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8篇
综合类   71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丰花月季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花月季品种"莫海姆"为试材,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进行扦插基质(A)、生长调节剂种类(B)、生长调节剂浓度(C)和浸泡时间(D)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生长调节剂浓度和浸泡时间等因素对"莫海姆"成活率的影响顺序为B(生长调节剂种类)D(浸泡时间)C(生长调节剂浓度)A(扦插基质);对生根数的影响顺序为A(扦插基质)C(生长调节剂浓度)D(浸泡时间)B(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平均根长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生长调节剂浓度)D(浸泡时间)A(扦插基质)B(生长调节剂种类)。"莫海姆"扦插的最佳组合为A_2B_3C_1D_2(泥炭∶珍珠岩=1∶2,100mg·L~(-1) ABT生根粉,浸泡2h),其成活率达60%,平均生根数6.70条,平均根长6.57cm。  相似文献   
52.
以采自浙江庆元巾子峰森林公园、庆元白岭头、庆元左溪、江西安福县陈山林场的4个杉木群体的17~25年龄段木材圆盘为试样,对其进行木材管胞性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的管胞长度大多数分布在1100~2700 μm,管胞宽度大多数分布在27~ 57μm,壁腔比在0.1~0.6;杉木4个群体间管胞长度和壁腔比的差异不显著,而管胞宽度差异显著;杉木种群内个体间管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3.
矮生杉木的解剖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枝条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杉木在枝条年生长量方面极显著低于正常杉木,其中矮生杉木主干、主枝年伸长量均值分别为25.54和24.59cm.正常杉木相应均值分别为89.61和57.52cm;在枝皮率方面.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的均值分别为76.50%和37.70%,差异极显著;在管胞平均面积方面,矮生杉木(241.9016μm^2)极显著小于正常杉木(308.8946μm^2)。然而,矮生杉木的平均管胞密度(3375个·mm^-2)却极显著高于正常杉木(2456个·mm^-2);矮生杉木的枝条单位长度的叶片数量(主干为14片.cm^-1,主枝为10片.cm^-2)极显著多于正常杉木(主干和主枝均为7片·cm^-1);但两者在栅海比(衡量植物生长势的一个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图2表3参13  相似文献   
54.
为揭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枝条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杉木在枝条年生长量方面极显著低于正常杉木,其中矮生杉木主干、主枝年伸长量均值分别为25.54和24.59 cm,正常杉木相应均值分别为89.61和57.52 cm;在枝皮率方面,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的均值分别为76.50%和37.70%,差异极显著;在管胞平均面积方面,矮生杉木(241.901 6 μm2)极显著小于正常杉木(308.894 6 μm2),然而,矮生杉木的平均管胞密度(3 375 个·mm -2)却极显著高于正常杉木(2 456 个·mm -2);矮生杉木的枝条单位长度的叶片数量(主干为14 片·cm -1,主枝为10 片·cm -1)极显著多于正常杉木(主干和主枝均为7片·cm -1);但两者在栅海比(衡量植物生长势的一个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图2表3参13  相似文献   
55.
以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ra 当年生枝的茎段为材料, 进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光叶石楠腋芽诱导、增殖、分化、生长及生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S +0.5 mgL-1BA +1.0 mgL-1KT +0.1 mgL-1NAA 为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腋芽诱导率达93.3 %;MS +1.0mgL-1BA +0.1 mgL-1NAA 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1/2 MS +0.1 mgL-1 IBA 和1/2 MS +0.1 mgL-1NAA 为光叶石楠试管苗生根较为合适的培养基, 生根率分别为83.3 %和93.0 %,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 %以上。表3 参5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质量浓度及配比对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iegatum' 茎段和腋芽诱导、增殖、腋芽增殖、最佳继代时间和生根的影响进行探讨, 旨在建立花叶络石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 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平台。结果表明:花叶络石较理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 +BA 3.0 mgL-1 +NAA 0.1 mgL-1 , 其诱导率为88 %;最佳的腋芽增殖培养基为MS +BA1.5 mgL-1 +NAA 0.1mgL-1 , 增殖系数为6 , 继代周期以25 d 为佳, 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或1/2 MS +BA 0.1 mgL-1 +NAA 0.1 mgL-1 , 生根率均达到90 %以上。表4 参6  相似文献   
57.
高等学校的学科有实体化组织与虚拟化组织两种存在形态。实体组织的学科提升组织化程度的外源动力是学科的外部竞争和考核压力,其内在动力是学校、学院、学科以及学科成员的内在需求,其阻碍因素包括源自学术自由探索的离散心理、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标准的单一性、狭义的竞争意识以及个人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心态等。提升学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包括设计有利于学科组织化的制度、凝练学科优势特色发展方向、建设各类高水平学科平台、鼓励教师提升学术抱负等。  相似文献   
58.
59.
对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各项试验历时8a所测定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杨树木材的主要工业用途,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9大类已研究的性状进行分类,目的是为浙江省及周边省区建立评价优良新无性系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特定工业用材的关键指标,并按浙江省黑杨派无性系栽培的不同立地条件确定了最低限值,建立了衡量黑杨派新无性系工业用材适用性的具体系列指标,为新无性系生产推广及预测工业用材定向培育林的营林效果提供了估测标准。表5参10  相似文献   
60.
为了建立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药材品质快速有效的评价方法,采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质量分数。通过在全波长条件下,运用不同数学预处理、光谱散射校正和统计方法对来发展定标回归方程,其中统计方法包括偏最小二乘法(PLS)、修正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法(M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最佳的数学方法为"3,6,6,1"组合,光谱散射校正方法为SNV D或SNV,统计方法为MPLS,厚朴酚类物质的定标决定系数RSQ均达到了0.97以上。该定标模型的外部独立检验相关系数也均达0.95以上。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厚朴药材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具有与化学法相近的准确性,可在实践中应用。图2表5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