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9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我省应用白僵菌油剂防治马尾松毛虫取得良好效果,但因稀释剂二线油来源不广,价格较高,运输量大,大批量使用有困难,从1982年开始改用“82”乳油作稀释剂,这种乳油来源广,价格较低,运输量减少,白僵菌孢子粉与原液或稀释液容易混合,粘着力强,挥发度低,有一定渗透力,适于常规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22.
23.
枝孢霉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4.
四种杀虫剂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松突圆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在广东惠东、珠海一年5代,世代重叠,任何一个时期均可见到各虫态。该虫可寄生所有松属Pinus树种,其中对马尾松P.massoniana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3—5月是该虫发生的高峰期。气温是影响其林间种群数量消长的主导因子,气温大于23℃或小于18℃时,松突圆蚧死亡率增大。和缓的风和上升气流可直接传播扩散初孵的爬动若虫,过密的林分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发展。已发现的20多种天敌昆虫在林间发生数量少,控制松突圆蚧作用低。用松脂柴油乳剂,喹硫磷和杀扑磷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广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马尾松林遭受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Takagi)的严重危害。广东省林业厅从1982年5月至1983年7月,先后组织了三次专门调查,发现该虫不仅能造成松树成片枯萎死亡,而且虫情蔓延迅速,已由临近澳门、香港的沿海松林,扩展至珠海市,以及斗门、中山、新会、惠东、惠阳等县的人工林和飞  相似文献   
27.
化学防治湿地松粉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筛选了包括有机磷、矿物油、植物性杀虫剂以及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内的11种农药。机油乳剂、松脂同乳剂和自配的机油乳剂混钱藤氰在室内试验中对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Ferris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毒力,其死亡率分别为100%、89.4%和85.0%。但林间试验未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笔者认为试验中某些对湿地松粉蚧显示了一定作用的安全农药,可考虑在今后的综合治理中为与生  相似文献   
28.
应用蜡蚧轮枝菌防治湿地松粉蚧的试验结果,用其2.5×107/ml和1.7×107/ml的孢子液室内防治湿地松粉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5.9%;林地用其每公顷喷孢量为33×1012和16.5×1012个孢子防治湿地松粉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7%和99.5%。  相似文献   
29.
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 Vries是板栗红蚧上一种广为流行的寄生真菌,作者等采用三级半固体浅盆法和三级固体发酵旋风分离集孢法生产菌粉,用以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0试验,结果表明:对3467头蚧虫毒力测定,平均死亡率达38.9%;林间试验效果在20%以上,最高达57.7%。  相似文献   
30.
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我国“关于松突圆蚧防治技术紧急援助的申请”,委派西班牙的生物防治专家多明哥·卡达亚博士(Mr,Dcmin-go Cadahia)于1988年5月17—30日在广东进行了防治松突圆蚧实地考察和技术咨询活动。卡达亚先生就控制松突圆蚧问题与我国科技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作了学术报告,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