下的生理变化以及对胁迫的响应机制非常重要。从水分胁迫对植物组织器官、光合作用、脯氨酸积累、生物膜膜脂过氧化、内源激素(ABA)含量的影响及植物抗旱基因、转录因子作用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了简要概述,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以期对植物抗旱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2.
农药喷洒和农田灌溉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管理措施,是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的重要因素。然而,病虫草害的有效防控及灌溉水的高效利用仍然是困扰中国农业生产的迫切难题。在中国,当前落后的农药施用及灌溉技术需要大量的农药及灌溉水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造成资源有效利用率低,限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升,从而影响农作物生产及农业产业发展。目前,机械化农药施用及灌溉系统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尤其是航空喷药及灌溉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大面积化农药施用及灌溉的精准操作。遥控式小型无人机已在此领域得到初步应用,通过手动智能操控遥控器及GPS定位,使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辅助增加气流对作物的穿透性来实现,具有操作灵活、自动控制能力强及避免飘移等特点。然而现有无人机动力单一,应用范围有限,造价成本偏高。相对而言,悬浮飞行设备动力充足,功率较大,飞行速度较快,对载重量大且远距离的商业及工业运行带来很大便捷,但现有悬浮飞行设备均采用化学燃料作为动力源,造成污染环境,且现有悬浮飞行设备结构复杂,操控难度大,用途有限,还未见关于悬浮飞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应用的报道。为弥补现有航空技术存在的不足,我们发明了一种可应用于农药喷洒及农田灌溉的多用途气悬浮车。该新型气悬浮车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车轮,车体的顶部设置有螺旋桨,尾部电机驱动设置于车体尾部的尾部叶轮转动,车体的左右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变阻器用于调节各个电机的转速,车体内的前侧设置有控制方向杆和控制速度踏板,控制方向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顶部电机和尾部电机转速的开关,控制方向杆的底部与车轮中的前轮连接,控制方向杆和尾部电机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通过转动控制方向杆带动尾部电机转动,使尾部叶轮的轴向发生变化,控制速度踏板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变阻器连接,控制速度踏板调整变阻器的滑动位置。此多用途气悬浮车采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通过多部电动机提供动力源,弥补了现有无人机和悬浮飞行设备动力单一,结构复杂,不易操控,用途有限,成本较高及污染环境等不足。其原理独特,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操控,用途多样,便捷、安全且环保,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3.
洪湖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洪湖市土地质量的调查成果数据,建立了由土壤养分指标和环境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洪湖市峰口镇、万全镇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空间分布研究。将评价区土壤分为优质、良好、中等、差等、劣等5个级别。结果表明,评价区土地质量状况整体良好,优质和良好以上等级土地占评价区的80.91%,其中优质级土地占54.01%。  相似文献   
224.
天牛是一类在我国危害严重且防治难度较大的林木蛀干害虫.虽然其种类众多,经济和生态价值大,但国内外较少有对天牛繁殖交配行为的总结报道.梳理国内外对天牛交配行为的研究,发现天牛交配行为可分为求偶、性冲动、交配前准备、交配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不可缺少,且有其阶段特征性的行为.在交配后,一些雄性天牛会表现出配后保护行为.天牛交...  相似文献   
225.
本研究以干旱和水淹胁迫中的‘佛奥’和‘TYZ-1号’2个油橄榄品种苗木为试材,基于油橄榄全基因组数据,鉴定出36个油橄榄NAC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结构及功能预测,将油橄榄OeNAC蛋白与模式植物拟南芥AtNAC蛋白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OeNAC转录因子分为两个大类和14个亚家族,14个亚家族中有13个亚族同时包含了油橄榄和拟南芥NAC蛋白,说明拟南芥和油橄榄的NAC家族在进化水平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油橄榄水分胁迫(干旱,水淹)基因表达谱,分析出8个NAC转录因子(OeNAC31, OeNAC33, Oe NAC25, Oe NAC30, OeNAC7, OeNAC23, OeNAC20, OeNAC1)在‘佛奥’和‘TYZ-1号’中均呈现高表达且对水分胁迫均有响应,推测这8个基因是油橄榄水分调节的主要基因。将在水分胁迫下具有表达量的Oe NAC蛋白与已知水分胁迫相关的NAC转录因子构建进化树发现8个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中的Oe NAC31与已知的水分调控因子支持率更高,表明OeNAC31转录因子可能是参与油橄榄水分调控的最主要基因,其在两个品种中都有不同的表达量,这...  相似文献   
226.
为了探讨食性与鱼类消化酶分泌及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和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4种不同食性鱼类鱼体近似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鳜的全鱼水分显著低于其他鱼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鱼类;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AI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等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受食性影响显著;鳜肠道蛋白酶显著高于草鱼,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草鱼;鱼类肠道形态(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与食性相关,如鳜肠道微绒毛分支较多,结构复杂。肠道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食糜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促进了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综上所述,食性与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相适应,通过分析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有助于界定鱼类食性,改进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227.
金华火腿加工过程中二肽酰肽酶Ⅰ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 60条浙江兰溪当地杂交猪后腿为原料, 按传统加工工艺加工金华火腿。分别在腌制前、腌制结束、晒腿结束、成熟中期、成熟结束和后熟结束 6个工艺点随机取 5条腿的股二头肌, 测定各样品的常规指标和二肽酰肽酶Ⅰ (DPPⅠ)在pH6 0和 37℃条件下的活性; 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度、NaCl含量、硝酸钠含量和pH值对DPPⅠ活性的影响, 并对金华火腿各加工阶段后的肌肉DPPⅠ活性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肌肉理化指标随加工进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DPPⅠ活性在晒腿结束前持续下降, 而成熟开始后持续升高。加工温度 (4~40℃)、肌肉pH值 (5 0~6 5) 和NaCl含量 (0~10% ) 显著影响DPPⅠ活性, 而硝酸盐在 0~50mg·kg-1范围内对DPPⅠ活性无明显作用; DPPⅠ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随pH值上升而减弱, NaCl含量低于 5%左右时对DPPⅠ有激活作用, 但高于 5%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预测结果显示, DPPⅠ在火腿加工各阶段都能表现很强的活性, 尤其是在成熟后期。提示DPPⅠ在整个火腿加工期间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8.
采用悬空式避雨棚进行葡萄栽培,双“十”字形整形,成“V”形叶幕,栽植株行距1~ 1.5m ×2.5~3m,进行果实套袋,减少用药近50%,节省用工.666.7m2产量控制在1500kg,果实品质优.  相似文献   
229.
230.
本提出了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教育管理新模式、育人新机制、成才新途径,并介绍这一管理制度的效果及其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