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439篇
农学   321篇
基础科学   141篇
  242篇
综合类   2211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141篇
畜牧兽医   957篇
园艺   411篇
植物保护   14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香蕉尾孢菌叶斑病是危害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华南香蕉产区夏秋生长季节大量发生,严重危害香蕉叶片.2001~2003 年进行的新型复配杀菌剂20.67%万兴乳油对香蕉尾孢菌的毒力测定及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67%万兴乳油对香蕉尾孢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对香蕉叶斑病防治效果优良,且对香蕉安全,施药3次的防治效果达81.23%~83.33%,优于对比药剂25%敌力脱乳油1 500倍的防效,是一种具保护兼治疗作用的高效杀菌剂,值得在香蕉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2.
<正>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沟林业局好森沟林场内,是以天然森林为主题,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泉为脉络,集奇、险、幽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避暑、康养、休闲、探险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东北小桂林”“兴安避暑山庄”。公园西连蒙古国及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傍锡林郭勒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北依绵绵大兴安岭,东邻科尔沁右翼前旗,属于典型的草原向森林、蒙古高原向大兴安岭过渡地带,总面积37996公顷。  相似文献   
103.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潜在蒸散发(ET0)的演变特征,有助于了解水循环演变机理,为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青海湖流域及周边7个气象站1960—2016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ET0,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Hurst指数趋势预测、敏感性分析对流域ET0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各气象因子对ET0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年平均ET0为874.63 mm,线性倾向率为2.27 mm·10 a-1,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ET0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系数按照绝对值由高到低排列为|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最高气温|>|风速|>|最低气温|;各气象因子对ET0变化的贡献率按照绝对值由高到低排列为|最高气温|>|风速|>|最低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ET0与其...  相似文献   
104.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陆良县成为全国栽桑养蚕最适宜区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养蚕,且蚕茧质量好、茧形大、茧色白,80%以上可缫制5A级以上生丝,粒茧丝长1000 m左右,最长可达1300 m,解舒率60%以上、上车率85%以上,素有“养蚕天堂”的美誉。“千佛牌”生丝远销欧美、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产品商检质量居广东、广西、湖南、云南4省之首,2015年陆良县成功创建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蚕桑产业曾经是陆良县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大棚蔬菜的迅猛发展,菜桑矛盾逐步显现,蚕桑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出现蚕不吐丝、不结茧现象后,两个产业的矛盾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施用鸡粪土壤中磷养分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附着态磷(PP)占总磷(TP)的61.1%~79.5%,是土壤中磷索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基于作物需磷量计算鸡粪用置较基于作物需氮量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磷浓度,其中TP降幅为8.0%~46.3%.PP降幅为6.0%~48.2%.TDP降幅为15.1%~46.0%,DIP降幅为29.4%~55.5%.表明基于作物需磷量计算鸡粪施用量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磷索在自然降雨过程中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风险.添加沸石或铁盐可有效降低地表径流中TP和PP浓度,从而有效降低磷随地表径流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6.
以免耕和翻耕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水的淋溶损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免耕+不施肥(NT0)、翻耕+不施肥(CT0)、免耕+复合肥(NTC)和翻耕+复合肥(CTC)。结果表明,施磷肥显著提高稻田田面水以及渗漏水各形态磷浓度。施磷肥2d后田面水总磷(TP)浓度、颗粒态磷(PP)浓度和溶解磷(DP)浓度即达到最大值,此后由于水中颗粒或表土对田面水磷素的固定,磷素的淋失,水稻生长吸收及前期的稻田排水和灌水稀释,1周后迅速降低并趋于稳定;渗漏水TP浓度和溶解磷(RP)浓度在施磷肥2d后达到最大值,渗漏水TP浓度在施肥后一个半月达到最低值,而渗漏水RP浓度在施肥4d后就降低到最低值。处理NTC田面水TP、DP与PP显著高于处理CTC,而处理NT0与处理CT0之间无差异;与翻耕相比,免耕不影响渗漏水TP与RP浓度及磷下渗淋失。对田面水磷素及渗漏水磷素变化动态分析表明,施磷肥后的1周左右是控制磷素流失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对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主产区荔枝园土壤的养分吸附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贵港市土壤对P的吸附率平均为44.3%,K为43.6%,B为19.5%,Zn为18.7%,S为2.1%;玉林市P为50.0%,K为33.2%,B为32.1%,Zn为20.5%,S为6.1%;钦州市P为51.4%,K为22.2%,B为17.7%,Zn为22.5%,S为36.2%。可见,贵港市和玉林市土壤对养分的吸附能力大小均为P>K>B>Zn>S,而钦州市为P>S>Zn>K>B。(2)广西荔枝园土壤对P的吸附率平均为49.5%,K为30.2%,S为18.9%,B为22.6%,Zn为21.1%;而福建P为30.4%,K为23.4%,B为18.5%,S为15.6%,Zn为21.0%。可见,两省荔枝园土壤对磷的吸附均很强(两省荔枝园土壤均属铁铝土,而铁铝氧化物含量丰富),而对钾、硼、锌和硫的吸附能力均相对较弱。广西荔枝园土壤对P、K、S和B的吸附能力显著强于福建(由南向北,铁铝土的富铝化风化程度减弱),而对Zn的吸附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08.
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优化及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化了磺胺甲基嘧啶(SM1)、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对甲氧嘧啶(SMT)、磺胺甲噁唑(SMZ)4种磺胺类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 PLC)检测方法,分析了广州市养殖场周边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特征,并进行了2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土壤降解试验。结果表明,4种磺胺类抗生素分别在0.10~10μg 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确定了最佳提取液为甲醇:含EDTA的Mcllvain缓冲液=1∶1(V/V),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限与回收率分别为2.9~4.7μg kg-1、83.6%~90.1%。广州市18个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以SM2为主,含量为1.75μgkg-1,其它3种均未被检出。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总体呈随培养时间而不断下降的趋势,SMZ的降解速率大于SM2。  相似文献   
109.
岩溶高原地区小流域土壤厚度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厚度是制约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因子。在贵州省金沙县乌箐河小流域,通过实地调查土壤厚度,结合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岩溶高原地区小流域中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厚度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厚度总体呈中等强度空间变异,个别样地属强度变异,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其变异趋势大致为随着坡位的降低而逐渐减小,而土壤厚度随坡位的降低逐渐变厚。坡耕地土壤厚度空间相关性相对较好,存在一定的连续性;荒山和意大利杨树林地土壤厚度的空间变异程度均较大,斑块状分布明显。除个别样地可以用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拟合外,其余样地均可用指数模型拟合,且拟合效果较好(R^2≈0.8)。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岩溶高原地区土壤厚度的认识,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合理布局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针对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能耗高、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该文以国内4个典型工程为基础,构建了产气规模为1万m3/d的示例工程,并对其进行余热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此类工程用能量大,占总产能的30.01%~36.44%;余热利用率低,只有部分贫液余热得以回收;系统余热主要由脱碳塔顶气余热、脱碳贫液余热、压缩机余热、沼液余热和锅炉尾气余热5部分组成,其多为低品位余热、量大稳定.余热计算表明,在最冷月和最热月系统余热潜力分别为5.87×104、4.79×104MJ/d,最大节能潜力分别为74.81%和73.92%,节能潜力降序排列为沼液余热>贫液余热>塔顶气余热>压缩机余热>锅炉余热.余热可利用性分析认为工程余热可利用性较高,回收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