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78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环境因子对重庆缙云山林地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重庆缙云山区毛竹林和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呼吸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 系。用LI-8100 对重庆缙云山区毛竹林和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 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 率日变化较为平缓。毛竹林和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6:0018:00 和10:0020:00,最小值 分别出现在06:00 和04:0010:00。2 种林分的土壤呼吸月变化均表现为生长季明显高于非生长季。毛竹林的土 壤呼吸季节变化明显,从3 月开始土壤呼吸速率不断升高,7 或8 月达到最大值,为5.00 ~ 6.18 g/(m2d),随后开 始下降;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相对平缓,2 种林分均为单峰曲线。阔叶林的土壤呼吸年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毛 竹林。2)单因子分析表明,毛竹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 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阔叶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与气象因子比毛竹林 保持更高的一致性。3)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是影响毛竹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土壤温度和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2.
1 规程要求 <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 (DL493- 92)6.20条规定 : 必须跨房的低压电力线与房顶的垂直距离 , 应保持在 2.5 m以上 , 对建筑物的水平距离 , 应保持在 1.25 m及以上 . < 电力线路防护规程 > (79水电规字第 6号 )第 6条规定 : 导线边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 : 1~ 10 kV不应小于 1.5 m, 35 kV不应小于 3.0 m. 第 8条规定 : 线路下面的建筑物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 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 1~ 10 kV不应小于 3.0 m, 35 kV不应小于 4.0 m.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 第 12条规定 : 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审批或规划在已建架空电力线路设施 (或已经批准新建、改建、扩建、规划的架空电力线路设施 )两侧新建的建筑物时 , 应会同当地电力主管部门审查后批准 . 虽然国家电力法规明确规定了建筑物与电力线路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 在电力线路下面建房须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 但还是有人无视这些规定 , 违规建房 , 以致因在房顶上触及电力线路发生的触电伤亡事故屡有发生 , 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灾难 , 对国家、集体也造成一定的损失 .  相似文献   
63.
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同类型弃土场的土壤流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沪蓉西高速公路(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西段)湖北宜长段(宜昌至长阳县)弃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天然降雨、土壤、植物和土壤流失量等因子,探讨不同类型弃土场的土壤流失特性。结果表明:1)降雨量与降雨强度的乘积(PI)和次降雨造成的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E)之间,表现出较好的一元正线性相关关系。在不考虑影响坡面土壤流失的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随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乘积的增加,土壤流失量逐渐加大。2)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综合防护,可以有效减少弃土场的土壤流失量。3)弃土场表土物质组成对土壤流失起着重要作用,表土受雨水冲刷,砾石含量会逐渐增大,土壤流失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4.
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对坡面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土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固持土壤、稳定坡面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内摩擦角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经实验得出内摩擦角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林地土体的内摩擦角大于农耕地的内摩擦角;土体抗剪强度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层越深其抗剪强度越大,林地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农耕地的抗剪强度.由典型坡面实地测量,得到坡面平均坡度值为:农耕地28.7°,林地38.7°.林地比农耕地高10°,反映出林木在保持水土、稳定坡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基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缙云山毛竹林降雨截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缙云山毛竹林林冠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09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毛竹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29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31.1mm,平均降雨强度为2.11mm·h-1,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63.2,6.5和61.4mm,模拟值分别为461.1,6.1和63.9mm,模拟的截留量约高出实测值4.07%,模型计算的周累积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与实测值相比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5.02%和7.13%,模拟效果较好,模型适用于缙云山毛竹林;以林冠郁闭度(c)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降雨强度()、林冠持水能力(S)和林冠平均蒸发速率(),树干茎流系数(Pt)和树干持水能力(St)这2个参数对林冠截留总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6.
利用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江苏等5个省的20个水稻土土样的理化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等22项测定结果,进行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有效铁、有效锰、脲酶、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通气孔隙及非毛管大孔隙等7项肥力因素在评价水稻土肥力水平时贡献较大。利用这7项肥力因素指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水稻土肥力水平进行分级,接近生产实际,值得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67.
I~uchonRhodho saChaliDensis A. Bor is perennial herbthst b6longs tO Crassulaceae. It mainly distributes inJapan, KOrea, China and Russian. In China it mainlydiSbout6S at the alhtude Of 1 770-2 500 m in Changbei Moudsin Of Jinn Province and ZhangguangcaiMountain Of Heilontoiang Province. It is typical alpineplant (Wu et al. 1987, Qin 1994, Lu et al. 1995) andalso very imPOtent m6dicinal plant. From 1950s a lotOf reseaus with about RhodiOIa plantS had beendone in RuSSian, Ukraine…  相似文献   
68.
我国农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实施“一纲多本、百家争鸣”的教科书编写机制,目前各院校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依据国家审定的“高等农业院校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一所院校或部分院校组织编写的,版本很多,质量上也相差很大。有一些质量低劣的教材已给一些院校的高等数学课教学工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何对这些高等数学教材的质量作出客观、有效的评  相似文献   
69.
棉种经脱绒后残酸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子的生活力、贮存期及幼苗的生长发育。为此,我们对棉种残酸率对种子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一、材料和方法通过调整泡沫酸与棉种比及氨中合时间,并对所产脱绒棉种进行PH值和酸含量测定,以酸的残留率分别为0、0.01%、0.03%、0.05%、0.08%、0.10%、0.12%、0.15%、0.20%、0.25%、0.30%的棉种为材料。各材料分别取200粒用湿沙平皿法进行室内发芽率和发芽势测定;各取1公斤贮存6个月,每一个月测定一次发芽势和发芽率;以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进行大田播种试验,观察出苗情况、幼苗生长情况,并对苗情素质进行测定。分别以未处理为对照,四次重复,随机排列,品种为中棉12号。  相似文献   
70.
根系对浅表层土大孔隙分布特征及饱和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系的存在对土壤大孔隙的产生及渗透特性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浅表层土体中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大孔隙特征之间的数值关系,在缙云山针阔混交林中选取杉木单株植物根际土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染色示踪试验及根系生物量测量,取样后在室内采用自制定水头装置进行水分穿透试验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剖面和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染色面积不同,距离树木主干位置越远的剖面染色面积越大,而距离主干位置越近的剖面染色面积越小,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整体上每个剖面上染色面积比均下降;(2)4个剖面整体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根系数量减少的趋势,根系直径主要集中在0.2~10 mm,且0.2~1 mm径级的根系较多;(3)染色区较未染色区具有更大的稳定出流速率,4个剖面染色区的出流速率分别为未染色区的1.97,1.81,1.77,1.70倍,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大孔隙数量减少,大孔隙的半径分布范围在0.3~1.7 mm;(4)大孔隙度和根系生物量与渗透系数呈正相关关系,大孔隙度决定了渗透系数94.5%的变异,根系生物量决定了渗透系数87.4%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