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8篇
  25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羊毛绒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福海县阿勒泰羊毛绒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阿勒泰羊毛绒含绒率高,并且在细度、长度、色度等方面均比较优良,应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对今后阿勒泰羊育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对三门峡市果品、蔬菜、食用菌、花椒、中药材等产业的生产现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及建议,对三门峡市农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t\t\t\t\t目的\t\t\t\t\t了解芦笋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与调控模式,本研究基于绿芦笋品种格尔夫转录组,阐明芦笋类黄酮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及调控模式。\t\t\t\t\t\t\t\t\t\t\t\t\t方法\t\t\t\t\t基于模式植物中已阐明的黄酮和花色苷的合成途径与调控,利用绿芦笋品种格尔夫自交产生的雄(M)、雌(F)后代进行RNA测序及总黄酮和芸香苷的含量分析。\t\t\t\t\t\t\t\t\t\t\t\t\t结果\t\t\t\t\t商品笋时期,总黄酮和芸香苷含量是雄株大于雌株,并且检测到芸香苷和矢车菊苷合成途径共15个催化步骤的酶及33个同工酶基因,43个调控基因。\t\t\t\t\t\t\t\t\t\t\t\t\t结论\t\t\t\t\t预测AoCA4H1AoANS1AoCHI1为绿芦笋中类黄酮合成的重要基因,AobHLH32AoMYB3AoMYB10,AoMYB11;AoWD 7等基因为重要的调控相关基因。该研究阐明了雌雄芦笋间类黄酮差异的调控机理,为绿芦笋全雄育种的优势、类黄酮含量的分子改良等提供基础。\t\t\t\t\t\t\t\t\t  相似文献   
104.
研究利用自制趋光装置在室内测定了西花蓟马成虫对不同波长单色光(253~700 nm)的趋光行为反应,筛选出敏感波长的光,并制定相应的粘虫板进行田间诱集效果研究,为开发和生产防治西花蓟马的诱虫灯和粘虫板提供合理依据.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不同波长单色光均有趋性,无负趋光性,其对黄色光(570.5 nm)和蓝色光(468.5...  相似文献   
105.
湖南省稻田典型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菜-双季稻、冬闲-双季稻、油菜-一季晚稻和冬闲-一季中稻4种湖南省稻田的典型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农业生态学中价值流的观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油菜-双季稻为最优种植模式。同时从净产值、生产成本和物质费用方面对4种模式的经济效益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油菜-双季稻模式的生产成本和物质费用构成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考察生附子醇提物的经口急性毒性。[方法]以70%为溶媒,用索氏提取法制备附子浸提物,经预试验获得正式试验最大给药剂量,设计7个剂量组,组间距1.7倍,给昆明系小鼠灌胃给药一次,剂量为0.04ml(/g·BW),观察7d,用改良寇氏法公式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限。[结果]附子醇提物给小鼠经口LD50为230.12mg(/kg·BW),LD50的95%可信限为80.39~658.57mg(/kg·BW)。[结论]生附子醇提物可快速引起小鼠出现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07.
对鸵鸟蛋的蛋形指数、蛋重、初生重、雏鸵鸟生长情况等多项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蛋形指数在0.81~0.89范围内,蛋重在1301~1700 g范围内鸵鸟蛋的孵化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②鸵鸟初生重(Y)与蛋形指数(X1)、蛋重(X2)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03(P<0.05)、0.7567(P<0.01),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105.589 109.166X1 0.606X2(n=250,R=0.8265,P<0.01);③4周龄体重(Y)与蛋重(X1)、出生重(X2)、1周龄体重(X3)、2周龄体重(X4)、3周龄体重(X5)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520、0.4460、0.6994、0.8284、0.8311,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736.278 0.180X1-0.311X2-0.057X3 0.164X4 0.991X5(n=42,R=0.8734,P<0.01);④孵化过程中的失水率与蛋重呈不显著性负相关(P>0.01),说明孵化过程中的失水率对蛋重没有直接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得出最佳失水率,第一次照蛋时失水率为5.95%±1.83%,第二次照蛋时失水率为3.82%±1.26%,第三次照蛋时失水率为3.56%±1.17%,落盘时失水率为1.71%±0.71%,全期总失水率为14.01%±3.61%时,其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8.
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对柑橘青霉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起柑橘采后青霉病的意大利青霉(Penicilium italicum)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测定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对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对意大利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当碳酸铵和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2%和0.36%时,2种铵盐均可以完全抑制意大利青霉的孢子萌发;当2种铵盐溶液分别经过4~100℃范围内的不同温度处理一定时间后,仍能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在中性及偏碱性的环境中有利于抑菌活性的发挥。接种和自然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80%的碳酸铵和碳酸氢铵溶液可以显著降低接种意大利青霉的柑橘果实和自然贮藏条件下柑橘果实青霉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揭示苜蓿轮枝菌Verticillium alfalfae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理,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对菌株Ms198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同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Agrobactirium tumfacience-mediated transformant,ATMT)将带有潮霉素(Hygromycin,Hyg)抗性标记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报告基因的双元载体转入苜蓿轮枝菌的分生孢子,获得147株阳性转化子,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对挑取的15株阳性转化子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粗毒素分泌量和致病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轮枝菌具有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分别为25 ℃和20 ℃,最适生长pH值为6 ~ 9,最适产孢pH值为9。可以利用多种碳、氮源,最适生长的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最适产孢的碳、氮源分别为D-牛乳糖和胰蛋白胨。与野生型菌株相比,15株供试转化子中有66.67%的转化子在菌落形态方面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而其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产毒能力和致病力方面,1株转化子的粗毒素分泌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9株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其余5株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4株转化子的致病力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其余11株转化子的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产毒能力和致病力,随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随机性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10.
对科尔沁沙地进行4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ua)品种产量特性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的优良饲用燕麦品种。结果表明:乳熟期收获的饲草产量显著高于抽穗期(P<0.05);抽穗期饲用燕麦干草产量排序‘梦龙’>‘甜燕1号’>‘贝勒’>‘牧马人’;乳熟期饲用燕麦干草产量排序‘甜燕1号’>‘梦龙’>‘贝勒’>‘牧马人’;抽穗期‘梦龙’品种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甜燕1号’茎叶比与其他3品种比较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评估‘甜燕1号’和‘梦龙’可作为科尔沁沙地推广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