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95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80篇
  106篇
综合类   703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61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等优点,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羊和兔皮下脓肿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通过对羊皮下脓肿组织样本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抗菌肽抑菌活性检测,同时建立试验兔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脓肿模型,使用抗菌肽进行防治,最后在羊场开展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试验。结果发现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 900μg/mL,抑菌圈直径达到40 mm,抗菌效价U=1.3×107。试验兔防治试验发现,预防组:预防性饲喂抗菌肽能避免金黄色葡萄球菌皮下脓肿病的发生;治疗组:饲喂抗菌肽可使致病后的试验兔14 d内康复。抗菌肽防治羊皮下脓肿病发现,预防试验:预防组发病率为0.6%(n=834),而对照组发病率为12.4%(n=780);治疗试验:发病后采用抗菌肽结合简单外科手术治疗,14 d内治愈率达95.5%(n=110),3个月内复发率为0,而未用抗菌肽,仅采用简单外科手术治疗,14 d内治愈率为36.4%(n=110),3个月内复发率为77.3%(n=110)。说明抗菌肽具有较好的防治羊皮下脓肿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J-50拖拉机振动及乘坐舒适性评价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林兰华 《林业科学》1998,34(4):104-108
J50拖拉机是林区木材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机械,但该机的剧烈振动直接影响操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影响到该机的使用寿命。本文首先论述了近几年来我国对J50拖拉机的振动和乘坐舒适性评价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次,对今后J50拖拉机的振动和乘坐舒适性评价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1)该机振动的研究可以简化成4个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2)可使用电子计算机对该机减振进行研究,对整机进行模态参数识别;(3)研究拖拉机的主要振源,即发动机,对它采取减振措施,利用优化设计方法选择减振器参数;(4)对于驾驶室也可以采取减振措施和研制适合林区工作环境特点的减振座椅。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将会大大降低该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33.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选择对栀子黄色素吸附效果较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然后通过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上样流速、上样浓度、洗脱剂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LSA-10大孔吸附树脂能高效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分离纯化条件为:上样液体积与树脂质量的比值为5∶1(mL∶g),上样流速为6mL/min,上样浓度为7mg/mL,先用水洗脱杂质和部分的栀子苷,再用浓度为20%乙醇洗脱栀子苷,最后用浓度为80%的乙醇洗脱栀子黄色素。在此条件下,得到色价为337.5,OD值为0.37的栀子黄色素产品。LSA-10大孔吸附树脂适合于高效分离纯化栀子黄色素。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不同立地及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影响,在浙江庆元林场3个林区分别开展了不同间伐强度(10%~15%、16%~30%、31%~40%)对杉木(隆宫林区杉木19年生,卢峰和白领头两个林区20年生)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隆宫和卢峰林区胸径、单株材积都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3个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胸径平均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平均连年生长量都要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而16%~30%和31%~40%间伐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同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树高平均连年生长量差异都不显著,3个林区31%~40%间伐强度的平均林分蓄积都较小,隆宫和白领头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卢峰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本研究通过综合林分因子分析得出隆宫和白领头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16%~30%,而卢峰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为31%~40%。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主要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水稻鞘腐病发生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连续10年进行定点调查,收集水稻鞘腐病发生时期的气象因子及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水稻鞘腐病病情指数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月份的平均温度是对水稻鞘腐病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其次为8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和9月份的平均日照时数。试验结果为适期施药防治水稻鞘腐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选取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遗传背景花生材料,对其进行性状统计和发芽实验,以期找到花生发芽产量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创制更适宜花生芽产业化的材料提供参考。选取普通、红色、黑色和白色4种种皮颜色的材料127份,材料来自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5个地区,种植后考种测定其百仁重、植株高度、单株生产力,并在植物工厂里发芽,比较发芽8天后花生芽的芽长、芽重系数等,并计算产出系数。结果表明,127份花生材料芽长差异显著,极值之间相差7.75 cm,芽长在12~13 cm之间的材料最多,占总数的26.77%;花生芽的芽重系数极值相差7.85倍,差异显著,平均芽重系数4.62。产出系数最高的为YY40号普通色花生,产出系数达到8.24。产出系数在7以上的均为产量性状比值大于1的材料,占总数的4.72%。颜色和产区对花生芽产出系数的影响不显著。随着花生百仁重增大,花生芽的产出系数逐渐降低,但不同遗传背景的花生芽重系数与产出系数差异很大,百仁重高的花生中依然有芽重系数与产出系数较高的材料,而百仁重低的花生中依然有芽重系数与产出系数较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37.
不同种植年限砂田水盐变化与砂田退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砂田的土砂比、土壤的水分与盐分含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速了砂田的退化。对不同种植年限的砂田水盐变化及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砂田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提高了砂田的土砂比,砂田的保水、蓄水、抑蒸发、抑盐作用相对减弱,砂田的水盐变化与种植年限、砾石覆盖度、砂砾粒径、砂砾所处土壤表面的位置及地下水位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砂田的退化。  相似文献   
38.
七叶树开发及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叶树是世界著名的珍稀观赏树种,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在多年调查研究和育苗培育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从育苗到大苗培育行之有效的技术,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9.
四川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蒲江、资中、营山、雅安、纳溪等5个鉴定病圃,对120个四川水稻主栽品种及新育成组合进行了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叶瘟没有表现抗的(0~3级)组合,表现中抗的(4~5级)有30个(如岗优94~11、川香优6号、川优425、内香8518等);颈瘟出现9级的有79个,占参试组合的65.83%,出现7级的28个,占参试组合的23.33%,出现5级的13个,占参试组合的10.83%,所有参试组合在5个鉴定点颈瘟没有同时出现中抗以上(0~3级)的品种.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毒力频率范围为14.39%~76.26%,各品种毒力频率平均值为54.9l%。稻曲病鉴定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病穗率范围在0~75.93%,病情指教范围在0~52.67,中抗以上(0~3级)的品种有内香优3号、Ⅱ优718、金优527等13个,占10.83%,Ⅱ优725病指最高,感病到高感(7~9级)的组合占65.00%,中感到高感的组合占89.17%。本研究对四川水稻品种布局和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凡纳滨对虾幼虾时期,主要食物种类组成存在一个转化时期.以碳稳定同位素做示踪元素对幼虾食物组成中浮游生物和配合饲料比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高位池对虾养殖早期其食物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浮游生物和配合饲料的碳同位素值分别为-20.03(±0.51)‰、-22.54(±0.62)‰.对虾虾苗在高位池内养殖第1、10、17、24、30、37 d时,肌肉的碳同位素值分别为-19.23(±0.25)‰、-19.01(±0.22)‰、-19.25(±1.06)‰、-19.45(±0.92)‰、-20.12(±0.07)‰、-20.04(±0.10)‰.浮游生物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分别为67.7(±0.10)%、77.0(±0.10)%、67.0(±0.42)%、68.0(±0.24)%、51.7(±0.32)%、36.0(±0.10)%;配合饲料所占比例为32.3(±0.10)%、23.0(±0.10)%、33.0(±0.42)%、32.0(±0.24)%、48.3(±0.32)%、64.0(±0.10)%.浮游生物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与体长和体重间的关系方程分别为y=-0.19x2+3.47x+55.05 (R2=0.94)、y=-0.0007x2-0.12x+71.88 (R2=0.94),配合饲料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与体长和体重间的关系方程分别为y=0.19x2-3.47x+44.95(R2=0.94)、y=0.0007x2+0.12x+28.12 (R2=0.94).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体长19.44(±3.63)~23.20(±0.10) mm和体重105.07(±5.39)~160.49(±0.10) mg范围时,食性发生转化,其主要食物组成由以浮游生物饵料为主转向以配合饲料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