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养分管理直接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理过程,进而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适当的养分供给能够促使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产量。土壤养分的管理还对作物的品质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养分含量和比例的土壤对作物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等品质特征产生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合理的土壤养分管理策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NH4HCO3和NH4H2PO4的混合干燥试验,同时结合生产,较全面地分析NH4HCO3在尿基复合肥造粒中所起的作用,为复合肥生产企业提高产量和质量、调整生产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为筛选出高效降解食用菌废弃菌渣的复合菌系,有效促进菌渣的降解速率,明确复合菌系主要功能菌株最佳发酵环境。利用富集培养、限性继代培养和低温逐代驯化技术对205份采集的菌源材料进行筛选,通过对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选取最佳菌源提取物料。同时采用划线分离培养,分离主要功能菌株,对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205份菌源提取物质中分离纯化的1个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材料,发现该菌属于曲霉属,产酶较高的主菌株是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对该菌株的产酶环境优化发现,产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的最优环境是菌渣35 g·L-1、硫酸铵3.5 g·L-1、吐温-80为1.4 mL·L-1、KH2PO4 1.0 g·L-1、MgSO4·7H2O 1.0 g·L-1、NaCl 0.5 g·L-1、FeSO4·7H2O...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提高黑木耳废弃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针对黑木耳废弃菌渣堆肥过程中的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研究,以堆肥物料组配方式及接种腐熟菌剂种类为变化因子,设置不同物料组配的堆肥处理,跟踪调查堆肥过程中的温度、GI、pH、养分、C/N等技术指标,明确不同外源物质添加下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以期评价不同处理对堆体无害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F和B温度提升速率最快,均在第4天达到50℃以上,较A、D、E处理提前2 d;高温持续时间也以F处理最长,C、E处理次之。各处理菌渣堆肥发酵时,堆肥物料有碱化的趋势,处理D、E和F的外源物质添加可以抑制碱化趋势;处理F的外源物质添加对于菌渣堆肥有机质提升有促进作用;调控助剂的添加及复合菌剂的倍量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后期总氮、磷、钾含量,与处理A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外源物质添加均降低了碱解氮含量,提高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上,不同处理对黑木耳菌渣养分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纯菌渣处理物料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率明显较其它处理低,通过添加助剂及复合菌剂可以显著提高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效率和堆肥质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黑木耳菌渣无害化处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