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6篇
  54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7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鸡马立克氏病二价活疫苗免疫协同作用研究@吴长新@刘秀梵@吴艳涛@张如宽@甘军纪@刘慧谋@彭大新@李胜$江苏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李胜$杭州市近江种鸡场鸡;马立克氏病;二价+疫苗;免疫协同作用农业部“七·五”重大攻关项目;江苏省“八·五”重大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22.
育雏工作的好坏,是养禽成败的关键。根据家禽的生理特点和多年育雏的经验,采用地下烟 道供温育雏技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地下烟道供温育雏技术是对雏禽活动、休息的地面供温,热量通过禽体发散到空间,基本 上解 决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同时,温度来自雏禽腹下的地面,有助于雏禽卵黄的吸收与饲料 的消化,克服因腹部受凉而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此育雏法具有保温时间长、温 度稳定、地面干燥、空气清新、管理方便、节省燃料等优点,且易于办到,适于缺电山区养 禽育雏。现将有关技术介绍于下,供养禽户参考。 1 地下烟道供温育雏舍的建造 1.1 育雏舍的结构 育雏舍按一般育雏要求设计,用土木或砖木建造,保温和安 全性能较好,农村可利用闲置的旧房、仓库加以改造。育雏舍要求净高达2 m,面积20 m 2(饲养10 00只雏禽)为宜。在舍内以屋架下缘为水平线搭上一个天花板(或钉上塑料布),天花板上设 置2~3个通气孔,以利通风换气。地面及四周内墙离地1 m处抹上水泥,以便清洗消毒。 1.2 灶、地下烟道和烟囱的修筑 供温主体由灶、烟道和出烟囱三部分组 成。一般一个20 m2左右的育雏舍建一个灶即可。灶按普通家用灶砌造,其特点是烟道多 条,灶膛设在室内地平面以下40 cm,联接烟囱的另一端灶口位于室外。灶口和灶膛的大小 因燃料不同而异,以柴草为燃料的灶口一般以30 cm×25 cm,灶膛以40 cm×50 cm×50 cm 为宜。灶膛顶部用砖砌成圆弧形。在育雏舍内修筑地下烟道,每个灶连接3~4条烟道,相 邻两条烟道间距1.2~1.5 m,旁边烟道与墙距离0.5~0.7 m,以利热量均匀传递。烟道 的宽和高按一块砖砌成或用口径15~20 cm的金属管或陶瓷管铺设,烟道头尾要保持3°~5°的上升趋势,拐角处要有一定弧度,以利热烟畅流;烟道的末端会合一起,并通于室 外烟囱 ,烟囱高度一般相当于烟道长度的1/2,过高吸火太猛,燃料浪费大,过低不利吸火,烟道 温度低;烟囱的下部要留一 低于烟道出口的空间,以减少逆风倒烟;在烟囱的中下部设铁皮闸门。烟道修筑好后,地面 用砂土铺平夯实(厚度3~10 cm),并用水泥过面,防止烟道烧裂漏烟,也利于吸热和储热。 灶膛周围用砖或木板围栏,以防高温烫伤雏禽。新建的育雏舍在使用之前要先进行加热烘干 ,以使地面和墙体干燥。育雏舍四周要挖50 cm深的排水沟并保持流通,防止雨水渗入 以 致加温时地下水分大量蒸发而造成室内湿度过高。灶口上方搭盖雨棚,避风遮雨,便于烧火 。  相似文献   
23.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藻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孢子植物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广泛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中。对于生物土壤结皮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干旱荒漠地区的生态修复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生物土壤结皮可以有效固定CO2等温室气体,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研究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发育过程的特点,合理推广利用生物土壤结皮,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固定CO2效率和降低温室效应。文中综述了生物土壤结皮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种类和对生态的积极作用,分析其对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加深对生物土壤结皮的认识,促进其在环境修复方面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甘陶冉王雪玲 《花卉》2019,(22):129-130
本文在回顾总结国内、外风景资源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和方法做简要介绍,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对风景资源的评价研究及开发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采集并分析测试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研究土壤Zn、Cu、Pb和Cd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其现状进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Zn、Cu、Pb和Cd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的土壤样品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污染因子主要为Cd.土壤中Zn和Cu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Pb和Cd分别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酸可提取态所占的比例最高,Zn、Cu、Pb和Cd非残渣态所占比例随着全量的增加而增加,Zn、Cu、Pb和Cd迁移能力依次为Cd>Zn>Cu>Pb.人类活动已导致该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中Zn、Cu、Pb和Cd的明显积累,且土壤重金属明显向深层迁移.  相似文献   
26.
金堂县脐橙产业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法、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法和综合优势指数法,将金堂脐橙产业同成都地区其他脐橙种植县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金堂脐橙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了将金堂县脐橙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脐橙产出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优势种群及其蓄水前后的变化,对三峡库区万州区、云阳县和巫山县等3个采样点土壤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可培养微生物总量在淹没后均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真菌数量略有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略有减少,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3种可培养微生物所占比例来看,细菌和真菌占有比例略有增加,放线菌比例略有减少,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管是淹没前还是淹没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其次,真菌数量最少。消落带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在淹没前后变化不明显,说明当水位消减后消落带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恢复较快,在土样中共分离出优势放线菌和优势真菌各3属。  相似文献   
28.
样点数对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省阳西县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耕层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进行空间插值质量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变异系数的顺序为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全氮>pH,插值误差随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系数增大而增加。(2)插值精度随着插值样点数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土壤养分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加。采样密度相同时,土壤养分的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值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是速效钾>有效磷>全氮>有机质>pH值。(3)对阳西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进行评价时,土壤pH值和全氮采样时应以30~60 hm2耕地为一个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采样时应以20~30 hm2耕地为一个采样单元;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采样时应最大以20 hm2耕地为一个采样单元。  相似文献   
29.
闽楠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块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其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25,林木为强度混交;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林木分化属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平均角尺度为0.518,林木呈聚集分布。(2)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值为0.08~0.89,与理想的空间结构差距较大;仅5号标准地评价等级最高(Ⅴ级),其表现为林木混交程度高,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闽楠为主要优势树种,在林木竞争上占有优势地位,是较理想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闽楠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