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就转基因技术在蔬菜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和抗逆性育种以及人为创造雄性不育和提高耐贮性、提高产量、延迟成熟、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转基因技术在中国蔬菜育种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生姜试管苗无土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生姜长期采用老熟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容易导致种性的退化,通过生姜的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脱毒脱菌而且可以快速繁殖,有效解决生姜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对移栽于不同基质的生姜试管苗生理指标的测定,找出最适的移栽基质,从而为完善生姜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姜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中,用HgC12(0.1%)消毒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10min;生姜试管苗最适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1:1的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13.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ARC1和上游因子SRK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以甘蓝E1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扩增ARC1的编码序列, 构建ARC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a-ARC1,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通过SDS-PAGE检测该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共沉淀原理及pET43.1a-ARC1融合蛋白序列中的6×His标签与Ni+结合的特点建立了体外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并用该方法对ARC1与SRK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体外ARC1能与SRK相互作用并形成复合体,这为深入分析ARC1与SRK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探讨ARC1与下游传导元件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浅析芸薹属作物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及调控途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芸薹属作物分子标记研究人手,综述芸薹属作物抽薹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在整个芸薹属中通过其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共线性,从相关基因群的遗传演变角度对相关基因进行统一性研究还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弱光胁迫下植物为了能够在逆境中正常生长,其光合特性会发生改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弱光逆境对蔬菜作物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光合酶、叶片结构等光合特性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对目前研究中的局限及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志敏  林青  王松禄  徐绍辉 《土壤》2015,47(3):496-502
以青岛市大沽河下游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深度土壤和地下水中NO3–-N在一个轮作周期内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灌溉量对土壤-地下水系统中NO3–-N时空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土壤水动力学和溶质运移理论对土壤中NO3–-N运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小麦季施氮(N)量达到380 kg/hm2,玉米季施氮量达到290 kg/hm2时,季末剖面深度130~160 cm土壤NO3–-N含量超过10 mg/kg;由地下水NO3–-N月累计量估算模型得出,NO3–-N在6月和8月向浅部地下水的淋失量最大,分别为7.20、7.67 mg/L。  相似文献   
17.
小麦籽粒生长期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小麦籽粒生长期热效应结果表明,小麦开花后热胁迫降低同化源供应,影响库性能,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不同热胁迫形式和不同热胁迫时期对籽粒生长的影响不同。中等高温(25~32℃)下籽粒灌浆持续期缩短,籽粒重下降;极端高温(33~40℃)下籽粒灌浆速率的降低和籽粒灌浆持续期的缩短相伴发生,最终籽粒重明显降低。非叶器官具有较高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等C4途径酶活性,其光合耐热性高于叶片。籽粒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对高温胁迫极为敏感,该酶活性的降低是热胁迫下粒重下降的重要机制。发挥非叶器官C4光合活性,增强籽粒SSS耐热性是热胁迫下稳定粒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50%乙醇为溶剂,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剂pH值及不同料液比几个方面对红叶芥色素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叶芥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值在3到4的范围内、提取温度60℃、时间0.5 h、料液比l∶30。  相似文献   
19.
麦田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石麦15为材料,利用田间定位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春季不灌水W0;春季灌拔节水75mm,W1;春季灌起身水、孕穗水和灌浆水共225mm,W3)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等在0-200cm土层的垂直分布、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春季灌水量减少,冬小麦生育中、后期0-80cm土层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80cm以下土层的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增加的趋势;0-40cm土层的脲酶活性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40-120cm土层呈现增强的趋势。籽粒产量以W3W1W0,最终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则以W1处理最高。冬小麦春季适当亏缺灌溉使生长中、后期深土层的土壤酶活性增强,部分地补偿了因浅层土壤酶活性下降所导致的养分供应不足,这可能是实现节水高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黄萎病,根线虫病,俗称火龙秧.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及内蒙古东部等省区.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绿豆、野豌豆、小豆、毛叶野豌豆等豆科作物以及三叶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胡枝子、苍耳等.一般减产15%~30%,个别发病地块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