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3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久艳”是从“大久保”桃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92.
随着宠物犬的饲养量不断增加,犬股骨骨折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使得内固定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和成熟。文中结合两例犬股骨骨折(一例为斜骨折,一例为横骨折)内固定的过程从各个方面介绍了这两个病例的具体情况(从术前到术中到术后)。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些借鉴之处,同时希望内固定技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3.
为解决‘大久保’桃果实成熟期集中、果实不耐贮运问题,从1995年开始利用自然实生育种对‘大久保’桃进行品种改良,旨在培育果实性状与‘大久保’类似但成熟期不同、较耐贮运的新品种。2000年优系35号(‘久脆’)入选,通过在秦皇岛、  相似文献   
94.
肖啸 《山西果树》2012,(3):57-57
久玉是从大久保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桃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平均单果重263g,最大单果重400g;果实椭圆形,果顶凸,两侧对称,缝合线中等;果实  相似文献   
95.
采用云南本地石榴皮,经专门的药品加工机加工成粉末.将12只犬只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0.2g/kg)、中剂量组(0.6g/kg)、高剂量组(1g/kg).以7d为一个投药周期,把炮制好的药物饲喂病犬,共投喂3次.通过采集粪便,进行实验室观察,计算出虫卵感染比例及治疗转阴率.试验表明:低剂量组的转阴率在第7天、第14天分别为38.1%、30.8%,中剂量组的转阴率在第7d、第14d分别为63.2%、80%,高剂量组的转阴率在第7天、第14天分别为79.9%、86.9%,可以看出高剂量组的转阴率最高,但临床副作用比较大,综合转阴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得出最佳剂量应为0.6g/kg,以2周为1疗程,7d投喂1次,就可治愈犬绦虫病.  相似文献   
96.
1病毒与发病机理 1.1病毒犬瘟热病毒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成员。犬瘟热病毒呈多形性,单股RNA病毒,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囊膜。其抵抗力差,对热、干燥、紫外线和有机溶剂敏感.易被日光、酒精、甲醛、煤酚皂等杀灭。pH4.5以下和9.0以上的强酸、强碱环境也可使其迅速灭活.其在低温冻结条件下可保存几个月,冷冻干燥条件下可保存数天。  相似文献   
97.
氟苯尼考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氟苯尼考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疗效,选择60头已感染嗜血杆菌病的猪随机分成6组:氟苯尼考口服组和肌注组,头孢噻肟对照组,阿莫西林对照组,恩诺沙星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每组10头,另外再设健康猪10头作为健康对照组,疗程均为7 d.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98.
在一次做重组瘦蛋白对猪内分泌代谢调控的试验研究过程中,要求一天内采血十次,为了减轻频繁的扎针对猪的血管损伤和应激的影响,我们探索性做了静脉留置针采血这种试验,旨在探讨一种实用的采血方法,结果表明,在采血量每次5ml左右,采血时间间隔2h以内时,采血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9.
深州蜜桃若干性状的变异与遗传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彬  肖啸  吴学仁 《园艺学报》2004,34(6):791-793
 以深州蜜桃与大久保自然杂交后代为材料, 研究了26 个育种性状, 明确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异幅度以及次数分布曲线和组合遗传传递力。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对桃亲本和杂交后代之间果实挥发性成分与含量以及关键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揭示桃果实挥发性成分在亲本与杂交后代之间的变化特征,明确桃亲本与杂交后代桃果实香气主要组成成分及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桃亲本和杂交后代果实香气遗传与调控机制及育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21世纪’‘久脆’桃及其杂交后代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调控酯类合成和酯类水解关键基因PpAAT1PpCXE1的表达量,并通过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处理改变果实成熟度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桃果实挥发性成分和含量的影响。【结果】 亲本及杂交后代桃果实共检测到125种挥发性物质,分为醇类、内酯类、酸类、萜类、酮类、烷烃类、烯烃类和酯类。挥发性成分与含量显示,除‘世纪之星’外,其他杂交后代挥发物种类均低于亲本‘久脆’,但55.56%的杂交后代挥发物总含量高于亲本。在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中,酯类物质最为丰富,占挥发物总含量的50.98%。亲本‘21世纪’和‘久脆’中酯类物质含量分别占挥发物总含量的60.24%和43.45%,杂交后代中除hy-7(38.71%)外,其他杂交后代酯类物质含量所占比例均高于亲本‘久脆’。烷烃类物质也是本试验所检测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之一,各杂交后代中烷烃类化合物含量占挥发物总含量的比例均低于亲本‘久脆’,66.67%的杂交后代烷烃类占比低于亲本‘21世纪’。内酯类物质在亲本中均未检测到,但在杂交后代‘世纪之星’、hy-1、hy-9、hy-16以及hy-18中均检测到且含量极显著高于两亲本。乙酸反-3-己烯酯、乙酸己酯、辛酸乙酯、芳樟醇与二氢-β-紫罗兰酮是桃果实香气主要贡献成分(OAVs>1)。乙酸反-3-己烯酯作为桃香气主要贡献成分之一,在亲本中未检测到,但在77.78%的杂交后代中被检测到,且气味活性值在1.29以上,‘世纪之星’最高(5.04)。γ-癸内酯作为桃果实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具有桃香气特征,仅在3个后代中检测到。OAVs加和分布显示‘21世纪’与多数杂交后代主要呈果香型,‘久脆’、杂交后代hy-7呈花香型,杂交后代‘世纪之星’果香与花香特征水平相当,且OAVs加和值均显著高于亲本及其他杂交后代,也是其香气浓郁的主要原因。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杂交后代‘世纪之星’桃果实的结果表明,1-MCP抑制了果实酯类挥发物的合成,外源乙烯促进酯类物质提前释放,处理第2天酯类含量达到最高值;两种处理对内酯类化合物含量也有显著影响,在第1—3天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内酯类化合物,第4—10天的3组试验内酯类物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第10天时乙烯处理组和1-MCP处理组内酯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21世纪’、‘久脆’与其杂交后代果实挥发性物质种类、数量和含量差异显著,果实主要香气成分酯类和内酯在杂交后代中的含量比亲本显著提高。多数杂交后代果实香气特征与亲本‘21世纪’一致,呈果香型;部分与亲本‘久脆’香气特征一致,呈花香型,个别后代兼有花香和果香特征。与对照组相比,1-MCP处理桃果实对酯类和内酯的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使果实香气变淡;外源乙烯可促进果实酯类物质提前释放,最高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外源乙烯处理显著减少了果实内酯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