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pH值8~14的氢氧化钠溶液,对不同密度的稻草板试件进行碱化处理,测定处理后试件表面对蒸馏水、甘油、酒精等3种液体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稻草板对3种液体的表面吸收性能均增强,且随着处理溶液pH值的增大而增强。稻草板碱化处理溶液适宜的pH值为7~11,可提高其表面吸收性能,有利于后续表面加工。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研究热压温度对硅烷化杨木(107杨Populus × euramericana)单板/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杨木单板的改性剂,在不同的热压温度下(140,150,160,170 ℃)与HDPE薄膜复合制备了硅烷化杨木单板/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复合材料。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了不同热压温度下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动态热力学性能以及胶接界面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压温度为140~150 ℃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较弱,胶接界面层存在明显的缝隙。当热压温度达到160 ℃时,硅烷化杨木单板与HDPE大分子自由基发生充分有效的胶合,形成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胶接界面结构。当热压温度从140 ℃升高到160 ℃时,胶合强度、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分别由1.27 MPa,63.90 MPa和5 970.00 MPa增加到1.89 MPa ,72.20 MPa和6 710.00 MPa,但热压温度继续增加,胶合强度和抗弯性能均降低。当热压温度从140 ℃增加到170 ℃时,复合材料24 h吸水率(WA)和吸水厚度膨胀率(TS)分别从72.41%和4.98%降至54.22%和4.09%。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保留率E′(130 ℃)由62.31%提高到92.01%,到达tanδmax的温度点从144 ℃延后至200 ℃。复合材料的耐高温破坏能力随着热压温度增加逐渐增强。图5参15  相似文献   
14.
从家具市场发展的影响和生产模式的限制两方面阐述了实现大规模定制家具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必要性,通过对大规模定制家具快速响应内涵的分析,构建了大规模定制家具快速响应的关键技术架构,包括客户需求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产品开发设计与快速配置技术、生产线优化与柔性制造技术、供应链协作与运转技术及企业信息共享与管控技术,并对家具快速响应机制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读,为我国大规模定制家具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时实现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定制木楼梯扶手特点的分析,明确了可拆装定制木楼梯扶手设计的关键在于扶手部件接合方式的设计,并结合木楼梯在定制家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总结出基于拆装式结构的定制木楼梯扶手结构的设计原则。通过实际案例,对可拆装结构的定制木楼梯扶手设计进行具体分析。将可拆装的理念与定制木楼梯扶手结构相结合,以期满足现代家具定制化生产需求,同时克服了现有木楼梯接合方式安全性和美观性不强的缺陷,为现代家具结构设计与定制生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实木家具异形零部件加工难和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成组技术对异形零部件进行分类优化试验。选取96件橱柜、床、椅和桌几等4类家具的7 950个零件,其中异形零部件1 518个,根据异形零部件在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的造型差异及3个方向曲线和曲面的情况,通过加工相似性原理对异形零部件进行长型、曲型、轴型、复杂型和板型等成组分类,4类家具的曲型异形零部件和复杂异形零部件占比较高,分别为31.19%,34.78%,20.25%,33.88%和29.36%,28.26%,32.91%,37.19%;对分类零部件采用LWH(length-width-height)分类编码方法制定异形零部件的编码规则,形成零部件加工过程的物件流转信息代码;依据异形零部件形状分类优化结果,对加工方法、加工设备配置及工艺路线制定进行统一和优化后,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约25%,可见合理的成组分类与规范的加工方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设备负载率和生产线负荷率得到有效提升。本研究不仅为实木家具企业零部件加工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生产线平衡优化、物件流信息流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居制造技术经历了"大规模定制"和"柔性制造"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后,正快步向着智能制造推进.家居智能制造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家居的设计方法、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更是对企业生产与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文献查阅和企业实地调研的方法,对中国家居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通过对家居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实木定制柜门的标准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木定制家具市场正在逐步扩大,柔性生产能满足市场的个性需求,标准化设计是实现柔性生产的前提,也是实现自动化、工业化、智能化生产的关键。以M企业的93款实木定制柜门设计生产现状入手,在分析现有问题(产品体系复杂导致零件难以互换、设计和生产信息传递存在壁垒)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标准化的设计平台。平台步骤包括健全柜门产品信息数据(5项资料的输入构成完善的前段数据来源)、搭建软件设计和拆单环境(制定数据库和柜门的拆分准则满足参数化设计需求)、加强柜门数据的处理速度与资料输出完整度(软件内部尺寸结构约束和图表制作与输出)。并阐述了平台搭建流程中所需的关键技术,针对企业在售柜门样式分析零件榫槽结构特征(边料、芯板、线条的连接方式)和尺寸(宽度和厚度)分布情况进行整合归纳,选取4项分类属性利用多属性交叉聚类算法划分产品零件族(尺寸为层次聚类,工艺为模糊聚类,榫槽为形状分类,弯曲程度为弯曲半径),以“标识码+分类特征码+尺寸码”的编码方式制定柜门产品信息码和零件加工信息码,在分析零件尺寸结构关系之上利用编程技术构建最小单元零件模型库,创建共享端口实现信息的交互与贯通。本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实木柜门标准化设计的关键流程,旨在为实木定制柜门的标准化设计奠定前端基础,从而促进实木家具的数字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大规模定制家具的生产特征,探讨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大规模定制家具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家具生产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模型,并根据大规模定制家具的生产流程,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与处理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利用燃烧加工剩余物供热、改进散热系统、采用自然干燥与人工干燥组合、优化干燥基准、应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等综合节能措施,系统地改造企业的木材干燥工段.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木材平均干燥周期缩短3.5d,干燥质量可靠,达到低能耗、高质量、短周期的预期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