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8篇
  18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61.
利用陇西县气象站1957—2017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270℃/10 a;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上升幅度为0.312℃/10 a;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8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逐渐回升,在1997年发生了一次明显增暖的突变。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9.535 mm/10 a;其中夏、秋两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春、冬两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小;降水量在近61年来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62.
为不同熟期组大豆品种在河北沧州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熟期组Ⅰ组(吉育97、吉育89、绥农28、绥农35)、Ⅱ组(吉育82、吉育92、辽豆21、辽豆32)、Ⅲ组(中黄35、冀豆21、邯豆7、沧豆5)的12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播期(6月16日、6月26日、7月4日、7月14日)对不同熟期组大豆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出现一定程度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百粒重无显著差异(P0.05);熟期组Ⅲ组大豆的产量降低,熟期组Ⅱ组和Ⅰ组大豆的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个播期中,以熟期组Ⅲ组大豆冀豆21、邯豆7在播期6月16日的产量最高,分别为4 410.4kg/hm~2和4 329.0kg/hm~2。  相似文献   
63.
男科病证“男子五劳七伤”主要包括阴痿不起、无子、囊下湿(痒)、泄精等,本文基于《神农本草经》对男性病相关用药进行归类,并举例说明肉苁蓉、淫羊藿等药物在男性疾病中的使用方法,以期为临床男科医师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以凉水林场1:8 000大比例尺航片上的树冠影像为基础,通过栅格矢量转换、转换算法调整及图层矢量编辑生成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树冠多边形图层。在ArcGIS中对该图层通过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编程调用多边形属性算法,提取红松树冠多边形的重心作为红松立木的坐标,并与实地实时动态差分法RTK(Real-Time Kinematic)精确定位面积为9 hm2的阔叶红松林样地内红松立木坐标数据进行了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胸径(HDB)达到30 cm以上的红松,其坐标提取精度达到90%以上,且径阶越高,提取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65.
大比例尺航片正射影像中的树冠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森林航片的分类精度达到单株林木提取水平,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000正射影像、DEM及红松(Pinus koraiensis)生境、立地条件特征为基础,对航片进行了传统的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并对其分类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取了红松树冠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在构建的红松树冠识别模型基础上,执行分类,并运用混淆矩阵分析法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将纹理信息、DEM信息、红松生境及立地条件特征信息作为专家知识,构建红松树冠识别模型进行分类的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地物分类中"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现象,使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96%,比监督分类提高了10%,从而使大比例尺森林航片分类精度达到了单株林木提取水平。  相似文献   
66.
蚯蚓粪对油菜根肿病的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在四川青神县进行了蚯蚓粪控制油菜根肿病试验。结果表明:蚯蚓粪作为底肥施用能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为害,防效达56.3%~61.4%,并能降低土壤酸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产优势明显,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母猪繁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因此要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必须合理选留、利用后备母猪,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合理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和传染病,采取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和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实现高产仔、高成活、高效益。  相似文献   
68.
2018年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中国养猪业更加注重生物安全,而在养猪生产的生物安全措施中,清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猪场消毒前的重要环节。在猪场的实际工作中,大家往往更加注重消毒而忽略了清洁。文章就猪场清洁工作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69.
实验应用RT-PCR方法对来自不同单位、6个品系、不同等级的84只小鼠进行了MHV检测.结果显示:MHV阳性小鼠35只,阳性率为41.67%;其中普通级小鼠29只,阳性18只,阳性率为62.07%;SPF级小鼠55只,MHV阳性小鼠17只,阳性率为30.91%.  相似文献   
70.
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为害特点,利用田间调查数据对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的发生分布范围、受害作物种类、幼虫种群动态和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四川除阿坝州外的20个市州都有发生,重发区域集中在川东和攀西地区;受害作物以玉米为主,甘蔗、高粱、小麦和油菜零星受害;在攀西地区和川东北地区观察到2个幼虫为害高峰,其余地区只有1个幼虫为害高峰;草地贪夜蛾在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局部地区为周年繁殖区,其在四川的扩散总体上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