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花生蛋白改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生蛋白的改性研究是目前植物蛋白深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花生蛋白改性的总类及具体机制作了简要的阐述,重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花生蛋白改性研究的进展,展望了今后花生蛋白改性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92.
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灌排调控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的原位削减效果,探讨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依据大田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水体中氮素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和碳氮比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去除效果显著,施肥后排水中TN,NH4+-N和NO3--N质量浓度出现峰值,在农沟拦蓄后质量浓度大幅下降,氮素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9%,67.8%和83.2%.进入湿地再次净化后,氮素质量浓度进一步降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7%,44.3%和82.0%.控制灌排模式下系统水体中有机质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水体碳氮比水平总体偏低.控制灌排模式下生态沟-湿地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对氮素的原位削减,低碳氮比对于系统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3.
合理的水肥运筹对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有很大影响。根据大田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水分管理和氮肥管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模式显著改善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促进氮素在籽粒中的积累;实地氮肥管理(SSNM)模式有效控制了生育前期营养器官对氮素的吸收,有效促进了水稻秸秆中累积的氮素参与再分配与再利用;控灌与SSNM联合调控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显著降低秸秆氮素含量,提高了水稻营养器官氮素的转运量。控灌和SSNM处理节省了水肥的投入,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为南方灌区实现合理的水肥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令凡  焦健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6):237-241
通过对青藏高原边缘祁连山东段天祝金强河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土流失状况的定点观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降雨量分布不均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径流量、泥沙量随降雨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径流量大小依次为:坡耕地(4199.96 mL)>退耕自然恢复地(3614.28 mL)>天然草地(1190.3 mL);泥沙流失量由大到小为:坡耕地(0.329 t/hm2)>退耕自然恢复地(0.256 t/hm2)>天然草地(0.087 t/hm2)。坡耕地和退耕自然恢复地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天然草地在自然环境综合因素下进行更新,有利于防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量比坡耕地和退耕自然恢复地小,水土保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5.
选取5种沈阳城市森林主要常见绿化树种,并从每个树种中选取其主要形态指标,通过主要形态指标研究分析影响沈阳市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主导因子,并得出简易的回归方程用来计算三维绿量,为三维绿量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既得的沈阳市5种城市主要常见绿化树种的测量数据,采用合理的方法获取影响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主导因子,并对其进行简单的逐步回归.结果表明:5个不同树种中其形态因子与三维绿量的决定系数R2在0.674~1.000.影响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主导因子是胸径和树高,并回归出计算三维绿量的简单方程,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森林树种配置以及后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影响,在滴灌条件下对秋播紫花苜蓿根与根瘤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秋播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粗、根重与干根重差异不明显,而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根干鲜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紫花苜蓿根干鲜比随着干旱时间间隔(10、20、30d)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说明干旱时间间隔影响紫花苜蓿的根干鲜比。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的根瘤总数、有效根瘤数与侧根根瘤数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紫花苜蓿的主根根瘤数影响不显著。随着干旱的加重,根瘤总数、有效根瘤数与侧根根瘤数均灌水较少或者干旱时间间隔较大的情况下表现为数量优势。由此可知,秋播可以增加紫花苜蓿的根的分蘖及其延伸,以便为来年的返青做好准备,而且适当进行调亏灌溉有利于秋播苜蓿根瘤菌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探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价值意蕴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分析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实践现状,总结目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困境,力求探索出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实践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8.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及其小菌落突变体(small colony variants,SCVs)感染是影响畜禽健康的主要问题。然而,传统抗生素治疗面临持续和复发性感染以及耐药性等许多挑战。抗菌肽PAJE具有广谱抗菌性,为深入探究抗菌肽PAJE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S. aureus和SCVs杀菌作用机制,对其抗菌活性、稳定性、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菌肽PAJE对S. aureus和SCVs细胞膜渗透力达54.7%和62.9%,同时通过上调Agr调控系统、下调SigB调控系统及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极大程度地抑制生物膜形成。此外,较高温度及pH稳定性为抗菌肽PAJE提供了更好的加工、存储和环境耐受性。综上所述,抗菌肽PAJE可作为治疗S. aureus和SCVs及其生物膜感染的潜在候选肽之一,为替抗减抗类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
<正>库欣氏综合征,也称为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主要由于单侧或双侧的肾上腺,生成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食欲增加,肥胖(腹部脂肪沉积),对称性脱毛,色素沉着,皮肤感染,尿道感染等。  相似文献   
100.
以沙漠-绿洲边缘4种不同生境(湿地生境、盐渍生境、盐渍-沙地过渡生境和沙地生境)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测序法探究芦苇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4种生境芦苇根际真菌共检测出3门18纲51目98科128属145种。在门分类水平,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分别为盐渍-沙地过渡生境、湿地生境主要优势菌门,而毛霉门(Mucoromycota)在盐渍生境中相对丰度最高。在属分类水平,湿地生境、盐渍生境、盐渍-沙地过渡生境和沙地生境的优势物种分别为棉革菌属(Tomentella)、古根菌属(Archaeorhizomyces)、梨孢属(Pyricularia)和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4种生境间真菌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有益菌与有害菌共存。湿地生境真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沙地生境和盐渍-沙地过渡生境主要优势物种更多,沙地生境和盐渍-沙地过渡生境的菌群组成相似,但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尚不明确。上述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河西走廊不同生境芦苇根际微环境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