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525篇
  338篇
综合类   2726篇
农作物   275篇
水产渔业   348篇
畜牧兽医   1346篇
园艺   444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为从病理生理角度探究宿主抗球虫感染的机制,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26日龄藏鸡和隐性白羽鸡均设感染组和非感染对照组,每组40只。感染组每只鸡经嗉囊接种1 m L含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悬液。感染后第0、3、6、8天,分别测定感染组和对照组鸡的14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藏鸡血清球蛋白含量于感染后第3天升高,而隐性白羽鸡则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白蛋白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起显著降低(P0.05),隐性白羽鸡则在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P0.05);2个品种鸡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起明显下降,其中隐性白羽鸡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显著下降(P0.05),而隐性白羽鸡则表现为升高趋势;两个品种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明显下降,其中藏鸡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尿酸含量在感染后第3天显著上升,隐性白羽鸡则在感染后第8天显著下降(P0.05);藏鸡和隐性白羽鸡血清P3+浓度分别于感染后第3和6天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亦有升高或降低,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心、肝未受到严重损害,肾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肠道受损较为严重,且隐性白羽鸡肠道受损程度较藏鸡严重。  相似文献   
62.
探讨棘豆对小鼠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40只小鼠分为2组,分别灌服黄花棘豆水煎液和生理盐水0.25 m L/只,连灌40 d。末次灌胃后断头处死,取出有关组织脏器,测定SOD、MDA、GSH-Px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试验组小鼠心脏中的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组织中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心脏、肾脏中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织中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心脏、肾脏中的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其他组织中GSH-Px活性差异不显著。说明棘豆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产奶量[(36.49±1.50)kg]、泌乳天数[(175±6)d]等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的压片玉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1、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2、1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3。试验期4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0.82 kg/d(P0.05),产奶量显著增加1.18 kg/d(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0.58、0.66 kg/d,产奶量分别提高0.79、0.65 kg/d,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乳成分中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显著提高5.12%和4.83%(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乳脂率分别提高0.26%和2.70%,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Ⅰ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47%和3.05%(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71%和1.84%、1.36%和0.96%,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在第30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在第15天及全期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毛利润提高2.14元/(d·头),其他组均降低。综合分析得出,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对血清生化指标没有负面影响,同时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以添加500 g/(d·头)的酵母培养物1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4.
邵志军 《福建茶叶》2016,(11):270-271
茶礼仪的表现形式可以视为人类主观意识的范畴,因此,在研究礼仪时不仅要有历史、文化的观点,更要有人类对价值的取舍和取向,茶礼仪研究要通过残存的片断去认识整体。文章从茶文化视角阐述了中英茶礼仪的提出背景、内涵、主要内容及实践形式等方面,并对英国的茶礼仪教育进行评析,探索这个国家茶礼仪教育的内容与不足,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65.
根据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发展形势,对"抓节水"的重要性及途径进行阐述。综合分析浙江省因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原因,既造成水资源短缺,又产生较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通过树立全民节水意识,开拓利用各类水资源、多途径发展节水技术,如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同时增强工程节水调控能力,提高水资源积蓄、调配与输送能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制度等手段,达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控制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地面气象探测设备不断更新升级,新型自动气象站被广泛应用,防雷措施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其正常稳定运行。本文针对邵阳市已建新型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现状,结合雷电时空分布和安装环境,从雷电入侵途径着手,对新型自动气象建筑设施和仪器设备防雷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防雷措施,有的放矢按照防雷规范进行防雷设计、施工,即可收到最佳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67.
黑豆豆芽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传世  陈珏  陈飞 《长江蔬菜》2015,(20):62-64
利用黑龙江黑豆、吉林黑豆、上海黑豆3个黑豆品种进行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品种和孵化环境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黑豆最适合工厂化生产,其生产最佳孵化环境为:孵化车间采用淋水间隔3.5 h、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保持在75%以上,发芽后84 h 采收最适宜。  相似文献   
68.
2020年4月14日,在贵州省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内(106°39′0.13″E,26°30′28.46″N,1107 m)开展鸟类监测,于浅水沼泽区拍摄到2只雁鸭类,经鉴定为栗树鸭(Dendrocygna javanica)。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该种在贵州省的分布尚未记录过,属贵州省鸟类新纪录。本文对发现地概况、形态特征、生境特征和分布现状以及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9.
陕北草石蚕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草石蚕,其形似蚕或蚕蛹,颇为奇特,别名宝塔菜、地牯牛、地蚕、银条、罗汉菜、甘露子、土蛹、土虫草等,均以其地下块茎的形状而得名,在陕北俗称地溜儿,块茎内含大量淀粉和糖类,为人们喜爱的新兴蔬菜。草石蚕为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根状茎匍匐,其上密生须根,在匍匐茎顶端有串球状肥大的螺丝形块茎,即食用部分。草石蚕根茎多呈纺锤形,有的顶端呈螺旋状,两头略尖,具5~15个环节,节间可见点状芽痕及根痕,质坚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究沼气发酵、氧化塘曝气和堆肥发酵对长江下游典型规模化畜牧养殖业污染排放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长江下游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和奶牛养殖场,采集新鲜畜类(猪/牛)粪便和尿废液以及粪污后续处理的样品,并进行相应的理化指标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畜类养殖场中的尿废液在经过沼气发酵和氧化塘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可降低85%以上;而全氮和全磷含量在经过同样处理后,数值大幅下降,其中全氮含量逐渐与氨态氮含量接近;在夏季采集样品时,多西环素和金霉素等抗生素在同样处理条件下可完全降解,但在冬季气温降低时,沼气发酵和氧化塘曝气处理的效果下降,样品中最终仍会有少量抗生素残留;此外,Cu、Zn、Pb、Cd、Cr、As和Hg等7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氧化塘液体样品中,江苏生猪养殖场夏季样品中Pb、Cd、Cr、As和Hg,冬季样品中Cr,安徽奶牛养殖场样品中As,上海奶牛养殖场样品中As和Cr的含量超过了农田灌溉水标准。表明,沼气发酵和氧化塘曝气处理能有效降低长江下游粪污中COD、全氮、全磷、抗生素和部分重金属,但是,金霉素和多西环素在冬天处理后仍有残留,部分液体样品处理后个别重金属仍然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