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沙棘叶片组织解剖构造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2005年对沙棘的4个种类,不同立地条件的沙棘叶片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沙棘叶片组织结构差异很大,并与其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不同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值)有较大的差异,CTR值越大,其抗旱性越强,一般中国沙棘的CTR值大于俄罗斯沙棘;同一种类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其CTR值也有明显差异,在干旱立地条件下,其叶片的CTR值增大。  相似文献   
102.
内蒙古半干旱区臭柏冠层凝结水的形成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凝结水对臭柏的作用,采用人造凝结面法、离体枝条法和盆栽封袋法,分析了在干旱季节臭柏冠层凝结水的形成和作用.结果表明,臭柏冠层凝结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100、50、150和5cm,其中100cm处凝结时间最长,能够代表冠层拦截凝结水的能力,该处凝结水的发生分为3个阶段,即发生前期(14:00~22:00)、发生时段(22:00至次日8:00)和蒸发时段(8:00~14:00).人造凝结面和离体枝条凝结水拦截量都与凝结持续时间呈线性正相关.高密度栽植的臭柏冠层可以不间断地向土壤方向输入水汽.通过盆栽封袋法证明凝结水对臭柏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臭柏细枝叶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原料破碎程度、蒸馏时间、加水量、NaCl质量分数和浸泡时间对臭柏细枝叶精油出油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臭柏细枝叶精油的提取工艺。[结果]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700 ml水,2%NaCl,水蒸气蒸馏3 h,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效果较好。蒸馏时间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加水量,最后是NaCl质量分数 粉碎并浸泡一定时间臭柏细枝叶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2 h的浸泡时间为宜。[结论]为臭柏的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基础,对于开发和充分利用这一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年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Sabina vulgaris)种群为研究对象,按水分、地形等立地条件变化,将臭柏种群划分为滩地、沙丘底部、沙丘坡面和沙丘顶部4种生境类型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运用WinDENDRO~(TM)年轮分析系统确定种群个体年龄,建立幼龄个体和成过熟个体的地径与年龄的回归方程,用以推算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年龄。结果表明:滩地和沙丘底部生境下的臭柏种群10年以下幼龄植株占94%以上,其年龄结构图表现为金字塔型,属扩展种群;沙丘坡面生境下的臭柏种群以21~30年中龄植株为主,年龄结构表现为圆锥型,属稳定种群;沙丘顶部生境下的臭柏种群以51~60年成熟或老龄植株为主,年龄结构表现为倒金字塔型,属衰退种群。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根瘤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沙棘的生态效能,揭示其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与规律性,2003~2006年对沙棘的4个种类,不同立地条件的沙棘根瘤结构采用根瘤切片法,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下的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的根瘤形态解剖结构差异很大,中国沙棘的皮层厚度比俄罗斯沙棘相对要厚,维管束直径大,维管束内细胞、维管束外细胞均小,泡囊及泡囊密度均大,这与其原产地域密切相关;同一种类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山地、滩地、人工林的中国沙棘根瘤组织结构各部分也有明显差异,人工林中国沙棘皮层厚度比滩地及山地的中国沙棘皮层厚度要厚、维管束直径也大,随着立地条件不同的人工林、滩地及山地的土壤水分逐渐减少、土壤肥力逐渐减弱,维管束内细胞、维管束外细胞明显变小,泡囊大小、泡囊密度则为山地最大、且数量最多。中国沙棘根瘤解剖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中国沙棘根瘤结构适应其严酷的立地条件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毛乌素沙地凝结水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02年5~10月间运用直接称重法对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 vulgaris Ant.)群落林间空地的0-1.5cm表层土壤凝结水连续观测资料,分析讨论了凝结水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凝结水形成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内各月均有凝结水发生,并且可从午后持续至翌日清晨,但各月间凝结水量和凝结持续时间有所不同。5月份凝结水持续时间最短,凝结水量也最少;而9月份凝结水持续时间最长,凝结水量也最多。影响毛乌素沙地凝结水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风速、大气相对湿度、气-地温差及其相互作用。其中,风速与凝结量间存在较高相关性,而气温能否趋近或降至露点产生土壤凝结水是决定夜间水分凝结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在调查、分析毛乌素沙地泥炭分布、储量及其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栽培试验,并论证了在当地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及经济效益。毛乌素沙地的丘间低地广泛分布有泥炭,埋深在50~150cm,其储量约在300万吨,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泥炭的纤维含量在42.2-86.7%,其发热量在1142-2397卡/公斤。特别是泥炭具有重要的保水性质,可作为保水剂利用。以毛乌素沙地为例,施用泥炭后,10多种供试植物在停灌60-100天的条件下,仍然可维持正常的生长,而对照区在停灌30天左右就枯死。  相似文献   
108.
额济纳荒漠绿洲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济纳荒漠绿洲生态环境的变迁经历了一个复杂且漫长的时期,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进程和人工绿洲建设的过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荒漠河岸林植被退化、水质恶化等情况严重。本文通过对绿洲水资源、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的系统分析,以“以水定地”、“水土平衡”的生态考核原则对绿洲环境容量进行评价。并对绿洲开发利用作了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额济纳荒源绿洲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经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9.
三种沙拐枣种子休眠原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三种沙拐枣种子的休眠原因进行了分析。它们的种子休眠率均高于95%,休眠程度很深。种子活力高达93%左右,它不是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种子(或果实)在室温下清水浸泡24h后均能吸水膨胀,其形态构造有利于吸水和气体(O2)交换,本身不存在环境休眠。通过生物鉴定发现,引起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是果皮和种子内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  相似文献   
110.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新梢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对野外定株测定,分析了天然臭柏群落的生长过程,生长规律,物候特点,并讨论了降水,土壤含水率对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臭柏新梢在4月中旬开始萌动,5~7月进入生长盛期,之后新梢生长速度下降,直到10月生长停止,生长期内仅形成一个生长高峰,臭柏群落的扩大以匍匐枝延长为主,匍匐枝的生长速度约为直立枝的3~4倍,不同坡向中以东坡生长量最大,南坡生长量最小,且各坡向的生长量均较丘间地小,土壤含水量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