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河西地区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蔬菜又是河西地区一大优势产业.现通过调查总结了河西地区优势蔬菜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协会自律实施农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带动农业标准化实施;行业协会自律实现农业标准化.  相似文献   
62.
腐殖酸对耕地棕壤固钾与释钾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等温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富里酸和胡敏酸对耕地棕壤钾素释放和固定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可以促进土壤钾素的释放,并有随腐殖酸用量提高而增高的趋势。其中,施用富里酸4%,在25℃条件下培养21d,土壤的钾素释放量增加了6.25%,而在相同条件下,施用胡敏酸土壤钾素的释放量仅增加了2.26%;施用腐殖酸可以降低土壤对外源钾的固定量,在施用外源钾400mgkg-1土条件下,与对照比较各处理的固钾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外源钾施用方式对腐殖酸降低土壤固钾作用的影响不同,腐殖酸与土壤恒温培养7d以后施用钾素的固钾量低于钾素与腐殖酸同时施用处理的。腐殖酸对土壤钾素释放和固定的影响是通过对含钾矿物的溶解和层间堵塞以及对钾素的吸附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63.
 利用花粉管导入法,将沙冬青抗寒基因AmEBP1 转化到‘大果’杏幼胚中,在改良WPM 培 养基上经卡那霉素筛选,PCR、Southern 检测,结果得到5 个转基因阳性株系;组培苗抗寒试验结果表明, 相同低温(–4 和–8 ℃)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均比对照表现出较高的成活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转 基因株系REC 与MDA 含量始终低于对照植株;转基因植株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比未转基因对照 低2.13 ℃。试验结果表明导入的AmEBP1 基因提高了‘大果’杏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64.
柑桔花期和幼果期管理,是丰产优质的关键环节,应重点从肥水管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入手,为实现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5.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凉气候。玉溪市红塔区地处滇中复地为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气候温凉,是草莓种植的理想地点。至今红塔区已经有30余年的草莓栽培史,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草莓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多年来草莓种植中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容易造成农业环境污染而且存在较高的草莓食品安全风险。笔者尝试提出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的同时,寻求生物、物理防治办法,以期降低草莓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6.
为了筛选出适合黄土高原陇中山地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本研究以定西本土培育的渭薯8号为对照,对7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晚播方式,对引进的一批中晚熟马铃薯的物候期及生育期、丰产性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旱作条件下,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3号比渭薯8号(CK)分别增产19 759.8 kg/hm2、18 009.3 kg/hm2、12 256.05 kg/hm2,增幅分别达到84.95%、77.42%、52.69%,增产幅度较大,建议作为主栽品种推广,促成马铃薯晚播品种的换代。  相似文献   
67.
黄腐酸(Fulvicacid,FA)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具有增产、提质、增强抗逆的作用。为明确基施黄腐酸对旱地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影响,于2015~2016年设置了T1(黄腐酸10kg/667m2),T2(黄腐酸20kg/667m2),T3(黄腐酸30kg/667m2),T4(黄腐酸40kg/667m2)和T5[不施黄腐酸(CK)]5个处理,研究在西北陇中旱作区基施黄腐酸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生育期、块茎品质、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以及分析基施黄腐酸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2015~2016年,T3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生育期均显著高于CK处理(P <0.05)。2015年,T3处理对淀粉、干物质、粗蛋白、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影响最大,相比对照CK增加16.7%、51.6%、40.5%、37.9%、23.5%。除还原糖指标外,其余指标相比对照CK达到显著水平(P <0.05)。2016年,T3处理下的淀粉、干物质、粗蛋白、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最大,相比对照CK增加32.5%、56.0%、68.3%、28.0%、16.7%,除还原糖外,其余指标与对照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2015~2016年,T3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相比对照增长幅度大,而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T4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相比对照增长最大。T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所以黄腐酸施用量30kg/667m2为西北陇中旱作区马铃薯的最佳黄腐酸施用量。  相似文献   
68.
总结了定西市马铃薯田间杂交坐果率的提高措施,介绍了几种高效杂交方法,以提高马铃薯杂交坐果率。  相似文献   
69.
柑橘大实蝇是危害柑橘树的害虫之一。近几年在四川、湖南、湖北、广西、陕西等多个柑橘产区普遍发生。该虫在城固县1年发生1代,5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出土期,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交配产卵期,卵期需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利用基于CRISPR/Cas9n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结合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了在同一载体中同时表达2条sg RNA和Cas9切刻酶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质粒,瞬时转染猪的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表达GFP的细胞,继续培养GFP阳性细胞至单个细胞长成细胞克隆点,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DNA测序鉴定获得了对CD163基因进行编辑的细胞克隆点,阳性率高达90%(18/20)。以CD163基因编辑的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和胚胎移植,获得了2头正常存活的CD163基因编辑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