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8篇
综合类   73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克隆与杉木次生壁形成相关的Cl NAC1基因,在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基础上开展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连锁不平衡(LD)分析,以期为深入解析该基因功能和开展LD作图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杉木根、茎、叶等混合样本转录组测序获得的相关数据,分离杉木Cl NAC1的c DNA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检测Cl NAC1的表达模式。通过MEGA 6.0和Dna SP 5.0分析Cl NAC1在40个杉木无性系的SNP变异,以及LD衰减程度。【结果】分离到Cl NAC1基因c DNA序列1 28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092 bp,编码蛋白质在N端含有1个由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AC结构域。相应基因组序列长2 546 bp,有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且第1个内含子位于5'非翻译区(UTR)。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Cl NAC1蛋白位于B分支,与拟南芥的NST1/2/3、毛果杨的Ptr WND2A/B等聚在一起,属于次生生长相关的NAC转录因子类别。Cl NAC1在雄球花中的表达量最大,在当年生成熟叶中最小;该基因在当年生半木质化茎中的表达量是未木质化茎的2.8倍,且在去年生茎木质部中的表达量比皮层大3倍左右。利用来自6个地理种源的40个无性系发现Cl NAC1内存在104个常见SNP位点,平均发生频率为1/24 bp,多样性水平达到0.012 53。编码区域有32个SNP位点,其中25个属于同义突变,7个属于错义突变。SNP多样性指数πtot、πsil、πs、πn在6个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且不同群体的非同义突变多样性πn皆小于同义突变多样性πs。LD分析显示,当r20.1时,在6个群体中LD衰退序列长度在1 025~2 460 bp间变化,在基因内部LD水平已衰退至不显著。【结论】杉木Cl NAC1基因可能参与次生壁的发育。Cl NAC1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SNP变异,且在进化中主要受纯化选择作用。不同杉木群体中Cl NAC1基因SNP位点间的LD皆在较短序列长度内迅速消失,表明基于候选基因的LD作图策略在杉木关联作图研究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林大学抓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理念给林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加快"新林科"建设,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在"生态引领,求新求变"的理念创新、"需求导向,集群发展"的体系创新、"交叉融合,深耕卓越"的模式创新、"强化职责,激发动能"的机制创新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开设"求真实验班",着力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改造传统专业,构建基于课程模块的多学科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模式;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实施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制度,夯实本科教学核心地位等一系列举措,对"新林科"建设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山矾科植物进行园林应用综合评析,以期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生态功能强的优良园林树种,并筛选出了5种优良树种可供后期开发利用,并为山矾植物树种的引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矮生杉木的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①矮生杉木生长轮明显,早晚材缓变;管胞壁上的具缘纹孔单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星散状排列;木射线高有3~12个细胞,多数为3~7个细胞;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间的交叉场为杉木型,多2~4个.②矮生杉木第2年轮单位面积的管胞数量平均值为4 047个/mm2,径向层数平均值为118层/轮.③矮生杉木管胞长度平均值为1 560.5μm,管胞宽度平均值为20.06μm,管胞双壁厚平均值为3.602μm,管胞壁腔比平均值为0.21,管胞长宽比平均值为69.90,腔径比平均值为0.830.  相似文献   
5.
香榧雌花芽分化期内源多胺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两类香榧植株雌花芽分化期雌花芽和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采样期间,雌花芽内源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变幅明显,精胺(Spm)含量变化相对复杂和平稳,以腐胺含量最高;同期叶片内源腐胺、亚精胺和精胺也基本呈单日峰变化,但内源亚精胺和精胺出现峰值的时间在两类植株间差异明显。另外,在形态分化的大部分时间段,历年结果相对较少植株的雌花芽中腐胺和亚精胺含量高于历年结果相对较多的植株,而精胺含量变化则相反,说明在香榧花芽分化特定期,较低含量的腐胺与亚精胺可能是多花的—个信号。  相似文献   
6.
对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的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伯乐树木纤维长度平均值为1 140.49μm,宽度平均值为34.91μm,双壁厚平均值为16.00μm,壁腔比平均值为0.90,腔径比平均值为0.54,长宽比平均值33;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壁腔比、腔径比、长宽比都不同程度地随轮龄逐渐增加,第9年后均变缓,树龄对纤维长度与宽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厚朴遗传改良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童再康  斯金平 《经济林研究》2000,18(1):13-15,18
在厚朴种源试验和主产区采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厚朴种内主要经济性状的层次变异和遗传;依据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和厚朴遗传改良的目标,确定了鄂西小凸尖型厚朴为优良种源区,浙、闽中间型为次优种源区。以树高、胸径、皮厚、树皮类型以及粉末颜色、油性、易磨性为主要选择性状,进行种源、单株二水平联合选择,提出了遗传改良的系统程序和方法。为厚朴中药材人工基地建设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8.
采集厚朴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13个种源39个树皮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和厚朴酚比例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叶先端小凸尖型的鄂西原酚类含量最高,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总含量前者是后者的10.34倍。以上4个厚朴品质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其种源遗传力为0.7585~0.9465,且呈经向为主  相似文献   
9.
彩叶木本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出了106种常见的彩叶木本植物,综述了彩叶木本植物的育种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其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钛离子注入对3种石蒜属植物种子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离子注入对石蒜属植物种子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的钛离子注入3种石蒜属植物种子,研究注入后钛离子对种子电解质外渗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3种石蒜属植物种子相对电解质外渗率不断上升;MDA含量先升后降,随后又小幅回升;SOD、POD活性先升后降,但峰值因离子注入剂量和植物不同而异;石蒜和换锦花种子CAT活性先升后降,中国石蒜种子CAT活性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石蒜种子发芽率曲线呈"马鞍型",中国石蒜和换锦花种子发芽率呈"双马鞍型"曲线,能量为30keV的Ti+诱变石蒜种子的适宜剂量为25×1016ions·cm-2,适于中国石蒜和换锦花种子诱变的注入剂量分别是50×1016ions·cm-2和500×1016ions·cm-2。一定剂量的钛离子注入能激活细胞合成自由基清除酶的能力,3种石蒜属植物的种子发芽率、REC、MDA、SOD、POD以及CAT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酶类物质通过相互协调作用减低自由基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