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林业   27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森林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方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在森林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综合评价方法体系中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赋权方法、综合合成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评判方法和其他综合评价方法, 力图规范和发展我国林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2.
北美红杉种子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不同种源的北美红杉种子作不同试剂浸种处理和控制不同发芽温度的发芽试验,以及开展不同种种子的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的方案是用SYA6种源,种子经1000mg/L的KMnO4溶液浸泡12h,发芽温度采用20℃。参试的3种因素中,种源因素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显著;北美红杉各个种源苗木生长迅速,1年生苗木除苗木侧根数外,各种源间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度、苗木鲜重和苗木干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3.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概念为出发点,从评价层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剖析森林健康评价的关键技术,综述国内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法有待完善、评价标准主观性强、评价结果不准确等。今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重点应着重于理论探索和方法完善方面,从研究健康机制入手,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的手段、方法和技术,确立不同区域主要森林类型的健康标准,为调控不健康的森林、保持森林健康状态、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4.
测定野外现实林分中不同林龄(10、20、30年)马尾松非根际土与根际土的p H值和不同浓度磷处理下马尾松幼苗(1、2年)根际的p H值,探讨马尾松根际p H值、有效磷、全磷及不同浓度磷水平下马尾松幼苗根际p 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缺磷环境下,无论是控制实验还是野外现实林分,马尾松根际p H明显比非根际土低,二者差异显著,但不同林龄组间差异不明显。随供磷水平降低,幼苗根系使根际p H降低的能力加强。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均较低,而根际土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且与根际p H值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根际p H降低有利于土壤难溶磷的活化,促进磷有效性提高,是马尾松活化土壤难溶磷的有效机制之一,有利于其在磷缺乏的土壤环境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相较于土壤和凋落物,树干取样破坏性强,样本获取难度大,因而通常以小样本取样估算其成分组成。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小样本采样引起的不同树种树干碳、氮、磷养分质量分数和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  方法  基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Quercus glauc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5个优势树种的树干碳、氮、磷质量分数数据集(取样量n=18~32),采用有放回抽样方法(Bootstrap)对比一般小样本取样(n=3~5)与全样本(n=18~32)之间的估算差异,通过权衡取样量和变异之间的关系,给出对应指标的建议取样量以及不同取样量对应的估算误差范围。  结果  马尾松树干碳质量分数变异显著高于其他树种,n=3~5小样本引起估算误差约±10%,而其他树种仅±5%。对马尾松增加取样量n=10,估算误差为?4%~5%。  结论  建议在估算和评估马尾松林碳、氮、磷储量时,适当增加取样量(n=5~10)以降低估算误差,或在采用n=3~5小样本取样量的同时,将±10%估算误差范围考虑在内。其他树种碳、氮、磷质量分数估算时,取样量n=4~5时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图2表2参27  相似文献   
36.
为了验证母竹促进幼竹快速生长这一假说,研究了毛竹快速生长期不同龄级毛竹的光合固碳能力、叶片水势变化的时空差异、以及地上器官生物量分配的时空格局,同时与小年期对应值做比较。结果表明:(1)快速生长期各龄级母竹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化学效率大于同龄同期的小年期母竹,且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快速生长期各龄级母竹光合固碳能力较小年期更强;(2)快速生长期各龄级母竹叶片冠层的水势大于同龄同期的小年期母竹,说明快速生长期各龄级母竹水分运输能力较小年期更强,且竹龄越大水分运输能力越强。(3)快速生长期各龄级母竹地上器官(叶、枝、秆)生物量占比大于同龄同期的小年期母竹,且叶片生物量占比差异显著。说明快速生长期各龄级母竹生物量积累较小年期更多,且竹叶固定生物量能力更强。因此,竹笋的快速生长对母竹的产生了影响,母竹为竹笋的快速生长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7.
为了弄清毛竹在自然条件下的扩散过程,通过样带法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毛竹扩散过程的立竹度、胸径、竹高及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在扩散过程中其立竹度无论在垂直方向还是在水平方向上都随着扩散距离增加逐渐减少,立竹度由最大5 600株.hm-2减少到200株.hm-2;在毛竹纯林中由各种年龄的竹子组成(1~11年),年龄结构呈现不均匀性;随着距周边林分越近,主要由年龄较小的竹子组成,一般为1~3年;扩散到周边林分地带的毛竹胸径、株高均比纯林里的生长好。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毛竹林正向周边林分扩散,逐渐形成以毛竹为优势种的林分。研究结果为合理科学地经营自然保护区毛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不同季节,毛竹扩张杉木林的过程中,其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选取毛竹扩张地段上连续分布的毛竹-杉木混交林(MF)和毛竹纯林(BF)两种林分布置样地,于2021年四季,各样地中随机采取毛竹叶片,测定叶片形态、叶养分质量分数、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片解剖结构等叶功能性状。结果表明:在扩张过程中,毛竹叶结构性状季节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但也存在相似性。其中,与毛竹纯林相比,毛竹-杉木混交林内毛竹叶厚在夏秋两季显著降低;毛竹-杉木混交林内的毛竹叶片比叶面积普遍大于毛竹纯林,并在夏季达到显著差异;毛竹-杉木混交林内毛竹叶碳质量分数在冬季显著低于毛竹纯林;叶磷质量分数在春季显著低于毛竹纯林;毛竹纯林内叶碳、氮质量分数比在冬季显著高于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季节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现出冬季毛竹纯林显著大于毛竹-杉木混交林,春季毛竹-杉木混交林显著大于毛竹纯林;相较于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中的叶片表皮有一定程度的加厚,表皮外角质层加厚,木质部导管较为发达,泡状细胞较为发达,但毛竹-杉木混交林中毛竹叶片韧皮部截面积显著减小。这些结果说明毛竹在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其叶片的功能性状随着...  相似文献   
39.
北美红杉生态因子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北美红杉自然分布范围狭窄,通过100多年的努力,北美红杉已在20多个国家成功引种。许多学者对北美红杉的生态因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从影响北美红杉分布和生长的光、温度、雾、土壤4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出发,结合该树种自然分布的生态环境,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40.
论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信息化建设对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棘学专业学生的信息化能力,该文探讨了如何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内培养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提出了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以非信息技术课程为深入,并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