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高等院校的宣传思想工作从形式上来讲是一项系统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项文化工作。通过阐述将先进文化与高等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提出宣传工作路径是文化的继承,检验的维度是继承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等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主题是文化的继承与继承的文化的统一。而正是这种统一使高等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先进文化的指引下能够把握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12.
革胡子鲶鱼种生长阶段饲料蛋白质适宜需要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er),俗称埃及塘虱鱼。自引进我国以来,在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等方面许多单位进行了研究,为了发展这一淡水养殖新品种,摸索其饲料配方,笔者应用正交试验法,就革胡子鲶饲料蛋白质适宜需要量及其他营养素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13.
藻类固定化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藻类固定化技术起始于80年代,它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犤仵小南等,1992犦。与游离藻类相比,固定化藻类具有藻细胞密度高、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藻细胞流失少等优点。利用固定化藻类的生物富集作用净化污水,包括对N、P等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的去除的研究,以及藻类固定化后生理特征的变化等犤严国安,1995犦都有报道。本文在综述藻类固定化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固定化藻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固定化藻类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前景作了展望。1藻类固定化的基本…  相似文献   
214.
215.
216.
1991年在福建省南靖县红锥castanpsis hystrix A.DC.林中首次发生红锥毒蛾Lymantria sp.危害,并暴发成灾,该虫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过。红锥毒蛾在南靖一年1代,以卵块在树干上越冬,翌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中旬为幼虫发生危害期。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年生活史、与木毒蛾和舞毒蛾的比较、天敌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17.
茶树是叶用作物,其品质就绿茶而言与全氮、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所以,在茶叶生产中氮素的施用是非常重要的。茶树的生育期,地上部分在3月下旬到11月上旬,地下部分大约在2月下旬到11月下旬。目前对茶树氮肥的施用,采取每年四次。即秋肥、春肥、夏肥Ⅰ(二茶前)、夏肥Ⅱ(三茶前)。各自施用的分配比率是30%,30%,20%,20%。这是根据年内茶树对养分的吸收,计算出在不同季节对养分的吸收量来制定的。但是,关于这种施肥方法及各次的施肥效果都没有进行过研究。仍然不明确。  相似文献   
218.
219.
赭红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igi Hremer在广东危害锥树Castanopsis chinensis,严重时树叶全部被吃光,呈现火烧状;观察了该虫的生活史,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长达9个月。使用16%增效型灭幼脲Ⅲ号(dichlorbenzuron)粉剂在低龄幼虫期防治,24小时后防治效果达95%以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0.
近年来,春蚕室外大棚养蚕技术在我市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但如何在大棚内科学使用方格簇提高蚕茧质量呢?就这一课题,2003年春蚕期,我们根据方格簇自动上簇技术,结合大棚养蚕实际,在姜堰市娄庄镇大棚养蚕户王宝礼等3家进行了方格簇自动上簇技术的尝试,入孔率均在85%以上,所营蚕茧上茧率达95%以上,并且省工节时,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