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多年来,大同市农机部门认真探索和实践,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示范基地为依托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模式,促进了雁门关畜牧经济区建没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大同市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28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府菜篮子办公室购买的12台农药残留检测仪,全部到货并已陆续发放到城区重点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水晶姜石榴是山西省临猗县临晋镇的历史名特产。因其个特大、色鲜红、粒大籽软、晶莹多汁、味醇浓,品质极佳.食之爽口,耐人回味而著名,在临猗已有五百余年栽培历史。1993年在全国农产品展销会和广交会上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1996年又获山西省名特优展评会和北京国际水果展览会两项金奖,近年来,人们凭借历史名产之优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迄今栽培面积已超过1500公顷,产量达3万吨。  相似文献   
14.
枣缩果病俗称“束腰病”。近年来随着秋季降雨量的增多,在我县枣区大发生。枣果受害后,未熟即脱落,不能食用。发病轻者20%~30%枣果脱落,严重者全树枣果落光,病果铺地,惨不忍睹,已成为我县枣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掌握此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笔者从2003年以来,对此病进行观察和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急需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概述了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莱州市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采用“需求调研+集中技能培训+经营管理培训+跟踪服务”的培育模式,并针对完善培育模式提出建议,旨在为后续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临猗县位于山西南部地区,苹果栽培面积已超过4.6万hm2,其中红富士苹果3.5万hm2,多集中在峨嵋岭旱塬区的10个乡镇(约占红富士栽培面积的2/3).1996年以来,北方地区每年春夏大旱,秋分以后降雨量才逐渐增多,临近采收期遇雨,果面即发生裂纹,对红富士苹果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自2000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管理技术上探索,试图总结出一套避免果面裂纹的旱塬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经过数年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二期项目区位于宁夏固原市茹河流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多沙粗沙区,是黄河水土保持重点支流治理项目之一。项目建设依托其特殊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资源配置为突破口,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区富士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直接影响叶片的光合效能,导致树势早衰,塑膜套袋果日灼严重,对花芽分化、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甚大,已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化学防治效果较差,即使多氧霉素和扑海因也难以奏效。根据中国果树研究所王金友提出的“落叶上的病斑,在苹果展叶期至6月中旬皆可形成病菌孢子……10~25天嫩叶发病最高”。1999年开始,我们试图以壮树和减少病原入手,适期配合化学防治,探索斑点落叶病综合防治途径。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一、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设在黄灌区的临晋镇临晋村,面积25…  相似文献   
19.
苹果小卷叶蛾对套塑膜袋苹果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苹果套塑膜袋栽培在我县已基本普及,由于管理不当,苹果小卷叶蛾钻入塑膜袋内为害果实的现象严重,已成为塑膜套袋苹果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构树扶贫工程需求,结合国家石漠化治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构树生态产业对修复石漠化生态环境与贫困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石漠化地区开发利用构树资源的价值,提出了"构树+猪+沼气+有机肥"的构树生态产业扶贫模式,简要分析了该模式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构建"构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集成构树生态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可实现构树生态产业扶贫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推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