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木塑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浙江新远见实业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壮景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塑木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资助,冠名为“龙豪木”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木塑专业技术论坛于2006年10月16-19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80余家企业以及美、加、德、日、荷、瑞典和印度的代表130余人出席了论坛。北京奥组委、清华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人造板检验检测中心、国家建筑材料检测认证中心、浙江省发改委、建设厅、财政厅以及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所的代表,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北京市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均对本届论坛的举办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62.
采用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 (ESCA)研究了杉木和杨木在乙酰化处理前后的表面化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杉木和杨木的表面化学特征有很大差别 ,杉木表面的碳原子相对含量较杨木表面高 ,而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含量较杨木表面低。在杨木表面有钙原子的存在 ;两种木材经乙酰化处理后表面化学特征发生变化 ,非极性的 O- C=O结构相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3.
64.
木材表面非极性化原理的研究:Ⅲ.各化学组分在乙酰化过程中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北”一号杨和杉木中分离出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综纤维一纱、木质素在酯化过程中酯化能力的差异和木材抽出物对木材酯化增重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的酯化增重率较低,杉木和“三北”一号杨的纤维素酯化增生率在反应2.5h后仅为1.9%和3.2%;在乙酰化过程中半纤维素会大量水解;综纤维素的酯化增重率主要是由于半纤维系酯化的结果;木质素的酯化反应在1h内就基本完成。且杉木木质素的酯化能力比 相似文献
65.
66.
67.
对杉木和“三北”一号杨两种木材的各主要组成进行了酯化处理,研究其在乙酰化过程中木材各主要组成的化学官能团的变化特征和结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磨木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经乙酸酐处理后,红外光谱上的1742cm-1附近均出现了表示酯类CO伸缩振动的新的吸收峰,表明在乙酰化过程中这些组分的化学结构都有新的非极性酯类化学官能团产生;而极性的羟基官能团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芳香基和脂肪基的结构上均有乙酸酯生成。纤维素酯化程度较低,半纤维素化学结构在乙酰化过程中会发生降解,而木质素和纤维素较为稳定。乙酰化处理是降低木材表面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乙酰化大青杨和樟子松木材的增重率进行快速预测。在近红外波长780~2500 nm范围内,利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建立木材横切面原始光谱及不同预处理(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归一化处理和消噪)光谱乙酰化木材增重率数学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乙酰化大青杨和樟子松木材分别选用归一化处理光谱和消噪光谱建立的增重率校正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模型相关系数( R)分别为0.90和0.70,预测标准差(RMSEP)分别为1.0072和1.3012,其中乙酰化大青杨木材增重率预测模型实测能力较佳,表明利用木材横切面近红外光谱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乙酰化木材增重率的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69.
70.
采用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ESCA)研究了杉木和杨木在乙酰化处理前后的表面化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杉木和杨木的表面 征有很大差别,杉木表面的碳原子相对含量较杨木表面高,而氦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含量较构相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