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0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目的]通过分析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N、P、K的响应,探寻采用叶片光谱指数诊断N、P、K的敏感期,为轮台白杏简便快捷的非破坏性营养诊断提供最佳时间窗.[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 - 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果实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收后期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且光谱反射率呈现膨大期>成熟期>收后期>着色期.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指数(ND705)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果实着色期是轮台白杏N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果实膨大期是P、K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22.
以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引起的地表植被生物量差异为出发点,探讨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价值的影响。首先,利用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表植被响应的长期监测资料,以塔里木河下游考干断面为例,在垂直于河道方向上长2 000 m、平行河道方向宽100 m的样带内,选取2000年10月、2007年9—10月、2015年10月的植被监测与称重资料数据;其次,借鉴国内外生态经济价值量化方法,综合地表植被响应价值和地下水抬升的潜在价值计算输水后地表植被恢复价值。结果显示:(1)在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生态输水使得地下水位明显抬升,水位的抬升幅度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植被盖度也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在距河道1 000 m以外,地下水位与植被盖度变化不明显;(2)2000—2007年植被新增生物量占2000—2015年植被新增生物量的57.02%,并且这两个时段植被新增生物量与距河道距离均呈现显著相关;(3)根据16次生态输水监测资料,计算出2007年与2015年该区间100 m宽的样带因输水而投入的水资源价值分别为8 266.5元、14805元,输水后植被总体恢复价值分别为53 811.67元、83 334.62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6.507、1∶5.63,说明生态输水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3.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采用SBE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喀纳斯旅游区的森林景观美学质量整体较高,阔叶针叶树种比值大、树种丰富、林相简单整齐的森林景观受人青睐;2)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森林发生自然火干扰时间的早晚有关,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越早,森林景观目前表现的美学质量越低,反之亦然。自然火干扰通过对森林群落树种结构形成的作用,进而深刻影响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具体表现,是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的重要源动力之一。结论为喀纳斯以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为价值取向的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从土壤理化性质出发,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体系,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为阔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不同森林演替阶段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为演替前期>演替中期>演替后期.  相似文献   
25.
土地开发后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水土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土地开发前后浅层地下水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土地开发后开发区水土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开发后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水土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集中体现在浅层地下水位抬升并伴随水质的冲淡、耕作层脱盐并伴随土壤肥力的下降.开发区内灌溉区浅层地下水受灌溉回归水的补给有持续上升的态势,并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远离开发区的荒漠区受灌溉水影响较小,浅层地下水位变化不大,但开发区内未开垦荒地和开发区(绿洲)与荒漠过渡带受绿洲内部灌溉过程的影响,地下水位呈现缓慢上升之势;开发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受灌溉的影响,水质虽有所淡化,但矿化度依然很高,不能用于灌溉.已开垦土地因得到灌溉水的冲洗土壤盐分含量明显下降,但由于重用轻养,土壤肥力也明显下降,而且主要养分要素含量呈现出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优劣依次综合表现为人工牧草地、耕地、荒漠林地、人工林地.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寻不同发育期朝鲜球坚蚧的有效防治新措施,根据朝鲜球坚蚧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对不同龄期的若虫采取刮皮涂干、树干注射和常规喷雾等措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方法上,刮皮涂干和常规喷雾是最为适用的;在药效方面,在1龄若虫期喷雾施用的几种药剂中醋盐合剂对1龄若虫的喷洒防效达到了90%以上.通过施用脱叶剂处理叶片的方法来防治2龄若虫,试验所设3种浓度的脱叶剂均能间接起到防治作用,其效果均达到了95%以上.在3龄若虫期喷雾施用的几种药剂中95%酒精合剂的喷洒防效达到了90%以上.涂干防治3龄若虫期供试的几种药剂中,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10的稀释液防效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新疆若羌县70块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应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样酸碱度(pH)、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铁(Fe)、锰(Mn)、铜(Cu)、锌(Zn),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和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级标准将70块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进行分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若羌县红枣生产园土壤AP、AK含量较充足外,绝大多数红枣生产园OM、AN、Fe、Mn、Cu、Zn含量处于低或很低状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70块红枣生产园划分为4个主成分,以此构建的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模型表明若羌县无"高"土壤肥力生产园,而"中""低"土壤肥力生产园各占50%,由此可见,若羌县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普遍不高。可将优先提高土壤OM、AN含量,维持土壤AP和AK含量,持续改善土壤Fe、Mn、Cu和Zn含量作为重点,从而实现土壤肥力的提高,为若羌县红枣提质增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以天山中部林区人为不合理采伐形成的天山云杉疏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收集的45块疏林地典型样地资料,从分析天山云杉疏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林分特征入手,采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天山中部林区天山云杉疏林地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按因地,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9.
山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平原人工绿洲生态系统通过地理空间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新疆以绿色植物为主导的生命支持系统。特别是新疆的绿洲,虽然其所占面积小,但对维护整个新疆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因此,必须保护好现有绿洲,发挥好绿洲在新疆生态环境中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发展高值生态绿洲,使新疆绿洲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0.
水利枢纽工程布置相对集中,开挖料依据其岩性、开挖条件和建筑物各填筑部位对填筑料的要求,将开挖料分为可用料和弃渣两部分。如何有效利用可用料,并对弃渣料进行有序堆放和治理,基础工作之一就是土石方平衡。从质量、数量、时间、空间4个方面分析土石方平衡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计算开挖料的分年度利用量和弃渣量,以指导料渣场的选择规划和适时开展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