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4篇
  36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内自 268 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丹 598 与 78599-26 组建基础材料,S1、S2 经高密度筛选,并用丹 598 回交1 次后,育成的抗病性好、一般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以内自 268 为父本,组配育成邦玉 808、加单 8 号、云海 007、云海 4568 4 个高产、优质、多抗、大穗型玉米杂交种。介绍了内自 268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2.
为了比较自然条件下杂交泡桐“毛白33”(TF33)和其回交一代(BC1(194)、BC1(192))的光合生理差异,采用Li-6400 XT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其生长季内6—10月份的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 Gs )、胞间CO2摩尔分数、蒸腾速率( Tr )等光合参数的日变化,以揭示参试无性系的光合能力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6月份TF33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而BC1(194)和BC1(192)的为单峰型曲线,7—10月份参试无性系均为双峰型曲线且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2)6月份时BC1(192)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PLS)显著高于BC1(194)和TF33,其超亲优势率分别为36.23%和34.49%,平均净光合速率(Pa)超亲杂种优势率为2.90%,光补偿点(PLC)和暗呼吸速率(Rd )差别不大。(3)7、8月份时, BC1(194)较TF33的光补偿点(PLC)和暗呼吸速率(Rd)有显著的负向优势。(4)10月份时BC1(194)和 BC1(192)的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TF33,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TF33,Pa 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3.85%和5.52%。(5)除10月份TF33和BC1(194)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相关不显著、BC1(192)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相关外,6—9月份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午间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研究表明,整个生长季杂交泡桐回交一代只在生长初期和末期有显著的光合速率优势,其可能存在光合时间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
中国种子植物杂草分布区类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国杂草志》记载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种子植物杂草科和属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种子植物杂草有90科571属1412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1411种,隶属于89科570属。科的分布区类型分属6个类型4个交型。以热带分布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属的分布区类型隶属于15个类型17个交型,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比例大致相等,体现了本区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世界分布的科属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些科属构成了中国种子植物杂草的主体。  相似文献   
84.
由于晚播小麦苗弱个体小,蘖少或无蘖,群体不足,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形成,为促弱转壮,增加群体,应科学搞好晚播麦田越冬前及早春田间管理,为晚播小麦丰产打好基础。越冬前及早春应搭好丰产的架子,实现群体的总茎数70万,确保成穗30%~35%的指标。  相似文献   
85.
对北京市小龙门地区有毒植物种类、毒物成分、分布特点做了调查和研究.据我们不完全调查统计,小龙门地区共有有毒植物14种,其中毛茛科5种,天南星科2种,大戟科、杜鹃花科、防己科、景天科,卫矛科、百合科、罂粟科各1种.  相似文献   
86.
四川是油菜第一大省,川东南浅丘区是四川油菜主产区,接茬油菜的夏玉米生产对于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川东南浅丘区夏玉米生产现状,对该地区今后油菜—玉米轮作模式进行夏玉米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7.
甘薯抗病性评价是多因素的综合评价过程,是甘薯品种选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病虫害危害程度和品种选育所在地区的病虫害发病严重程度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将模糊综合评价法首次应用于甘薯品种选育中进行抗病性综合评价,得到12个甘薯品种抗病性的综合评价数值结果和优劣次序,洛薯11号的综合抗病性最好,济薯25、商Y10-1的综合抗病性好,烟薯09157、泰薯12、源薯1号、济农74的综合抗病性较好,冀982、皖苏58、徐薯33的综合抗病性一般,徐薯22、阜0932-2的综合抗病性差。该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为甘薯新品种的抗病性评价提供了一条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8.
选择直立穗型粳稻品种北粳1号和半直立穗型粳稻品种铁粳11作为试材,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7.5 t/hm2和15 t/hm2)对不同穗型粳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增加北粳1号和铁粳11抽穗期及成熟期的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重;施用7.5 t/hm2生物炭可以显著增加北粳1号的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分别为7.7%和6.6%,但对铁粳11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没有显著影响;施用15 t/hm2生物炭时,北粳1号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分别提高9.8%、4.7%和11.2%,铁粳11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分别增加6.0%、6.1%和7.4%。生物炭能够促进北粳1号和铁粳11干物质积累并提高产量,但存在差异性,直立穗型品种北粳1号比半直立穗型品种铁粳11对生物炭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9.
地貌是影响景观空间格局的自然要素之一,本研究应用GIS软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分析了县域尺度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地貌类型深刻影响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同一景观类型在不同地貌区中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林地和水田占主导地位的景观格局.(2)随着地势的升高,林地景观优势愈加明显,其他景观类型的分布比例逐渐减少,景观多样性降低.(3)平原、低山区景观的空间异质化程度较高,破碎程度深;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相对简单、优势度高,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90.
以经60Coγ射线处理选育得到的M4代诱变系及其基础材料R08和48-2为被测系,与玉米骨干自交系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基础材料经辐射诱变后各性状的配合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R08的诱变系11和17与48-2的诱变系26和31,其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改良效果较好,是高产育种的良好材料,但株高和穗位高GCA偏大;48-2的诱变系23、25、28、29和30虽有利于缩短生育期、降低株高和穗位高,但产量性状GCA表现较差,有待进一步改良;诱变系24产量GCA表现一般,是缩短生育期、降低株高和穗位高的理想材料;其余诱变系各具特点,需在育种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改良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