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1篇
  1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81.
稻纵卷叶螟是为害水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近几年在赤壁市水稻上连续大发生,尤其是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3年为害程度明显加重,未防治的田块白叶率高达100%,对水稻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分析其严重发生的原因,总结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1发生概况与特点1·1发生时间不一致据赤壁市植保站田间调查资料,第2代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期分别为2003年6月12日早稻田蛾量每667 m2平均750头,2004年6月23日早稻田蛾量每667 m2平均450头,2005年6月19日早稻田蛾量每667 m2平均1 500头,3年间发生时间完全不一致。1…  相似文献   
282.
倒伏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后群体冠层结构遭到破坏,叶片光合速率锐减,同时群体内部湿度增加诱发真菌性病害和穗发芽,进而影响稻米品质和产量。本文综述了水稻倒伏的评价方法和诱发原因、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理化特性的关系、抗倒伏基因的挖掘及功能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不同水稻倒伏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了株型等形态性状、氮肥运筹、种植密度、种植方式以及大风、暴雨、臭氧等环境因素对水稻倒伏的影响,归纳了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维管束数目等茎秆物理特性及化学成分与水稻倒伏的关系,总结了矮化相关基因和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参与水稻抗倒伏的调控机制。此外,文章展望了未来水稻抗倒伏研究方向,并提出一些建议:(1)创新和优化水稻倒伏评价体系;(2)挖掘鉴定新的抗倒伏基因,强化水稻抗倒伏的机理研究;(3)选育抗倒伏水稻品种;(4)根据品种、栽培条件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制定倒伏综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83.
为了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生长期云南半细毛羊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健康的50只5月龄云南半细毛羊公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饲喂分别添加200,400,600,800 mg/kg包被复合微量元素的基础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在试验第1,3天对试验羊空腹称重,计算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在试验第15,30天,每组随机选取5只羊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于检测血清微量元素指标[铁(Fe)、铜(Cu)、锰(Mn)、锌(Zn)、硒(Se)、碘(I)和钴(Co)]、血清抗氧化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和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及内毒素(ET)],对检测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线性及二次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DMI差异不显著(P>0.05),ADG和F/G与包被复合微量元素添加水平呈二次关系(PQ  相似文献   
28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已成为威胁寒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之一。利用六角形开口玻璃房模拟日间增温,并用耐热高产品种龙稻21和热敏感优质品种龙稻18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增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模拟增温设施能够实现日间平均1.2~2.6 ℃的增温效果。全生育期增温使龙稻21和龙稻18的产量分别提高7.4和4.5 t·hm-2,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生物量、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的。进一步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增温对产量的影响发现,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使龙稻21的产量分别增加1.2、3.9、0.8和1.1 t·hm-2。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能使龙稻18的产量分别增加1.5、2.5和1.8 t·hm-2。孕穗期增温导致龙稻21和龙稻18的产量分别减少0.2和1.2 t·hm-2。各生育时期增产主要通过增加生物量、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不同耐热品种对增温的响应不同,主要受结实率的影响。同时也发现,增温对千粒重存在负向作用。分蘖期和拔节期增温能够增加糙米率和精米率,而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导致糙米率、精米率下降以及垩白米率、垩白度升高。增温对稻米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较小。未来如果高温出现在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危害较弱,而且还有部分有利作用。但如果高温发生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对寒地优质稻谷的生产危害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对寒地水稻生育后期高温的研究和耐高温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285.
王立志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8-128,136
从选种培芽、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生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期为生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6.
为明确调水调沙背景下碱蓬对Cd污染的吸收富集特征,本研究以该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镉(Cd)为切入点,利用温室栽培实验,分析了Cd输入对碱蓬生物量、Cd含量、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Cd输入(≤4.0 mg/kg)时碱蓬生物量高于对照,并在2.0 mg/kg处理时总生物量、茎和叶生物量取得最大值,而过高的Cd输入(>5.0 mg/kg)时生物量低于对照;随着Cd输入的增加,碱蓬根、茎及叶中Cd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而Cd富集系数则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Cd输入量为2.0 mg/kg时,富集系数取得最大值(42.67、4.82和6.18);整体上碱蓬根是富集Cd主要部位,但在低水平Cd输入(0.0 mg/kg和1.0 mg/kg)时,茎和叶部转运系数大于高水平Cd输入,表现出较强富集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碱蓬能有效富集土壤中的Cd元素,且在一定范围内碱蓬的富集能力随着Cd输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过高的Cd浓度输入会抑制碱蓬的Cd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287.
利用山区资源开发高山有机稻生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金寨县山区资源开发有机稻生产的意义、可行性及配套的生产技术,以期提高山区水稻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88.
基于1961-2019年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域的1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松嫩平原全年及水稻生长季内的平均气温、活动积温、昼夜温差、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第Ⅰ阶段(1961-1990年)相比,第Ⅱ阶段(1991-2019年)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域的热量资源明显增加,年均气温升高了1.1℃,年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布在0.23℃/10a~0.41℃/10a,5℃等值线向北推移了约2.2°。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分别增加了1.4℃和0.7℃。水稻生长季内≥10℃的活动积温增加了248.7℃·d,活动积温3000℃·d等值线北移了约2.6°,昼夜温差降低了0.6℃。年日照时数和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均呈降低趋势,分别降低了184.0和17.4h。以松花江为界,吉林省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减少,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降水量略增加。该区域农业气候资源的整体变化特征表现为暖湿趋势,这必然会对该区域的盐碱地水稻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9.
290.
本试验旨在探究β-胡萝卜素对母犏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特征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2头健康、体重[(285.96±12.38) kg]相近的15月龄母犏牛(黄牛■×牦牛♀),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头牛每天额外添加1 200 mgβ-胡萝卜素。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8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微生物蛋白和丙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瘤胃乙酸/丙酸值显著降低(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