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706篇
农学   326篇
基础科学   348篇
  188篇
综合类   2224篇
农作物   322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1326篇
园艺   317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胡梦红  王有基 《内陆水产》2004,29(12):37-38
河豚产于我国。有9属39种,常为我国食用和养殖的有暗纹东方啬屯、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等。河豚的营养价值比鳜、对虾等名贵水产品还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但由于河豚内脏有剧毒,故其加工业需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92.
基于2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了解析宁夏扬黄灌区连续施氮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尼龙网袋法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连续施用不同纯氮量(0、150、300和450 kg hm–2)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和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在玉米播后50~170d促进秸秆腐解,以施氮300kghm–2处理最为显著,平均秸秆累积腐解率与腐解速率分别较不施氮肥(对照)处理提高25.6%和20.3%;施氮可促进秸秆养分释放,其各养分元素释放率均表现为钾>碳>氮>磷,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使0~40 cm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以施氮300~450kghm–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施氮可提高玉米播后20d土壤温度和播后80~170d土壤贮水量,均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改善0~40 cm层土壤肥力,以施氮300 kg h...  相似文献   
93.
公园是城市的"绿洲",植物对扮靓公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植物造景的几大原则,并指出公园绿化对城市具有三方面意义:生态意义;社会意义;景观意义.  相似文献   
94.
95.
收集整理相关研究报道显示,2020年对普洱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效、香气成分、渥堆发酵、仓储陈化、安全性及柑普茶等方面,其中普洱茶功效研究与加工工艺是该年度报道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其最新研究动态,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普洱茶的最新研究动态并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千岛湖山水资源保护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千岛湖是1959年建造新安江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50 a来,千岛湖经营者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通过及时建立管护机构、制定规划落实责任、适时抚育调整改造和联防护林依法管治等一系列封山育林措施,通过规范养殖行为、加大鱼种投放、加强水质监测、强化渔政管理等保水渔业手段,山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推进了千岛湖旅游业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资源保护只有树立自然循环生态系统保护、以人为本的社区环境管理、统筹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7.
针对比转速为74~112的5台内混式自吸离心泵,采用3种不同直径吸水管和6种不同隔舌间隙,对其规定高度自吸时间和极限真空度进行了较全面的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内混式自吸离心泵,规定高度自吸时间总体上随吸水管内初始存气量的增加而成线性递增,而极限真空度与吸水管内的初始存气量无关;当隔舌间隙为1~6 mm时,隔舌间隙越小,自吸性能越好;泵的额定流量越大,自吸性能受隔舌间隙的影响越大。该研究对内混式自吸离心泵的水力设计、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以及自吸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自吸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自吸泵广泛用于喷灌、消防等场合。全面总结和分析了自吸泵的发展史,归纳了自吸泵自吸时间和最大自吸高度的计算模型,总结了自吸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介绍了回流孔大小、位置的计算公式,以及隔舌间隙及泵内储水容积和气液分离室容积的控制;阐明了轴封的气密性、吸入管路的气密性、浸入液面下的管路深度和入口管路的容积这些外部因素对自吸性能的影响机理;指出了自吸泵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
滨麦(Leymus mollis)是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具有改良小麦所需的许多优良性状。为了将滨麦中的优异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通过远缘杂交获得小麦-滨麦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以选自普通小麦7182与滨麦衍生后代M42(2n=54)F_6代的株系M11005-1-2-7-10-1-1(M11005A)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原位杂交、分子标记、抗病性等综合鉴定。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M11005A有44条染色体且配对良好,可以稳定遗传。原位杂交及分子标记结果表明,M11005A含有42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对来自滨麦Lm#3Ns的染色体,并且用Oligo-pTa535探针得到了Lm#3Ns的FISH核型;筛选出6个EST及8个PLUG特异分子标记可以用来鉴定Lm#3Ns染色体,其中只有1个EST和4个PLUG标记可以同时在M11005A中扩增出滨麦和华山新麦草的条带,说明滨麦的Lm#3Ns染色体与华山新麦草的3Ns基因组之间存在差异。M11005A的穗长、穗型、小穗数、千粒重与亲本7182无显著差异,但分蘖数较7182显著增加,株高显著降低。抗条锈病鉴定结果显示,苗期M11005A对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和CYR34表现高抗,对CYR32表现高感,成株期对CYR32和CYR33混合小种表现高抗,推测滨麦的Lm#3Ns染色体携带对CYR29和CYR34小种的抗性基因,又携带了成株期对CYR32和CYR33的抗性基因。因此,M11005A可以作为抗源应用于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改良中。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农大超甜1号"与现有甜玉米品种相比,农艺性状表现极为突出。如种子发芽率高,植株生长健壮,抗倒伏能力强,对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和青枯病等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采收期长达7~10天。"农大超甜1号"既可以春播,又可以夏播,且长势和产量非常稳定,从而降低了农民栽培的风险性。"农大超甜1号"可溶性糖含量高达24%,甜度极高,同时,果皮特别柔嫩,渣少,因而很适合鲜食或速冻加工。育种者还通过遗传手段,导入与颜色表达有关的基因,培育出金黄、紫黑、红色、黄白相间等色泽的"农大超甜1号"。它既能满足消费者对于餐桌玉米提出的"好吃、好看、营养、保健"四大要求,同样能满足农民在农村种植结构优化方面对甜玉米提出的"好种、好收、好卖、高产、高效"等要求。 (本刊辑) 一种名为"小冰麦"的小麦新品种逐渐受到我国北方农民的欢迎,开始在许多省区推广种植。 2000年吉林省农安县杨树林乡大面积推广种植了"小冰麦",结果平均每hm2土地比往年种植玉米增收3 000元。 据了解,"小冰麦"是由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郝水院士和何孟元教授课题组培育成功的。自80年代初开始,他们应用植物染色体工程将野生天蓝冰草的染色体及其片断引入小麦基因组,为利用野生有益基因改良小麦创造了基础,首次获得了世界上唯一的两套完整的"小冰麦"异附加系列,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介绍,"小冰麦"达到了加拿大西部草原春麦和美国北部深色春麦的品质指标,超过了农业部和原商业部制订的优质面包小麦标准,被农业部确定为面包用小麦品种。1999年,杨树林乡的农民种植了500多hm2"小冰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益,第二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hm2。2000年,这种小麦在吉林省的种植面积已达六成以上,而且已推广到了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天津、河南、青海和银川等地。 (本刊辑) 日前,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一艘来自马来西亚的泰国籍货轮实施检疫时,发现船上食品舱的一袋500g豇豆已经被严重蛀食,并从豇豆上截获豆象成虫。 经室内鉴定,确认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性害虫-菜豆象。鉴定人员统计发现,在送样的25粒豇豆上竟有38只成虫,说明菜豆象的为害已非常严重。 据悉,这是海南口岸有史以来首次截获此类害虫,也是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立以来首次截获一类危险性害虫。检疫人员已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货轮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防止了该虫的传入。检疫人员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检疫鉴定技术,确保了海南乃至我国豆类生产的安全。 据有关专家介绍,菜豆象属鞘翅目豆象科植物害虫,主要分布于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它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仓储害虫,为害菜豆、豇豆、兵豆、鹰嘴豆、木豆、赤小豆、芸豆、蚕豆、豌豆等多种豆类植物,其幼虫一旦在豆粒内蛀食,将对储藏的食用豆类造成严重危害。 (本刊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