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40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1.
大豆甾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甾醇之所以被誉为“生命的钥匙”,是因为大豆甾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组织内,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很自然地,对甾体科学的研究就成为医学界和制药工业中引人瞩目的领域,其实在化学工业、食品、饲料和生物工程产业中,大豆甾醇也备受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对大豆甾醇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相当活跃。说起大豆甾醇,有必要先从甾醇谈起,甾醇是甾族化合物的一类,因呈固态又俗称固醇。甾醇的分布很广,各种生物体中几乎都含有这一类甾族化合物。它们以游离、高级脂肪酸酯、苷三种形式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相似文献   
112.
<正>2012年5月23日,北京市在外埠最大的国有农场——双河农场交由首农集团托管。两年来,农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和品牌为驱动力,推动农场产业发展,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农场加大改革力度,改善和保障农场民生工作,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驾齐驱,赢得了双河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项目建设实现新跨越两年来,双河干部群众感受最深的就是农场的项目多了。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育秧基地,标准化、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年30万吨稻谷加工及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主栽品种的密度、施磷量、施钾量、种肥氮量、追肥氮量5项农艺栽培技术措施的综合试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单因素和交互效应,阐明了5项农艺栽培措施的产量效益.实现大豆单产200kg/667m2以上产量的优化农艺栽培措施是株数2.53~2.75×104株/667m2;施磷量(P2O5)4.56~5.44kg/667m2;施钾量(K2O)5.77~6.74kg/667m2;种肥氮量2.73~3.18kg/667m2;追肥氮量2.49~2.91kg/667m2.  相似文献   
114.
王立刚  李虎  杨黎  翟振  邱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4):2932-2941
【目的】针对环渤海区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氮肥施用量过大,环境效应逐渐增大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下长期和区域环境效应,明确冬小麦/夏玉米的减氮潜力和区域。【方法】利用定位试验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冬小麦/夏玉米不同氮素施用量15年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产量逐渐增加,到两季作物施氮量达到240—300 kg N•hm-2以上时,作物产量增加能力有限,而氮淋溶损失量则逐渐加大,土壤中残留的无机氮素也逐渐增加。与当前区域氮肥施用量364×104 t相比,区域氮肥总量减少30%和优化施肥两种调控方案下环渤海地区总氮素平衡的各个输出项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降低幅度最大的是氮淋溶,分别减少了67.23%和79.93%,极大地降低了氮素的环境风险。【结论】环渤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氮素的环境效应有随氮素施用量逐渐增加的态势,目前该种植模式具有减氮的潜力,区域减氮30%能够有效的减少环境效应,节氮潜力最明显的地区在山东东部、西南部和河北中部。  相似文献   
115.
旨在探究羧化全酶合成酶基因(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HLCS)在杜洛克猪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编码区多态性与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LCS基因在杜洛克猪8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PCR和测序在RFI高、低组个体中扩增HLCS基因的编码区用以寻找多态位点,并对获得的位点在杜洛克群体中分型,进而分析多态位点与RFI的关联性。结果表明,HLCS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次之,在心和肌肉中痕量表达。在杜洛克个体中共发现5个多态位点,其中c.1408GC和c.1976AG为错义突变位点。在杜洛克群体中,c.1408GC与RFI关联不显著(P0.05);c.1976AG与RFI显著关联(P0.05),GG基因型个体的RFI比AA基因型个体低0.063 4kg。这些结果表明,HLCS与RFI密切相关,c.1976AG可作为猪RFI性状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开展HLCS基因影响猪剩余采食量的功能鉴定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6.
本研究以猪卵泡为模型,探讨雌二醇(E2)经由STAT3调控生存蛋白(SURVIVIN)转录的非基因组途径,参与调控凋亡的分子机制。根据外观形态将卵泡分类,分别测定优势化卵泡与闭锁卵泡液中E2浓度。结果发现:E2在健康卵泡液中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早期闭锁和晚期闭锁阶段(P0.01)。通过荧光定量Real time-q PCR和Western Blots检测卵泡不同发育阶段颗粒细胞中STAT3/SURVIVIN m 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SURVIVIN和STAT3在健康卵泡的颗粒细胞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闭锁卵泡(P0.01),并随着闭锁程度的加剧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表达趋势。通过原代培养颗粒细胞中外源添加不同浓度E2(10-5、5×10-5、10-4 mol/L)检测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E2浓度的增加,STAT3的磷酸化水平也相应增加,其靶基因SURVIVIN的表达量却没有受到活化的STAT3影响。由此可见,E2能够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参与调控卵泡闭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7.
试验旨在研究MAP3K5基因多态性与杜洛克猪生长、饲料利用性状的关联性。利用Illumina SNP60芯片测序结果比较发现了MAP3K5基因的4个SNPs位点(Ssc1:30769583 A>C;Ssc1:30781169 A>G;Ssc1:30940839 A>G;Ssc1:30962276 G>A)。统计获得MAP3K5基因的4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发现4个SNPs为低度-中度的多态突变位点。对MAP3K5基因多态性与生长、饲料利用性状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猪Ssc1:30769583 A>C位点CC基因型个体与AA基因型个体相比剩余采食量(RFI)性状降低了133.08 g/d(P<0.05);Ssc1:30781169 A>G位点的GG基因型个体与AG基因型个体相比RFI性状降低了116.18 g/d(P<0.05),ADFI性状降低了0.23 kg/d(P<0.05);Ssc1:30940839 A>G位点的GG基因型个体与AG基因型个体相比饲料转化率(FCR)性状降低了0.10%(P<0.05);Ssc1:30962276 G>A位点的AA基因型个体与GG基因型个体相比ADG性状降低了0.04 kg/d(P<0.05)。试验初步认为MAP3K5基因4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对杜洛克猪的RFI、ADFI、FCR和ADG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8.
冬小麦/大葱轮作体系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冬小麦/大葱轮作体系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N2O排放特征及排放系数,分析了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高峰值主要出现在每次施肥+灌溉或强降雨之后的一段时间,大葱生长季排放峰值高且出现的频率比小麦生长季密集;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3.85~507.11μg N·m-2·h-1,平均值为251.63μgN·m-2·h-1,对于不同施肥处理,其年度N2O排放总量介于1.71 kg N·hm-2到4.60 kg N·hm-2之间。整个轮作体系不同处理N2O排放系数介于0.31%到0.48%之间,均值为0.43%;相对比农民习惯(FP)处理,优化施肥(OPT)、优化减氮(OPT-N)以及秸秆还田(C/N)处理均能显著减少N2O的排放,秸秆还田处理和优化减氮处理N2O排放总量比优化处理分别减少了17%和10%。在10℃<土壤温度(T)s<20℃时,N2O排放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整个小麦生长季N2O排放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大葱生长季在20℃相似文献   
119.
【目的】ZBED6基因是一个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为了探讨 ZBED6 在心肌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利用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比较ZBED6基因敲除巴马小型猪(ZBED6-KO)和同日龄正常巴马小型猪(ZBED6-WT)的心脏组织转录组,挖掘ZBED6基因的敲除对家猪心脏组织发育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t-test对ZBED6-KO猪和ZBED6-WT猪心脏组织大小的表型特征进行显著性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ZBED6基因的靶基因IGF2的表达量进行定量。通过制作石蜡组织切片对心肌进行组织学分析,比较其组织结构的差异。提取ZBED6-KO猪和ZBED6-WT猪心脏组织的总RNA,以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RNA-Seq分析。以猪Sus_scrofa10.2为参考序列,用转录组的标准流程筛选ZBED6-KO猪和ZBED6-WT猪心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IPA富集分析。随机选择9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果】ZBED6-KO猪心脏重以及IGF2表达量均显著高于ZBED6-WT猪(P<0.05),与ZBED6-WT猪相比,ZBED6-KO猪肌纤维的宽度较宽,结缔组织较少,ZBED6基因的敲除对家猪心脏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测序结果显示,各样本获得至少10 G的数据量,每个样本clean ratio、Q30 data均达到90%以上,其中62.8%-80.1%的reads能比对到猪的基因组上,表明测序饱和度良好,测序数据真实可靠;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到 18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114个,下调的基因70个,注释的141个,未注释的43个;差异基因层次聚类分析显示,ZBED6-KO组(x1、x3、x6)的3个个体表达模式相似,ZBED6-WT组(x2、x4、x5)的3个个体表达模式相似;GO和IPA富集分析得到13个显著的GO条目,33条显著的pathway通路,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反应、肌肉发育和RhoA信号等相关的通路;qRT-PCR 检测9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模式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证实了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首次以ZBED6-KO巴马小型猪为模型,利用RNA-Seq技术探究了ZBED6敲除对心脏发育和功能的影响,丰富了ZBED6 对心脏发育和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0.
黑土活性有机碳库与土壤酶活性对玉米秸秆还田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控制焚烧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探讨东北春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设置了对照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化肥配施1/3秸秆还田(NPKS1)、化肥配施1/2秸秆还田(NPKS2)和化肥配施全量秸秆还田(NPKS3)5种处理,主要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土壤酶活性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明显提高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含量,且提升效果随着还田量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碳库管理指数差异明显,NPKS1、NPKS2和NPKS3处理相对NPK处理分别增加了52.83%、86.92%和114.76%。秸秆还田后土壤木聚糖酶(BXYL)、纤维素酶(CBH)、乙酰基β-葡萄糖胺酶(NAG)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NPKS3处理对BXYL酶活性提升效果最显著(P0.05)。秸秆还田明显提高春玉米产量,但是不同还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对NPK处理,NPKS2和NPKS3处理显著提高了活性碳组分DOC和POC含量、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及碳库管理指数、土壤CBH、BG和BXYL酶活性(P0.05)。综合来看,在本试验地区,玉米秸秆为4500~9000 kg·hm~(-2)是比较适宜的还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