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保水剂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研究保水剂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在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对青海“绿宝”公司提供的3种剂型保水剂施入土壤后的混剂土进行土壤温度和水分运动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后能够调节土壤温度的变化,提高土壤的保温性能,使土壤的昼夜温差减小;对土壤水分的蒸发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混剂土中的水分会向四周的干燥土壤扩散,其扩散距离是对照的2倍,而含水率仍在16%~19%之间,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后,混剂土所保持的水分86.7%~88.4%为有效水(0~1.5MPa)。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混剂土的保温效果、抑制水分蒸发效果越好,土壤水分扩散相同的距离,混剂土的含水量越高,从而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2.
以吉林省西部旱作雨养区的白城洮北区为研究区,结合土壤养分情况、实测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从种粮主体认可性因素、农业可持续性因素两个方面选取有效磷提高率、速效钾提高率、管理难易程度、产投比、单产、作业成本、用工量、有机质提高率、土壤容重9个指标,构建旱作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方法对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采用的4种秸秆覆盖模式和4种秸秆旋混模式及两种常规模式中,免耕+秸秆粗略粉碎归行覆盖模式最适宜在研究区进行推广应用。该模式产投比最高,用工最少,作业成本较低,长期秸秆覆盖能够提升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43.
退耕还林工程中保水剂应用造林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保水剂造林和常规造林成本,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和康保县为例,对其应用保水剂造林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利用保水剂造林成本较高.但此方法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减少补植工作量或重造次数,也就相应降低了造林成本.保水剂作用发挥是在有降水或者提前吸水的条件下,因而选用保水剂造林时,要因地而异,选择合适的保水剂类型.只有掌握了使用比例、方法,选好造林季节,保水剂造林效果才能保证,成本方能降低.  相似文献   
44.
利用沈阳市于洪区镉(Cd)污染的土壤,以盆栽试验的方式,研究了不同pH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的升高,株高、干物重及单株产量都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单株产量以pH 7.18~7.96较高。各部位镉的累积含量都表现出根>叶>茎>子粒,并且pH值越高各部位的累积程度越低。全部处理子粒中的累积范围为0.095~0.872 mg/kg,从pH为7.54开始子粒中镉的累积含量达到限量标准以内,分别为7.54(0.182 mg/kg),7.96(0.095 mg/kg),8.41(0.098 mg/kg),8.93(0.097 mg/kg)。说明土壤pH>7.54时对抑制镉吸收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子粒中镉含量(y)与pH(x)之间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y=76.76e-0.78x(r=0.95**),单株产量(y)与pH(x)存在较好的曲线关系y=-2.19x2+32.90x-112.7(r=0.996**),pH>8.41单株产量有明显降低的趋势,抑制重金属镉吸收土壤的适宜pH为7.54~8.41。  相似文献   
45.
4H D -1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是山东双力集团自主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花生收获机械。该机与11kW 以上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能一次完成花生的挖掘、拍土、摘果、清选、集果等项作业,具有生产效率高、作业损失少、转移速度快、方便灵活、使用安全可靠、投资成本低等特点,是目前实现花生机械化收获的理想机具。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主要结构。该机由机架、传动系统、升降系统、挖掘部分、拍打器、夹秧输送系统、摘果器、震动筛、横向输果器、提升器、集果箱等部件组成。 (2)工作原理。该机通过机架与拖拉机后部连接,升降支架与拖拉机前部连接…  相似文献   
46.
按森林美学原理 ,对森林进行景观改造 ,从而提高森林旅游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47.
1998年初,新民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全市树立r百余个高产高效的先进典型,向全市提出了“创一个名牌,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实现从会种粮向会种地转变,从高产量向高效益转变的新要求、新目标。经过全市上下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已有“柳新”牌无公害瓜果、“兴南”牌辣椒调味品、“新柳”牌菜籽、“柳灵”牌灵芝、“家居”牌渍菜等5个品牌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小梁山”两瓜、“坨子”葡萄、“乡巴佬”鸡蛋等41个品牌的名优产品正在申报和办理商标注册。  相似文献   
48.
该文主要从东北春玉米的育种目标、研究方向、玉米稳定的产量和创新的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东北春玉米机收粒品种选育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49.
从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及种子库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的土壤特征,了解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程度,从而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及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0.
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旋耕(RT)、深松(ST)、免耕(NT)、深翻(DP)和深翻秸秆还田(DPS)等5种耕作方式,分析了玉米不同生长时期0~60 cm土层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等物理指标,氮、钾、有机质等化学指标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与RT处理相比,NT和ST处理土壤容重平均增加4.7%和3.8%,DP和DPS处理分别降低3.4%和2.6%;NT处理的田间持水量比RT降低2.7%,ST与RT相近,而DP和DPS处理分别比RT增加8.6%和7.0%,二者都显著高于RT(P0.05);土壤大团粒结构(0.25 mm)含量表现为苗期DP处理最高,抽雄期DPS最高、DP次之,整体来看,平均含量以DPS最高;除抽雄期NT含量较高外,DPS和DP是有机质含量整体较高的处理,说明翻耕的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从土壤全氮的比较来看,不同处理下差别不大,但碱解氮含量以RT最高,其他处理降低了6.8%~12.9%;与RT处理相比,ST和DPS处理玉米产量降低了7.4%和3.3%,NT、DP分别增加2.3%和7.8%。综合来看,虽然NT处理有一定的提升土壤结构和有机质的潜力,但改变效果不大,DP和DPS处理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特征,其中DP是兼具土壤肥力和增产效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