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7篇
  23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61.
利用黄淮海玉米区6个代表自交系与自选的10个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分析10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0902、10950和11502的综合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0902×PH4CV、10913×昌7-2、10950×昌7-2、10950×新A3、11502×郑58、11502×9058、11520×9058和11575×9058单株粒重表现出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早代选择;穗粗、行粒数、单株粒重等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262.
王蕊  杨至德 《现代园艺》2024,(7):114-116+119
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人户外出行不便,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社区绿地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重要、出现频率最高的公共活动空间,社区医疗花园对于帮助人们恢复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首先着眼于分析当前老龄化大背景,明确当前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并亟待解决,分析研究国内外医疗花园的研究现状,其次剖析社区医疗花园设计的原则,即景观性与生态性原则、安全性与可达性原则、参与性与人性化设计原则,最后详细阐述在老龄化大背景下社区医疗花园分区设计要点,为日后社区医疗花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63.
王蕊  黄金华  霍建中 《种子科技》2010,28(12):18-19
<正>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及丰富的光热资源,迅速成为我国杂交玉米制种的重要基地,国内许多种子公司纷纷抢滩西北,先后在上述省区建立了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制种企业不断涌入,制种基地竞争  相似文献   
264.
唐山2号无籽西瓜系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瓜类室以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扩野201-6F为母本,以9807-9-57为父本配制的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果实圆形、花皮且覆有蜡粉,单瓜质量6.5kg,果肉鲜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皮坚硬,耐贮运,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265.
基于谐波分析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沟谷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土高原侵蚀沟分布规律对于土壤侵蚀评估和植被恢复模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 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县铁边城镇四面窑沟流域为研究区,使用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DEM) ,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均可得到侵蚀沟的分布周期。相比较而言,周期图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得到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分布周期,但谐波分析还可以根据周期检验结果,得到对应的谐波模型。通过计算四面窑沟流域东面支沟沟谷分布周期,共得到23个满足检验要求的周期,在500~1 000 m之间显著周期最多,占总周期数的35%;在300~500 m显著周期数量次多,占26%。当谐波数为9和10时,周期显著性水平最高,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 017.35和915.60 m;在DEM上,每间隔105 m提取一个高程数据并进行谐波分析,最终得到由3个谐波组成的地形起伏谐波模型。   相似文献   
266.
在三维动画制作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动画质量,是确保动画真实可信的必要条件.在信息时代,依靠服务平台带来的快速技术创新是一种突破和挑战.因此,必须掌握技术创新的方向,确保动画制作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动画的真实性,成为三维动画制作过程中的一大助力工具.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  相似文献   
267.
用紫茎泽兰叶的8种不同试剂提取物处理鸡球虫卵囊,并将球虫卵囊进行培养,结果显示,经处理后的球虫卵囊平均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能抑制球虫卵囊的发育。再分别用8种提取物处理球虫孢子囊,用处理过的孢子囊接种小鸡,结果显示,处理后的孢子囊感染能力下降,表现为试验组小鸡的病情明显轻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68.
东北丘陵区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真菌群落代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丘陵区的林地、耕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 FF微平板技术对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真菌代谢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东北丘陵区的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耕地土壤真菌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低于林地,但差异不显著,而草地土壤真菌的AWCD显著高于耕地和林地;4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与AWCD一致的变化规律,即草地林地耕地。林地、耕地和草地的Shannon指数(H′)间差异显著,Simpson指数(D)的分析结果与Shannon指数(H′)相同,草地的Mc Intosh指数(U)和丰富度指数(S)同样显著高于林地和耕地,但林地与耕地间无显著差异。耕地土壤真菌对碳源的总利用强度比林地低16.9%,但差异不显著,而草地土壤真菌对碳源的总利用强度比林地高48.6%,且差异显著。与林地相比,草地土壤真菌对糖类、羧酸类、其他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升高;耕地土壤真菌对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而对其他5种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真菌对6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以羧酸类、糖类和氨基酸类最高,分别为29.87%~35.77%、22.27%~23.79%和18.24%~19.30%。土壤真菌对碳源利用的偏好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而改变。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对底物碳源的代谢特征。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总氮、含水量、有机质、p H、速效磷和硝态氮是驱动真菌群落代谢特征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69.
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熏蒸结合Biolog-Eco微平板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白浆土微生物生物量碳和代谢特征的影响,以期为东北丘陵地区白浆土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的变化均表现为草地林地耕地,且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均差异显著。Biolog-Eco微平板分析表明,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值(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 AWCD)最高,其次为林地,耕地最低,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的变化趋势与AWCD相同。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以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最高,分别为44.63%~53.61%、21.09%~25.45%和8.31%~15.16%。林地对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在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最高,而与林地相比,耕地对糖类和氨基酸类的相对利用率提升明显,草地则增高了对羧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的相对利用率,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偏好。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随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发生改变,与草地相比,耕地与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较为相似。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总氮、有机质、速效磷和硝态氮是影响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变化的关键因子。本研究结果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导致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和代谢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70.
为筛选适宜早酥梨疏花疏果的化学药剂,选取六至七年生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在不同时期Ca+NAA、Ca+SNA、Ca+Sevin、Ca+6-BA药剂处理对早酥梨果实坐果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1次疏花+盛花后10d疏果时Ca150倍液+SNA 40mg·L-1表现最好,坐果率为32.04%。在初花期、盛花期2次疏花+盛花后10d疏果时喷施Ca150倍液+Sevin 2.0g·L-1药剂处理表现最好,坐果率为23.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