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引进更新树种并形成混交林是改造人工纯林、避免因长期连栽而导致土壤退化的最优途径,而混交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树种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为了指导四川岷江上游地区人工纯林的改造,以当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4种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及其凋落叶的针阔混合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松(Pinus yunnansinsis)林地土壤与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或桦树(Betula platyphylla)林地土壤混合后,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C、N含量及土壤有机C和全N的含量;而云杉(Picea asperata)林地土壤与连香树或桦树林地土壤混合后,以上各项指标提高不明显或略有降低。说明从土壤生物化学的角度出发,云南松与连香树或桦树的种间协调性优于云杉与连香树或桦树的种间关系,所以建议当地营造云南松与连香树或桦树混交林,而且混交的比例以云南松和连香树1∶1~1∶3、云南松和桦树1∶1~3∶1为佳。  相似文献   
22.
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重要生化活性的化合物,在大豆和大豆制品中含量丰富。本文综述了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①大豆和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的结构、种类分布和含量;②品种和栽培环境对大豆中异黄酮含量和种类分布的影响;③加工对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和种类分布的影响;④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3.
四川丘陵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地块破碎,森林覆盖率低,人工低质低产林较多,这些特征影响了林权改革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因此,探讨四川丘陵区林权改革后森林经营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四川丘陵区典型代表县三台县为例,分析了丘陵区林权改革后森林经营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利用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4.
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危害及监测防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地区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农业气象灾害多发、重发,抗灾能力弱,开展季节性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高温热害等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促进农业减灾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保障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分析了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危害,指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加强农业和气象部门的结合,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突破多灾种并发情况下的综合防控与避灾减灾技术;三是创新农业减灾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降低减灾综合成本,提高减灾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5.
以"犍为黄口姜"为试材,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生姜单作,生姜与大豆间作,生姜与四季葱间作,生姜与大蒜间作,生姜与大豆、四季葱混作,生姜与大豆、大蒜混作,生姜与四季葱、大蒜混作和生姜与大豆、四季葱、大蒜混作)对生姜大田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姜单作相比,所有间作系统均在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间作模式下生姜的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均高于生姜单作(如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同时间作较单作减少了土壤中硝态氮的积累;并且部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呈正相关性,如土壤蛋白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中测算的和实际征占用林地面积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林地征占用面积的确定方法以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7.
对国际上关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植物、枯落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N关系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关于森林N素的“源”与“汇”功能、森林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N竞争关系协调和酶活性—分解关系的研究将应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8.
以生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生姜水浸液对生姜幼苗形态指标和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茎和叶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均显著抑制了生姜幼苗的株高、每株叶片数和叶面积,其抑制程度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强,而对生姜幼苗每株分枝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浓度下,茎水浸液对生姜幼苗的形态指标均显示出最强的抑制作用,叶水浸液次之,根茎水浸液最弱。同时,3种水浸液均随浓度的增加降低了生姜幼苗的光合参数(包括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净光合速率)。生姜幼苗形态指标与光合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胞间CO2浓度与每株叶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7)、与每株分枝数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外,生姜幼苗叶片各光合参数与所测定的形态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四川盆地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后林地侵蚀变化及其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定位试验,分析了四川盆地民行尾松低效林改造后林地侵蚀变化,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马尔柯夫模型对林地侵蚀模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林分改造极其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土灶和改造措施都影响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2)林地土壤侵蚀模数(y)与乔木层郁闭度(x1),灌木层(x2),草本层(x3),枯落物层(x4)等盖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5621-4348*x1-21*x2-20*x3-3*x4,R=0.9185,乔,灌,草,枯落物多层结构配置是低效林水土保持功能高效的关键,(3)林地土壤仇蚀模数随时间渐变呈衰减性振动趋势,封初6年或封禁12年左右降至谷值0-470t/km^2.a,多次衰减振动后渐近于此谷值。  相似文献   
30.
以成都市退耕还巨桉和麻竹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能力等方面比较研究了这两种退耕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用巨桉和麻竹作退耕还林树种明显降低了退耕地土壤容重,增加了退耕地土壤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巨桉和麻竹之间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改良效应差异不显著。因此,就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效果而言,巨桉和麻竹均是较好的退耕还林树(竹)种,明显改善了退耕地的渗透性和透气性,提高了土壤保持水分与涵养水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