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马来酸酐(MAH)和二乙烯基苯(DVB)原位熔融共接枝改性聚丙烯(PP)基体,并直接与木粉熔融共混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原位接枝改性对PP基体和木塑复合材料结晶形态及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基体分子链上接枝的MAH基团提高了晶核的形成速率,PP晶核尺寸减小;添加DVB与MAH共接枝改性PP后,PP基体的结晶速率进一步提高,晶核尺寸进一步减小。加入木粉后,木粉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基体的结晶速率,结晶速率常数K和半结晶时间t0.5增大;MAH原位接枝改性后,木粉与PP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但MAH接枝PP/木粉复合材料中PP基体结晶速率较未共混MAH接枝PP基体降低;加入DVB与MAH共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中PP基体的结晶速率较未共混的共接枝PP基体进一步提高。通过Arrhenius方程和Hoffman-Weeks外推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共接枝改性体系,少量支链结构的引入降低了复合材料中PP基体结晶所需的活化能,PP基体的快速结晶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快速成型,但复合材料中PP晶体的热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22.
为筛选出能防治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低残留、低毒、高效杀虫剂,研究分别对7种杀虫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0 g·L~(-1)乙基多杀菌素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最高,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的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0.141 mg·L~(-1)和11.564 mg·L~(-1);7种杀虫剂的毒力测定大小为60 g·L~(-1)乙基多杀菌素25%甲维盐·虫酰肼30%氟铃脲·茚虫威12%甲维盐·虫螨腈240 g·L~(-1)虫螨腈5%氯虫苯甲酰胺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60 g·L~(-1)乙基多杀菌素和25%甲维盐·虫酰肼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3~14 d后的防效都能达到90%以上,防效差异不显著;5%氯虫苯甲酰胺、240 g·L~(-1)虫螨腈、12%甲维盐·虫螨腈和30%氟铃脲·茚虫威在14 d后的防效分别为90.24%、86.71%、87.61%和96.53%;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较其他6种杀虫剂相比,速效性和持效性较低,3d后的防效为59.64%,14 d后的防效为80.38%。  相似文献   
23.
为掌握汉中市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提高病害测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多年来汉中市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进行了主导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发病程度的主要因子包括小麦感病品种种植比例(x1)、秋苗病田率(x2)、秋苗单位面积平均病叶数(x3)、1月份平均气温(x6)、上年11月份降雨量(x11)、早春病田率(x18)、3月中旬病田率(x19),与发生程度(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发病程度预测模型:y=-6.354 7+0.084 0x1+0.022 8x3+0.662 8x6+0.020 9x11,R2=0.968 7。拟合预测符合率为92.31%,相对误差8.96%。利用预测模型对2014-2016年汉中市小麦条锈病进行预测,预测的病级分别为2.93、3.21、1.92,与2014、2015、2016年发生的实际病级3、3、2相吻合。此模型可应用于生产中小麦条锈病的测报。  相似文献   
24.
以红松和紫椴为试材。通过FRW,磷酸二氢铵-硼酸(MAP-H3BO3),FR-1三种阻燃剂处理木材。比较分析了三种木材阻燃剂对木材吸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RW与FR-1相近,对木材吸湿性,尺寸稳定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5.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颜色和涂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W阻燃木材与未处理木材的颜色与涂饰性能的对比研究。旨在评价FRW阻燃处理对木材这两方面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红松和紫椴两种木材经FRW处理前后及其涂饰前后的色度指数。并用L^*a^*b^*色空间评价其变化。结果表明,FRW处理对木材本身的颜色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6.
用FTIR法研究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清文  李坚  李淑君 《林业科学》2005,41(4):149-154
采用FTIR显微分析技术,对FRW阻燃处理红松木材限制燃烧固相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采用GC_FTIR联机分析方法,对经FRW阻燃剂及其主要组分处理的紫椴木材试样的热解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讨论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热解炭化过程、阻燃剂的作用以及热解产物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FRW阻燃木材受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在FRW及其分解产物的催化下,木材逐步发生聚糖脱水、半纤维素脱乙酸、聚糖降解、木质素降解、木材热解产物聚合、脂肪族聚合物脱氧及芳构化等反应,最终炭化;FRW阻燃剂改变了木材的热解途径,并且显著降低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27.
用CONE法研究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机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法对复合木材阻燃剂FRW处理紫椴木材(FZ)、FRW的组分磷酸脒基脲(GUP)处理紫椴木材(GZ)、硼酸处理紫椴木材(BZ)和未处理的紫椴木材(UZ)的燃烧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定,通过对上述试样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烟气产生以及尾气成分等实验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讨论了阻燃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FRW阻燃剂显著降低了木材的热释放速率(RHR)、总热释放量(1FHR)、有效燃烧热(EHC)、质量损失速率(MLR)、烟比率(SR)、比消光面积(SEA)、CO2的浓度及产率(Yco2);2)GUP与硼酸之间存在显著的阻燃协同效应;3)FRW阻燃木材的MLR曲线与RHR曲线相似,失重和热释放主要发生在有焰燃烧阶段;4)FRW阻燃处理能显著提高木材燃烧时的成炭率,说明催化成炭是FRW阻燃机理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8.
张征明  杜华  王伟宏  王清文 《林业研究》2010,21(1):59-62,I0002,I0003
探讨了氧化铁颜料对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耐老化性能的改善作用。采用四种常用的氧化铁颜料与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和其他加工助剂干混,并用自行设计的双螺杆/单螺杆双阶挤出机组制造木塑复合材料。对该木塑复合材料进行人工加速紫外循环老化处理,用CIE1976L^*a^*b^*表色体系和ASTMD790标准分别对老化前后的材料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加入颜料以后木塑复合材料的抗弯弹性模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弯曲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经过2000h人工加速紫外老化以后,不论是颜色要是力学性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铁红和铁黑着色的试样在整个老化过程中表现较好,颜料添加量约2.28%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9.
以二苯甲酮为光敏剂,通过紫外光辐照引发,将N,N-二甲基十四烷基对乙烯基苄基氯化铵( C9 H9 Cl-14DMA)单体接枝在含有乙烯基的木塑复合材料( WPC)表面,赋予WPC表面抗菌功能。利用XPS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WPC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探讨了单体质量浓度、光敏剂质量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接枝条件为:光敏剂质量浓度0.150 g/mL、单体质量浓度0.800 g/mL、光照时间3 min,接枝率为62.5μg/mm2,接枝后的WPC表面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30.
与热塑性聚合物相比,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具有更低的黏度和更高的结晶度,以及更好的力学性能,有望用于增强竹塑复合材料(BPC)。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热致液晶聚合物(对羟基苯甲酸/2-羟基-6-萘甲酸共聚酯,HBA/HNA)作为增强相,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界面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增强等规聚丙烯(PP),并以增强PP作为基体制备了竹粉质量分数为55%的BPC。通过力学测试、动态力学分析、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蠕变分析、热重分析和热机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HBA/HNA对BPC力学性能、结晶行为、蠕变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HBA/HNA质量分数为PP质量的3%时,BPC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5%和10%,而过高的HBA/HNA质量分数会降低增强效果。HBA/HNA未改变PP基体的晶型,但显著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刚性HBA/HNA限制了PP基体分子链的运动、滑移和取向,从而提高了30℃时BPC的抗蠕变能力。HBA/HNA的加入降低了BPC在30~60℃时厚度方向上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热膨胀率,提高了BPC的热稳定性。因此,通过HBA/HNA改性PP是提升BPC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