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明确12.5%阿维菌素·啶虫脒微乳剂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方法]于2009和2010年通过田间试验评价该药剂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1、3、7d该药剂用量为15.75 ~ 37.50 g/hm2时对螺旋粉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00% ~ 79.92%、80.81% ~89.29%和74.18% ~ 85.67%,均比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高且差异显著.[结论]为螺旋粉虱的化学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是是水稻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为了验证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笔者于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安全。2019年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每亩用药量(制剂)6克、8克和10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74%、84.04%和86.59%。2020年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每亩用药量(制剂)6克、8克和10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23%、85.56%和88.0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飞防助剂类型与杀虫剂的混配方式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杀虫剂(10%甲维?茚虫威SC、5%氯虫苯甲酰胺SC和0.8%鱼藤酮SC)、飞防助剂(有机硅助剂、矿物油助剂和卵磷脂助剂)、施药液量(21、24和27 L/hm2)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施药后第14天,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飞防助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设定的施药液量范围内(21~27 L/hm2),施药液量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无显著性影响。混配方式7(0.8%鱼藤酮SC、有机硅助剂和27 L/hm2施药液量)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达81.45%;混配方式4(5%氯虫苯甲酰胺SC、有机硅助剂和24 L/hm2施药液量)持效性显著,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为79.30%。本研究成果可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液混配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5%梅塔小颗粒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5%梅塔(Metarex)小颗粒剂是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新型杀螺剂。1998 ̄1999年进行了5%梅塔在粒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梅塔小颗粒剂防治稻田福寿螺具有较好的杀螺和保苗效果,杀螺效果与目前推广的5%梅塔在颗粒剂及6%密达(Meta)颗粒剂相当,能迅速压低稻田福寿螺密度,而且达到同等防效所用药量少。在福寿螺10头/m^2的密度下,推荐使用量为350 ̄400g/667m^2,当螺口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1.56%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的活性,计算毒力回归线、致死中浓度(LC50)及95%置信限、相关系数;田间试验设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3.5、18.0、22.5和27.0g/ha,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720.0g/ha,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药后15d调查卷叶数,计算卷叶率、防治效果。【结果】96.2%乙基多杀菌素原药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LC50为0.0432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3.5、18.0、22.5和27.0g/ha时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调查,2009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4%、75.18%、83.88%和85.79%,2010年分别为72.08%、77.43%、83.33%和86.64%。【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毒力,田间对稻纵卷叶螟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和天敌安全,是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水稻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聚集强度指数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广州地区水稻螟虫幼虫种的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目前,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是广州地区水稻螟虫的优势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分蘖期和抽穗期稻螟幼虫在稻田中均呈聚集分布,且它们的半变异曲线均为高斯模型。分蘖期稻螟幼虫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0.608)较低,表明其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的自相关性引起,而抽穗期稻螟幼虫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1.792)较高,表明其空间异质性是由随机因素引起。利用Kriging插值法,由地统计学软件Sufer 8.0绘制的密度等值线图可直观地反映稻螟幼虫在分蘖期和抽穗期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的稻瘿蚊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华南4种稻瘿蚊生物型显性抗性基因Gm6的籼稻材料KG18为供体,三系优质恢复系广恢998为受体,通过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Gm6基因导入广恢998中。综合目标基因的分子检测、田间农艺性状表现以及遗传背景的回复率,筛选获得6个株系。采用稻瘿蚊生物型1和生物型4对这些改良株系进行人工接虫鉴定,6个改良株系的标葱率为0,表现免疫,而对照标葱率均在98%以上,表现高感;由改良株系组配的杂种F1标葱率在10%~20%,表现中抗。农艺性状分析表明,除1个株系在千粒重方面与对照广恢998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改良株系性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病虫研究室以中二软占为父本,与抗蚊青占为母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在2004年育成了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培杂软占,经过大面积示范推广,本品种表现出了高产、优质、抗病及适应性广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水稻病虫研究室以中二软占为父本,与抗蚊青占为母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在2004年育成了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培杂软占,经过大面积示范推广,本品种表现出了高产、优质、抗病及适应性广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