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41篇
  28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4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农机装备对农业生产、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科技贡献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机手对于先进的农机装备往往重使用,轻管理;重修理,轻保养;造成农业机械完好率下降,技术状态恶化,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作业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22.
拖拉机转向机构故障一般有转向操作沉重,转向不灵,行驶跑偏等几种情况,本文针对轮式拖拉机转向机构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23.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与共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中不仅存在种内竞争也存在种间竞争,由于不同植物之间竞争力强弱不同,竞争的结果将出现一方逐渐消退,另一方逐渐占据优势的现象,因此研究豆科与禾本科牧草之间竞争与共存机制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稳定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温室栽培条件下设置3个氮肥水平(0, 75, 150 kg N·hm-2,记作N0, N75, N150)以及单播和混播两种种植模式(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1﹕1混播),采用相对生物量(RY)、相对密度(RD)、竞争率(CR)和相对产量总值(RYT)以及紫花苜蓿的固氮比例(%Ndfa)和转氮比例(%N Trans)等指标研究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关系与共存机制。【结果】施氮量从0增加到150 kg N·hm-2,单播中无芒雀麦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显著增加(P<0.05),而紫花苜蓿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枝数无显著变化(P>0.05)。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也显著增加(P<0.05),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分枝数。另外,在混播中无芒雀麦以增加分蘖数的方式来扩张地上空间的能力要强于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的单株生物量和分蘖数在混播模式下都极显著高于单播(P<0.01),而紫花苜蓿的单株生物量和分枝数在混播模式下极显著低于单播(P<0.01)。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竞争率始终大于1.0,而紫花苜蓿的竞争率始终小于1.0,这说明无芒雀麦的竞争力要大于紫花苜蓿的竞争力,且在整个生育期中,无芒雀麦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而紫花苜蓿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在N0处理下,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取样时,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总值(RYT)显著大于1.0(P<0.05),说明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无明显的竞争效应,这主要归功于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对无芒雀麦的贡献(地上部转移的氮素占无芒雀麦氮素含量的15.26%-29.92%)。在N75和N150处理下,其RYT值与1.0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施入氮肥明显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比例和对无芒雀麦的氮素转移的比例,导致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同时竞争土壤氮素和肥料氮。【结论】施入75和150 kg N·hm-2的氮肥增强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而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和对无芒雀麦氮素的转移,二者促进作用减弱,竞争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524.
[目的]比较6个玉米品种在产量、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间的差异.[方法]以专用青贮玉米新饲玉10号、11号、17号和粮饲兼用玉米新饲玉13号、18号及SC704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新疆阿拉尔和焉耆2个地区以不同密度种植,在阿拉尔以饲用进行正复播,在焉耆以收获籽实进行正播.[结果]阿拉尔种植的玉米中新饲玉11号的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5个品种(P<0.01);新饲玉13号和18号的生物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4个品种(P<0.01);经济效益以新饲玉13号和18号较高.焉耆种植的玉米中新饲玉13号的籽实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18号(P<0.01);秸秆产量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以新饲玉13号和18号较高.[结论]通过2个地区6个玉米品种的综合比较表明,以新饲玉13号和18号作为饲用或籽实品种较好,新饲玉11号作为饲用品种次之.  相似文献   
525.
研究旨在构建特异性靶向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融合DNA疫苗,探讨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试验用重组技术构建了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胞外区(CTLA-4125)与犬细小病毒VP2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域(VP2228)融合表达质粒pVAX1-CTLA-4125-VP2228,同时构建了不含CTLA-4125的pVAX1-VP2228,体外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表达产物;将pVAX1-CTLA-4125-VP2228、pVAX1-VP2228分别免疫小鼠,免疫后进行抗体水平测定和抗体亚型分析;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ELISA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γ-干扰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VAX1-CTLA-4125-VP2228和pVAX1-VP2228,并能在COS-7细胞中正确表达;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VAX1-CTLA-4125-VP2228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VAX1-VP2228免疫组(P<0.05);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显示pVAX1-CTLA-4125-VP2228免疫组的刺激指数显著高于pVAX1-VP2228免疫组(P<0.05);γ-干扰素表达水平测定显示pVAX1-CTLA-4125-VP2228免疫组极显著高于pVAX1-VP2228免疫组(P<0.01)。结果表明,CTLA-4125-VP2228融合DNA能有效增强动物对VP2228抗原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融合DNA疫苗特异性的靶向递呈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6.
新型改良剂对苏打碱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型土壤改良剂对碱土快速改良的效果,筛选出田间应用最佳的改良剂用量,采用田间试验与土柱淋溶模拟相结合方法,设A_0(不加改良剂)、A_1(改良剂5 t·hm~(-2))、A_2(改良剂7.5 t·hm~(-2))、A_3(改良剂15t·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用量改良剂对盐碱土pH值、水溶性盐总量、碱化度、土壤养分变化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_0处理相比,用新型改良剂处理均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pH值、水溶性盐总量和Na+含量(P0.05),且随改良剂用量增加,呈现降低趋势。田间试验中施用改良剂的土壤碱化度由34.55%(A0)下降至18.20%(A_3)(P0.05),同时降低了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含量(P0.05)。经改良后,水稻空瘪率显著降低(P0.05),水稻的有效分蘖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P0.05),其中,A_2处理水稻增产近三倍(290.8%)。综合改良效果与产投比,改良剂适宜施用量为7.5 t·hm~(-2)。  相似文献   
527.
[目的]筛选适合四川省广元市生态条件的优良烤烟品种。[方法]以近年在广元市表现较好的3个烤烟新品种云烟105、NC71、NC297和1个对照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全市设置3个示范点,每个品种示范面积4 hm2。调查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病虫害情况等内容。[结果]云烟105和NC71与对照云烟87相比病虫害发生情况较重,原烟外观质量较差,产量和产值较低,水溶性总糖含量较低,钾含量较高,评吸得分较低。与对照云烟87相比,NC297株高较低,腰叶叶面积较大,还原糖含量和总植物碱含量较低,钾含量较高。[结论]NC297病虫害发生率和指数较低,评吸结果较好,可在广元市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528.
为提高川北烟区烤烟的产质量,采用不同氮肥形态及基追肥比例,研究氮肥运筹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基追肥比例为7∶3处理的烟叶产量及产值均最高;不同基追肥比例,上中等烟叶比例顺序为50%铵态氮+50%硝态氮100%硝态氮100%铵态氮;随铵态氮肥用量减少,烟叶水溶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钾和氯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烤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等因素,优质适产烤烟最佳施肥方式为50%铵态氮+50%硝态氮,基追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529.
利用56个微卫星标记对河南省地方野生小鼠与4个实验室小鼠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出23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4.107个,其中D4Mit9位点最多,为8个,D8Mit154、D7Mit8、D6Mit77、D17Mit244、D18Mit119位点最少,均为2个;野生小鼠基因位点平均纯合率为68.98%,除KM小鼠以外,其余实验室小鼠品系所有检测位点均为纯合;野生小鼠与PWK小鼠的平均多态性为0.657 0,与BALB/c小鼠的平均多态性为0.855 8,与B6小鼠的平均多态性为0.919 7,与KM小鼠的平均多态性为0.837 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小鼠与PWK小鼠遗传距离最近。野生小鼠与实验室常用品系小鼠相比多态性较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育种价值,对丰富实验小鼠基因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0.
冀中地区桃树养分投入、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于2016年秋~2018年秋对冀中地区60个桃园进行跟踪监测,记录养分投入、测定土壤养分及桃树果实产量,分析桃树果实产量与养分投入及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冀中地区桃园年度养分投入总量平均值氮素(N)在680~1053 kg hm~(-2),磷素(P_2O_5)2在77~925 kg hm~(-2),钾素(K_2O)在358~718 kg hm~(-2),其中以化肥养分为主;各桃园养分投入量存在极大差异,如氮养分投入总量高的超过2000 kg hm~(-2),而低的则仅有115 kg hm~(-2)。与果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相比,2017年春季和秋季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微量元素含量处于丰富水平。与合理施肥量相比,冀中地区绝大多数桃园处于过量施肥水平;在目前养分供应范围内,桃树果实产量、株果数和种植密度与养分投入、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但单果重与其均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冀中地区桃园应加强科学施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适量降低氮磷钾投入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调整养分投入比例,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