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152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129篇
  133篇
综合类   850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496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2.
为了克服传统杀虫剂防治水体中白纹伊蚊幼虫的局限性,解决引诱蚊虫产卵以集中防治的问题,本试验通过物理包埋的方法制备一种具有杀灭与引诱白纹伊蚊作用的复合型固体缓释剂。以多杀菌素作为模型药物,碳酸铵作为诱卵剂,十六醇与聚乙二醇作为药物结合载体,通过高温搅拌混合的方法构建成骨架层-缓释层的复合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多杀菌素缓释剂的缓释效果;用幼虫浸渍法对缓释剂快速与长效灭蚊效果进行测定;用诱蚊诱卵试验测试缓释剂诱卵效果。结果显示,缓释剂中多杀菌素9 d平均释放率为14.54%,与纯多杀菌素释放相比有良好的缓释效果(P<0.01);不同剂量缓释剂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力效果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缓释剂1个月长效测试灭蚊效果显著优于纯多杀菌素(P<0.05),引诱剂对白纹伊蚊的平均诱卵率为83.71%,产卵活跃指数为0.68,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诱卵作用(P<0.01)。因此,本试验制备的复合型多杀菌素固体缓释剂对药物有长效缓释的效果,对白纹伊蚊表现出良好的杀灭与引诱作用,可作为新型防蚊制剂。  相似文献   
73.
为准确评价斜螺钉连接钢 木节点的剪切性能,探明其受力机理,以云杉胶合木、钢板和自攻螺钉作为研究材料,测试不同荷载方向与受力情况下斜螺钉连接节点的承载性能,将试验数据与国外规范中的计算模型进行对比,提高了侧边钢板 胶合木(钢 木)斜螺钉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自攻螺钉与剪切面之间的角度变化对其在钢 木节点承受剪 压复合应力的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当偏转为剪 拉复合应力时,节点承载力明显增大,并在30°~45°获得最大值;剪 压复合应力时,现行EC5公式计算剪 压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非常不安全;EC5的刚度预测结果在剪 压复合应力区和垂直剪切面钉入时,与试验值吻合度很高,但对剪 拉区节点的滑移模量没有预测性;将Tomasi模型应用于斜螺钉连接钢 木节点滑移模量理论计算时,在45°~90°时与试验值吻合度极高。单颗自攻螺钉的抗拔刚度计算节点滑移模量的方法极为有效,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毛白杨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它生长速度快、材质好、树型美观,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城市绿化、公路行道树及平原地带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各地多采用埋条或嫁接等方法在苗圃集中繁殖,一般毛白杨需在苗圃中生长2—5年,因此苗木经济价值较高。毛白杨在苗圃中密集种植和良好的肥水条件下,  相似文献   
75.
寄生蜂成虫能否找到并寄生足够的寄主,是实现其最大生殖力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1],该因素与寿命直接相关,故寿命在进化中受到较大的自然选择压力,从而成为寄生蜂重要的适应性特征之一[2];在害虫生物防治实践中,寿命是决定寄生蜂控制寄主害虫能力的重要参数,是常用的评价天敌  相似文献   
76.
富硒女贞子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富硒女贞子及女贞子中提取粗多糖,探讨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9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富硒女贞子粗多糖组、普通女贞子粗多糖组。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试验组小鼠灌服粗多糖液,灌服2次,每次连续5 d。2次灌胃的第3天注射卵清蛋白,二免后测定胸腺脾脏指数;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2、IL-4、IFN-γ生成水平及相应抗体生成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显著提高;IL-2、IL-4、IFN-γ生成水平明显提高,其中IFN-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特异性卵清抗体生成影响不大。这表明富硒女贞子粗多糖较普通女贞子粗多糖能更好地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作用方面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7.
自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行规模化养殖,而美国很早就开发蚯蚓作为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使用,之后有些国家也在陆续的开发利用蚯蚓资源,尤其是日本,它是目前世界上蚯蚓消费最大的国家之一。近些年,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因此开发新的蛋白质饲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1蚯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蚯蚓别名地龙,在农村大多数人称曲蟮。它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刚类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是杂  相似文献   
7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分离自山东某养殖场的疑似病例,并对典型的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进行放线杆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到5株细菌为多形态、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上述5株菌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文内介绍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情况以及药敏实验结果,为生产优质猪肉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9.
为改善鸡毛菜连作障碍,研究了施用猪粪对连作鸡毛菜株高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2个处理:连续四茬施用化肥种植鸡毛菜及连续四茬施用猪粪(水沤法施用-全肥土制作)种植鸡毛菜。结果表明,施用化肥连茬种植鸡毛菜,在第三茬时株高显著下降,第二茬时单株鲜重显著下降,鸡毛菜产量随种植茬数的增加而减少,四茬种植时鸡毛菜产量仅为首茬种植的74.90%。与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猪粪连茬种植鸡毛菜仅首茬鸡毛菜株高、单株鲜重及产量略低,但之后茬口均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处理。合理施用猪粪替代化肥,可改善鸡毛菜连作障碍,保证鸡毛菜株高、单株鲜重及维持产量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究绒山羊毛乳头细胞标记基因,优化毛乳头细胞体外鉴定的方法,为研究绒山羊毛囊发生发育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 运用Seurat单细胞分析法分析陕北白绒山羊胚胎期60、90、120 d皮肤组织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原始数据经质控、过滤、标准化后,采用UMAP方法进行数据降维与聚类分析。通过对比已报道的毛囊相关标记基因,获得完整绒山羊毛囊细胞类群谱系信息。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利用免疫荧光试验鉴定标记蛋白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进一步筛选毛乳头区域特异性表达蛋白。体视镜下机械分离完整绒山羊毛囊,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绒山羊毛乳头区域并在体外培养至细胞分离,最终通过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待毛乳头细胞纯度较高时,利用免疫荧光试验验证候选标记蛋白在分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单细胞水平分析了绒山羊毛囊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细胞转录信息,成功获得绒山羊皮肤中的17个主要细胞类群信息,鉴定出包括真皮细胞谱系、表皮细胞谱系、毛乳头细胞、毛干细胞、内根鞘细胞等绒山羊皮肤结构关键细胞类群,以及周皮细胞、巨噬细胞、肌肉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类群。筛选获得毛乳头细胞特异性基因427个,包括SOX2、FGF7、APOD、BMP3、HHIP、HEY2SPON1等,这些基因在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丰度远高于其他细胞类型,被认为是毛乳头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组织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明SOX2、FGF7与APOD等蛋白在绒山羊毛乳头区域内特异性表达,可用于皮肤组织中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的定位。此外,本研究在成功分离单根绒山羊次级毛囊的基础上,实现了绒山羊毛乳头区域的贴壁培养,成功观测到大量细胞从毛乳头区域逐步迁移分离的过程。细胞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SOX2、FGF7与APOD均在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中表达,且SOX2阳性细胞约占毛乳头细胞总量的76%左右,而FGF7和APOD阳性细胞则占98%以上。结合绒山羊皮肤组织免疫荧光定位结果,SOX2、FGF7与APOD等标记可用于鉴定体外分离培养的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结论】 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描述了绒山羊主要皮肤细胞的转录组信息,筛选出毛乳头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经免疫荧光试验证实,单细胞测序鉴定标记基因的方法简单高效,且具备较高准确率。筛选的SOX2、FGF7APOD不仅为绒山羊毛乳头细胞体内定位提供了有效的标记,而且为多标记鉴定毛乳头细胞提供可能,更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