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桑枝栽培香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桑枝(屑)部分或全部替代硬杂木(屑)具体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①栽培香菇的基质中桑枝(屑)占主料50%比较适合,即主料桑枝(屑)40%,杂木(屑)40%,辅料麸皮18%,白糖0.5%,石膏1%,石灰0.5%,丰菇素1.5 g/袋;②此配方栽培香菇具有原料成本低,菌丝生长速度快、粗壮、浓密、洁白、活力强等特点,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与纯杂木(屑)基本无差异,产出香菇蛋白质、活性多糖含量高、低脂肪,富硒。该配方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③香菇对1-脱氧野尻霉素没有富集能力;④以桑枝(屑)作为主料栽培香菇,其产量主要集中于第一、二潮,为香菇的工厂化栽培料配方筛选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2.
试验探究桑枝叶和蚕沙混合青贮前后营养变化及饲料价值评价.试验以桑枝叶和蚕沙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将处理好的桑枝叶、蚕沙、麦麸分别按照100∶ 0∶0 (CK)、90∶ 0∶10 (A)、75∶15∶10 (B)、60∶ 30∶10 (C)、45∶ 45∶10 (D)、30∶ 60∶1...  相似文献   
73.
文冠果不同密度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冠果适应性广,种子含油率高,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油料树种,但播种苗容易弯曲倒伏,这影响了苗木的质量和生物质能源基地的建设质量.为了确定最佳的育苗密度,培育苗干通直的合格苗木,于2007~2009年进行了9个密度的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播种苗育苗的最佳密度为8 cm×30 cm,8 cm×40 cm,在这两个育苗密度下,...  相似文献   
74.
旨在初步建立可同时检测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双重PCR及纳米PCR检测方法。基于E.necatrix的ITS-2基因和C.perfringens的α毒素基因分别设计、筛选靶基因位点的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适用于两种病原的特异性双重PCR和双重纳米PCR检测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对6种其它常见寄生性原虫和3种其他细菌进行PCR扩增以验证其特异性;构建两种病原的重组质粒pMD19-T-ITS2和pMD19-T-cpa,将其按10倍倍比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质粒模板用于所建方法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特异性扩增出E.necatrix约150 bp和C.perfringens约400 bp的目的片段,且所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对其他6种其他原虫和3种其他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双重PCR扩增E.necatrix和C.perfringens的最低模板检出量分别是181和1 050 copies,而双重纳米PCR的最低模板检出量分别是1.81和105 copies;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75.
本文阐述了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站网的现状及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的主要性能和技术特点,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在加强推进海洋观测资料和预报信息总体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的工作原理,结合海上观测的特殊性,总结了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维修的方法、思路和经验,为做好辽宁省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站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基于Xscale270核心板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利用相应BSP包定制了Win CE操作系统,并在Win CE操作系统下开发了USB流式接口驱动程序。利用该驱动程序实现USB接口传输的摄像头的正常图像采集工作。实验表明,该驱动程序工作正常,图像采集质量完好,能够满足实时多摄像头同时采集的需求。  相似文献   
77.
78.
以桑枝叶和蚕沙为原料,通过添加10%固定比例麸皮,开展不同质量比桑枝叶、蚕沙、麦麸混合青贮试验.桑枝叶蚕沙不同比例混合青贮45 d后,经过感观评价以及对pH、氨态氮/总氮(NH3-N/TN)、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等理化性质的比较,综合日本草地畜产协会制定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V-Score评分体系及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发现75%桑枝叶+15%蚕沙+10%麦麸青贮物pH值为3.40最低,NH3-N/TN为3.12最低,V-Score评分89.88最高,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1.06得分最高,综合评定为最佳青贮比例;蚕沙比例100%的pH值为5.21最高,NH3-N/TN为11.08,乳酸质量分数为0.17%最低,V-Score评分79.59,主成分综合得分-2.06得分最低,综合评定为失败;90%蚕沙的NH3-N/TN为13.03最高,V-Score评分67.79最低,主成分综合得分-0.46,综合评定为失败.研究结果可为蚕沙的混合青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曾泽彬  刘学锋  王一  李冬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77-13780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及排放特征。[方法]设6个处理,即有机肥(OM)、氮磷钾肥(NPK)、氮肥(N)、氮磷钾肥配施秸秆(RSDNPK)、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OMNPK)和不施肥(CK)。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施肥制度下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分析该系统N2O排放特征、6种施肥制度对N2O排放的影响及环境因子与N2O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总量为0.73~4.51 kg/hm2,大小顺序为OM处理OMNPK处理N处理NPK处理RSDNPK处理CK,与不施肥相比,N2O排放量分别增加了517.8%、369.9%、275.3%、238.4%和212.3%,各处理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在同等施肥条件下,氮磷钾肥配施秸秆可有效地控制N2O的排放。[结论]小麦季、休闲期和玉米季对整个轮作周期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30%、10%和60%;肥料施用是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小麦季和休闲期土壤N2O排放的主要因素;降雨是影响玉米季土壤N2O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偏低是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季和休闲期出现N2O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若控制川中丘陵区紫色土WFPS50%或80%,则可抑制土壤N2O排放。  相似文献   
80.
对采自四川和西藏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蘑菇(A.campestris)9个野生菌株,以及双孢蘑菇5个栽培菌株为材料,进行了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ITS-PCR条带约为750 bp,5种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的ITS-RFLP分析结果为,只有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产生多态性条带,但完全能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的限制性内切酶为TaqⅠ;对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ITS-RFLP分析数据进行聚类结果为,在相似系数为0.615水平以下分为2个类群,并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开;在相似系数为0.915水平上,供试的11个野生和栽培双孢蘑菇菌株分为3个亚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