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438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270篇
  169篇
综合类   1531篇
农作物   191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1194篇
园艺   249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脱毒苗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型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TIBs)在培养基配方、接种数量、蔗糖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方面对甘蔗脱毒组培苗快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PP333及6-BA+PP333均能促进组培苗分化,增殖率较高且生长整齐,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②GA3浓度为1.0 mg·L-1伸长培养效果最好,平均苗高9.87 cm;③每升培养液接种量为20株时的增殖率最高;④培养基蔗糖浓度以20 g·L-1较为适宜.利用该系统对ROC16和ROC22两个甘蔗品种的脱毒苗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ROC16增殖率达40倍,每瓶得苗800株苗左右;ROC22增殖率为30倍,每瓶苗的数量达600株.  相似文献   
162.
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其人工引种驯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千粒重为2.26g,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寿命至少在2年以上,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出苗湿度为50%~60%,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0.5~1.0cm。金铁锁种子发芽率高,种子繁殖是金铁锁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最佳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163.
温室条件下,用NaCl和Na2SO4处理石头扁桃、桃扁桃和毛桃,处理浓度为0,75,150,300和350 mmol/L,处理10,20 d分别取叶、根和茎,测定各器官中离子吸收与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3种砧木根、茎、叶中Na ,Cl-,SO42-含量及Na /K 比均随盐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K 含量变化规律不稳定,但桃扁桃根、茎和叶片中K 略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石头扁桃根、茎、叶片中Na /K 比值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桃扁桃中Na /K 比值最低。桃扁桃根部Na ,Cl-和SO42-含量高于石头扁桃和毛桃,而叶片和茎中Na ,Cl-和SO42-含量却低于石头扁桃和毛桃。桃扁桃根部能够积累较多的Na ,阻止和减少了Na 向地上部的运输,从而减轻了Na2SO4对它的伤害,进而表明了桃扁桃耐盐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4.
本文以湿增压动力装置实验台为物理模型,为进行相关实验完成了速度、流量、扭矩等重要参数的测量,并以N16221硬件为基础,基于虚拟仪器平台LabVIEW研制了实验台的测试软件。新设计的测试系统是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模块化系统,使得研究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所要实现的功能上,而不是以往繁琐的算法和重复的编程上,参数易于修改,缩短了系统开发的周期,能满足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165.
巴什拜羊瘦肉型新品系的培育及其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培育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方法]纯巴什拜羊及其野生盘羊杂交培育的瘦肉型巴什拜羊新品系21的产肉性能数量性状指标、不同饲养季节的肉成分;同时,对体型外貌的遗传变异也进行了测量对比.[结果]两者在产肉性能上相差不大,但小尾型巴什拜羊新品系总脂肪比纯巴什拜羊减少3 910 g,瘦肉增加1 500 g,大腿肌厚和腰肌厚度各增厚0.5 cm,背部脂肪层减薄1 cm,腰部脂肪层减薄1.5 cm,脂臀减少85.3;,瘦肉增加14.2;,不同季节肉成分中总蛋白含量变化不大,但总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结论]新品系的体型野生基因占优势,毛质和毛色巴什拜羊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6.
以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桂糖21号及拔地拉为供试材料,以近生长点0~3 cm的嫩叶鞘组织为外植体、MS固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诱导初期不同分化刺激培养时间和不同激素组合(2,4-D 1.0~7.0 mg/L、ABA 0~2.0 mg/L)对愈伤组织胚性细胞团诱导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6-BA 1.5 mg/L+NAA 0.5mg/L培养基中对嫩叶鞘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刺激培养24~72 h,可显著提高胚性细胞团的诱导率,以培养48 h的诱导率最高,平均诱导率为44.4%,比对照增加15.7个百分点;在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中,以在培养基MS+2,4-D 3.0 mg/L+ABA0.5 mg/L中培养的不同甘蔗品种胚性细胞团诱导率较高、生长较好,其次是MS+2,4-D 3.0 mg/L;在分化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0.1 mg/L中对来自不同诱导培养基的胚性细胞团进行分化培养,结果发现在MS+2,4-D 3.0 mg/L+ABA 0.5 mg/L和MS+2,4-D 3.0 mg/L中诱导的胚性细胞团的绿苗分化率较高,不同甘蔗品种平均绿苗分化率分别为65.0%、64.9%,但绿苗生根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7.
黑皮果蔗拔地拉茎尖杯苗商品蔗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皮果蔗茎尖脱毒组培杯苗为材料,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主茎苗不同去除时间对生产商品蔗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果蔗组培苗在分蘖盛期拔节初期进行间苗,并去除主茎苗,定苗5.175万株.hm-2,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商品蔗率;果蔗茎尖脱毒健康组培杯苗种植密度1.5万~1.8万株.hm-2,在苗间、去除主茎苗、定苗及在相应技术配套条件下进行商品蔗生产,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8.
我国三种野生泥鳅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5个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黑龙江泥鳅(M.mohoity)、北方泥鳅(M.bipartitus)、泥鳅(M.anguillicaudatu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泥鳅的5个微卫星基因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27个,微卫星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3~7个。5个微卫星基因座在三种泥鳅的多态信息含量都达到了高度多态的水平,平均PIC值在0.526~0.722之间,说明三种泥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黑龙江泥鳅、北方泥鳅和泥鳅的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978,0.889和0.742,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83、0.781、0.721。三种泥鳅的遗传距离为0.189~0.559,泥鳅和北方泥鳅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189,亲缘关系较近,而泥鳅和黑龙江泥鳅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559,亲缘关系较远。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值。得出所有个体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都无偏离现象。聚类结果显示黑龙江泥鳅、北方泥鳅、泥鳅群体分为二支,泥鳅和北方泥鳅聚为一类,之后两者再与黑龙江泥鳅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69.
将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pH测定结果与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是平乐县水稻土酸化严重。本文分析了平乐县水稻土酸化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70.
为研究四倍体刺槐在弯曲负荷作用下破裂或折弯的变化规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对不同含水率的四倍体刺槐枝条的弯曲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含水率水平下,四倍体刺槐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抗弯强度为54.12~94.42 MPa、弹性模量为4.81~9.30GPa。四倍体刺槐枝条的最大载荷在各个含水率水平下均随枝条直径的增大呈线性提高。四倍体刺槐的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与含水率水平成一元线性相关关系,随含水率水平的降低四倍体刺槐的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呈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