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27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自发现卵黄抗体以来,鉴于其来源便捷,提取简单,许多学者在生物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应用,其优点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多年来兽药使用不规范导致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如何有效合理的防治动物疾病.国内外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的限制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抗病毒药物替代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 ].卵黄抗体的生产成本低、产量大、绿色无残留污染等优点为畜牧业的绿色生产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备受人们关注,而土壤肥料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就土壤肥料的科学施用及推广展开了讨论,旨在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宁夏各站年降水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迎春  冯瑞萍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6):116-118,121
从观测资料出发,利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对宁夏年降水气候振动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利用反演得到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对19个站的年降水气候振动进行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宁夏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气候振动存在弱的非线性振动特征。19个站的年降水气候振动都可看作是一个负阻尼的动力系统,其固有周期的变化范围为1.0~4.1年。年降水气候振动是一个弱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这些站点的年降水气候振动是一个类似于具有渐软弹簧特性的非线性动力系统,都存在一个稳定的焦点,但不存在极限环。在降水气候振动中,靠近中北部的地区外源强迫影响作用比南部地区的大。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宁夏年、季平均气温时空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提高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对宁夏全境19个气象观测站的年、季平均气温资料进行分析,利用EOF分解法、谱分析法和Mann-Kendall法对宁夏年、季平均气温进行时空分解、周期分析和突变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宁夏年、季气温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宁夏春、夏季平均气温有一个明显的增高趋势,秋、冬季气温变化不明显,且宁夏夏季平均气温的局地性差异较大,冬季一致性较高。宁夏年平均气温分布有较好的区域一致性,且自1995年以来温度升高显著。宁夏平均气温南低北高,六盘山区是相对阴冷区。宁夏年平均气温具有年代际的振荡变化,20世纪60年代平均气温趋势变化频繁,发生了两次突变。年平均气温在1978、1986、1999年趋势发生了突变。【结论】宁夏是我国西北主要农业生产区,气温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并存,需要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措施,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以呋虫胺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呋虫胺4%展膜油剂最优配方(各组分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为:呋虫胺4%;溶剂油Green BR25%;OP-10、2201和十二碳醇酯以质量比为3:1:5复配,总质量分数为9%;油酸甲酯油62%;所配制的4%呋虫胺展膜油剂各项质量控制技术指标均合格。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呋虫胺4%展膜油剂滴施防治稻飞虱,用药量为6、8、10g(a.i.)/667m~2时,药后30d校正防效分别为85.3%,90.1%,95.7%;药后50d校正防效分别为56.2%,74.5%,83.3%。表明这种滴施省力化施药技术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6.
黑土活性有机碳库与土壤酶活性对玉米秸秆还田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控制焚烧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探讨东北春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设置了对照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化肥配施1/3秸秆还田(NPKS1)、化肥配施1/2秸秆还田(NPKS2)和化肥配施全量秸秆还田(NPKS3)5种处理,主要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明显提高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含量,且提升效果随着还田量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碳库管理指数差异明显,NPKS1、NPKS2和NPKS3处理相对NPK处理分别增加了52.83%、86.92%和114.76%。秸秆还田后土壤木聚糖酶(BXYL)、纤维素酶(CBH)、乙酰基β-葡萄糖胺酶(NAG)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NPKS3处理对BXYL酶活性提升效果最显著(P0.05)。秸秆还田明显提高春玉米产量,但是不同还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对NPK处理,NPKS2和NPKS3处理显著提高了活性碳组分DOC和POC含量、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及碳库管理指数、土壤CBH、BG和BXYL酶活性(P0.05)。综合来看,在本试验地区,玉米秸秆为4500~9000 kg·hm~(-2)是比较适宜的还田量。  相似文献   
127.
为优化单芽扁形绿茶的杀青、足火(干燥)工艺并降低其苦涩度,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茶汤苦涩味和干茶色泽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感官审评的滋味得分、酚氨比、可溶性糖含量、儿茶素总量以及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单芽扁形绿茶的杀青最佳工艺参数为:杀青前茶坯含水量74%、杀青温度320℃、杀青时间8 min;足火前茶坯含水量15%、足火温度80℃、足火时间40 min。相比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单芽扁形绿茶,利用优化工艺加工的单芽扁形绿茶感官审评滋味评分提高了4分,酚氨比降低了0.222,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376%,儿茶素总量增加了5.7%,苦涩味指数降低了1.12。该结果为扁形绿茶标准化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8.
基于DNDC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滴灌施肥优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滴灌施肥是一种具有节水、节肥等优点的水肥一体化田间管理措施,然而其对N2O排放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针对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方式—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优化设计适宜的滴灌施肥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方法】在山东桓台冬小麦?夏玉米典型农田上设置试验,进行不同灌溉系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农田土壤N2O排放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根据田间实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校正和验证,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定量评估滴灌施肥对N2O排放的影响,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N2O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最终提出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体系的优化滴灌施肥措施。 【结果】DNDC模型具备模拟滴灌施肥一体化管理措施下冬小麦、夏玉米生长情况和产量的能力,模型校正后能较好地模拟滴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N2O排放特征。在田间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滴灌量和施氮量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滴灌量、施氮量以及玉米季施氮次数、施氮时间模拟情景,经过模型情景模拟最终筛选出的最优滴灌施肥措施是冬小麦季分4次滴灌施肥,滴灌量130 mm,随水施N 189 kg/hm2,夏玉米避开雨季分4次滴灌施肥,滴灌量19 mm,随水施N 231 kg/hm2。该模型模拟出的最优措施能够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比田间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滴灌和施氮量处理减少16%的N2O排放。 【结论】与当地习惯漫灌撒肥措施相比,优化后的滴灌施肥管理全年共节水58.6%、减氮30.0%、减少50% N2O排放,同时净收益增加了1336.41元/hm2,增加投资部分的收益率为230.34%,远大于部分预算法中100%的新技术采用标准。研究结果可为滴灌施肥技术在华北农田推广应用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29.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三农"是农业期刊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通过分析农业期刊在服务"三农"中的地位与机遇,提出农业期刊应从创新办刊思路、拓展办刊形式以及提高办刊内容质量等方面为"三农"服务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索茶园叶面分离的真菌与茶云纹叶枯病原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方法进行真菌和茶云纹叶枯病原菌培养,对比研究从生态茶园和非生态茶园叶面分离的真菌与茶云纹叶枯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结果]根据叶面真菌对病原菌的作用.将病原菌分为桔抗菌、共生菌和协生菌3类。两类茶园中这3类菌的构成比例无明显差异,非生态茶园中这3类菌分别为72.9%、5.1%和22.0%,而生态茶园中为72.5%、4.4%和22.1%。非生态茶园中弱拮抗作用的菌株为优势菌株,比生态茶园高9.8%,而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的比例非生态茶园比生态茶园中低7.4%。两类茶园中对病原菌有明显促进作用的菌株构成也不相同,生态茶园中为6.8%,而非生态茶园中为5.9%。[结论1该研究为茶园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