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34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1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69篇 |
农学 | 217篇 |
基础科学 | 344篇 |
144篇 | |
综合类 | 1889篇 |
农作物 | 207篇 |
水产渔业 | 178篇 |
畜牧兽医 | 1053篇 |
园艺 | 446篇 |
植物保护 | 1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219篇 |
2012年 | 225篇 |
2011年 | 237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49篇 |
2008年 | 265篇 |
2007年 | 227篇 |
2006年 | 241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20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8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双峰驼精清及其活性组分凝集素寡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植物血凝素与寡糖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糖复合物专一凝集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小鼠排卵试验,间接观察了公驼精清及其经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提取分离的活性组分的蛋白组成。结果表明,公驼精清内糖蛋白含有2种以上的寡糖,其内的活性组分及诱导排卵因子与所试植物血凝素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试验和48 h瘤胃降解率试验对吉林省常见菌糠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不同菌糠(榆黄蘑(Y1)、香菇(X1)、平菇(P)、木耳(M)、羊肚菌(Y2)、元蘑(Y3)、杏鲍菇(X2)、白玉菇(B))为发酵底物,根据产气量、产气参数、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48 h瘤胃降解率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对菌糠营养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在48 h发酵结束时,香菇菌糠产气量与白玉菇和平菇菌糠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2)木耳菌糠和羊肚菌菌糠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菌糠(P<0.05),各组菌糠产气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3)香菇、榆黄蘑、白玉菇和平菇菌糠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菌糠(P<0.05),香菇和平菇菌糠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香菇菌糠的丙酸含量与平菇、元蘑、杏鲍菇菌糠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菌糠(P<0.05)。(4)香菇和平菇菌糠干... 相似文献
55.
56.
潘海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3)
在猪屠宰检疫中,对其脏器器官的病理检疫十分必要,这也是为了从源头保证猪肉食品的安全性。本文简单谈论了生猪屠宰检疫中对猪肺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7.
最近在广西一养蜂场的蜜蜂体上发现一种革螨,经鉴定是印度新曲厉螨(Neocypholaelaps indica Evan,1963)。在我国是首次报告。印度新曲厉螨是伊文(Evan,1963)报告在锡兰的印度蜜蜂体上采到的标本而命名的。作者手上的标本是采自意大利蜜蜂体上,其形态特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8.
从两例突然死亡的鹿科动物中都分离到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其中变形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2个种.奇异变形杆菌的毒力很强,且对多种药物不敏感.通过病原分离与鉴定以及毒力试验,结合病理剖检,证实这两例鹿科动物出血性肠炎的病原是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59.
应用RT-PCR检测鸭肝炎病毒Ⅰ型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肝炎病毒Ⅰ型(duck hepatitis virus Ⅰ,DHV Ⅰ)感染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雏鸭,特别是1周龄以下的雏鸭最易感染,死亡率较高,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1945年在美国首次发现,我国于1963年在上海首次报道了该病的临床病例,至今,全国各养鸭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目前,已有多种检测DHV Ⅰ抗原的方法,如免疫电镜、Dot-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等,这些方法在DHV Ⅰ的诊断中各有优势.PCR作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特异、操作简单等优点[2~4].本实验通过目前已发表的DHV Ⅰ基因组序列相对保守的区域设计引物,成功建立了RT-PCR方法检测鸭肝炎病毒1型.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