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利用2014年6 ~ 10月养殖塘口记录的饲料投喂量、水体溶解氧量、水温、气温、浊度、降雨量作为模型输入,检测的氨氮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了用于养殖水体氨氮模拟的Elman网络.利用2014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养殖水体氨氮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16 mg/L,决定系数R2为0.74.说明Elman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变化预测中具有强非线性动态描述能力,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预测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2.
厘清"钱、地、人"三者的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抓手。以农村借贷与农业经营业绩关系研究为基础,收集江苏省滨海县耕地质量保护示范辐射区耕地质量数据。在控制耕地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债务融资对于其生产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传统农户而言,债务比率与农业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耕地质量加强了债务融资对农业产出的积极影响。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即金融政策与农业政策并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信贷的灵活性、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以助力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73.
2016年6月3—10日研究EM菌对野外虾塘环境因子(氨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pH值、透明度、叶绿素a含量、溶解氧含量)和浮游生物(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剂显著增加了水体的透明度,提高了叶绿素a、溶解氧含量,显著降低了氨氮、亚硝态氮含量,对pH值的影响不显著。试验期间虾塘出现的浮游生物包括整齐盘星藻(Pediastrum integrum)、新月藻(Closterium venus)、尖细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绿色裸藻(Euglenophyta viridis)、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方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quadridentatu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热带龟甲轮虫(Keratella tropica)、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真翅多肢轮虫(Polyarthra euryptera)、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蚤状溞(Daphnia pulex)、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僧帽溞(Daphnia cucullata)、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se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无节幼体(Nauplius)。统计分析显示,EM菌剂显著提高了藻类(除新月藻)和轮虫的密度,但对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4.
克氏原螯虾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及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外观解剖观察和组织学方法,对克氏原螯虾雌性的生殖系统发育及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组成,卵巢呈"Y"型;卵巢发育早期分布有卵室,分化生殖卵原细胞。卵子发生经历卵原细胞、卵黄合成前卵母细胞、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及成熟期卵母细胞4个时相;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期可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又分为早、中、晚期)、Ⅳ期、Ⅴ期5个时期。卵质内含有滑面内质网、致密小颗粒物质、线粒体,参与卵黄颗粒的合成。将卵巢呈黑色、卵黄充满卵母细胞、细胞核消失、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分离等特征作为克氏原螯虾成熟的标志。克氏原螯虾个体性腺发育不同步,每年产卵1次,群体每年存在两个产卵高峰期,一个在9~10月份,另一个在4~5月份。  相似文献   
75.
克氏原螯虾4个地理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玮  阮龙  宋光同  陈义红  何吉祥  汪翔  丁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61-11862,11876
[目的]对克氏原螯虾4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进行调查,为克氏原螯虾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怀远县(HY)、盱眙县(XY)、潜江市(QJ)、升金湖(SJH)4个地理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各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挑选的上海生工200个随机引物中,共有20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遗传距离显示克氏原螯虾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怀远群体和潜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3333),潜江群体和升金湖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203)。怀远群体内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187),盱眙最低(0.8900)。[结论]淮河水系的怀远群体和盱眙群体聚为一支,长江水系的潜江群体和升金湖群体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76.
用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及能量蛋白比(E/P)水平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86%、E/P为35.85 kJ/g时,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随着饲料蛋白质含的上升, 克氏原螯虾肠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肝胰脏、胃蛋白酶活力显著增强(P<0.05);饲料E/P水平未引起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的显著变化(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47%、E/P为40.42 kJ/g时,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77.
在室内,将体质量20~40g的克氏原螯虾饲养在50cm×40cm×40cm的水族箱中,投喂7种饲料:基础饲料(对照组,试验饲料1);基础饲料+0.5%维生素C+0.02%维生素E+8%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6%秘鲁鱼油和2%大豆卵磷脂)(试验饲料2);基础饲料+0.5%维生素C+0.02%维生素E(试验饲料3);基础饲料+8%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试验饲料4);基础饲料+0.02%维生素E(试验饲料5);基础饲料+0.5%维生素C(试验饲料6);2#青虾全价颗粒饲料(粗蛋白≥30%)(试验饲料7),每组饲料设置3个重复,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E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克氏原螯虾培育成活率、抱卵率、抱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76d的繁育结果表明,7组试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亲虾的培育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饲料2组亲虾的抱卵率(75%)和孵化率(82.8%)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2组、3组、5组、6组亲虾的相对抱卵量差异不明显(P0.05),显著高于饲料4组(仅添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1组(P0.05),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的饲料3组的亲虾相对抱卵量最高,亲虾平均抱卵18粒/g,仅添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4组,亲虾培育成活率及相对抱卵量较低。结果表明,维生素C、维生素E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交互作用,能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8.
选择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盐度8的盐水3个诱导因素随机组合为7种诱导方式,诱导克氏原螯虾繁殖。60 d试验表明,7组诱导组及1组对照组试验亲虾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P>0.05);光照度<100 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组3组诱导方式亲虾的产卵时间与抱卵率差异皆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4组诱导方式及对照组(P<0.05),其中光照度<100 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组3组的产卵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5~18 d ,平均抱卵率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2.75倍和2倍。  相似文献   
79.
池塘青虾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青虾集约化养殖的苗种投放、投饵、水质调控、栖息物的设置、疾病防治等综合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研究其对青虾产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养殖技术具有养殖产量高、效益好、可有效预防虾病等特点为安徽省青虾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养殖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80.
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设置了10、20、30、40、50尾/m25种养殖密度,进行了150 d的鳜鱼养殖试验,通过分析试验鱼的体质量、日增长率、饵料系数、产量及经济效益,评价不同养殖密度对鳜鱼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与饵料系数成正相关,与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成负相关。养殖鳜鱼的日均换水量为0.25 m3/kg。养殖密度为30尾/m2时养殖效益最高,为220.75元/m2,是对照池塘的18.1倍。基于生长性能及养殖效能的综合评价,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鳜鱼养殖密度以30尾/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