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通过4种不同遮荫强度(遮荫度实测值分别为81.6%、70.5%、50.4%、24.5%)对油茶春季芽苗砧嫁接育苗的影响试验研究.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度为81.6%的黑色遮荫网对油茶嫁接苗的成活率、苗高、叶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SPAD值等生长指标表现最佳,可在油茶春季芽苗砧嫁接苗培育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2.
不同肉桂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生长量实测法和运用SPSS13.0统计法,对4个种源的肉桂进行了连续测定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之间肉桂的根长、苗高和地径均有显著差异;苗高与根长、地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根长和地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苗木质量评价结论:台湾彰化普通肉桂和广西岑溪普通肉桂为Ⅰ级苗木,越南安沛清化肉桂和福建华安清化肉桂为Ⅱ级苗木.  相似文献   
23.
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2号为材料,研究果实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产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鲜出籽率无显著变化;干籽出仁率在9月20日之后快速上升,10月25日之后速度逐渐减慢,11月15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种仁含油率和干出籽率均呈上升趋势,10月25日前上升幅度较大,此后速度减慢,并在11月8日之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9月27日前缓慢升高,之后进入积累高峰期,11月8日后达到最高水平。果油率、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4个性状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鲜出籽率仅与干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以果油率为因变量,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y=-6.402+0.225x1+0.104x2+0.025x3,3个自变量的重要程度为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在广西不同生态区域,针对岑溪软枝油茶栽培品种,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为果实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24.
广西主要油茶物种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酸含量是评价食用油营养水平的重要依据。对广西油茶主要物种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物种不同,油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普通油茶油酸平均含量最高,其次是宛田红花油茶、越南义安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陆川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物种相同,油酸含量变幅范围也较大;各脂肪酸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选择岑溪软枝油茶半同胞子代的优株采集接穗,以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建立无性系,进行苗期速生性试验测定。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在无性系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而叶片数差异不大;苗高和地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09和0.703,受遗传控制程度高,叶片数的重复力仅为0.444,受遗传控制程度较低;以苗高、地径和叶片数为指标,采用加权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按10%的入选率,筛选出54号速生无性系,其苗高、地径和叶片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2.31%、11.01%和1.38%。由此可见,从苗期生长性状角度,进行岑溪软枝油茶无性系速生性早期选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以引进的越南清化肉桂(amzamomum cassia BI.forma macrophylla)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枝条部位以及不同ABT6浓度等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清化肉桂在广西适宜的扦插时期是3、4月份,梢部枝条的生根率优于基部和中部,生根粉ABT6(Cinnamomum cassia)400mg/L的浓度浸泡处理带皮叶插枝条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到97.3%,比对照高出148%。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不同浓度3-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全光照间歇喷雾扦插对岑软3号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00、4000、5000 mg/L NAA以及3000、4000 mg/L IBA处理后,插条的生根率在80%左右,显著提高了插条的生根率;岑软3号至少存在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2种生根类型,属于扦插易生根树种,5月份进行全光扦插,皮层生根的时间一般需4~5周,少于愈伤生根7~8周的时间;经2000~5000 mg/L IBA处理后,插条的皮层生根率明显提高,可达到50%左右,其中3000~5000 mg/L IBA处理后的插条根系数量多、根系粗壮,完全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萌芽率;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节约生产成本后,岑软3号全光照扦插中应以3000 mg/L IBA速蘸10 s为宜。  相似文献   
28.
为给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实发育期间的管理和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岑软3号油茶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落果规律与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岑软3号油茶3个落果阶段分别为1月上旬-3月上旬、4月上旬-5月下旬和8月上旬-10月上旬,落果率分别为12.99%、40.26%和14.29%;在对油茶林进行营养调控时,建议冬季休眠前的施肥应对本研究测定的全部营养元素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充,夏季施肥应适当补充氮、磷、钾、铜、钙、锌和镁。  相似文献   
29.
通过非灭菌土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Glomus versiforme(GV)和Glomus mosseae.(GM)两种AM真菌对油茶幼苗生长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对油茶幼苗的生长以及氮磷的吸收均有影响。在接种后7个月时,GV和GM均可显著提高油茶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6.5%和72.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0.5%和131.3%;GV对植株苗高和地径的影响与对照株相比未见差异,但却极大地增加了根系的干物质量,接种GM显著增加了植株高度和茎粗,对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物质量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两种真菌均降低了油茶幼苗全株的氮含量,对全株的磷含量有一定程度提高,GV显著提高了油茶幼苗根部的氮含量,而降低了幼苗茎、叶中的氮含量:接种GM和GV均增加了根、茎中的磷含量,而降低了叶片中的磷含量。  相似文献   
30.
以岑溪软枝油茶全同胞家系子代测试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果实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岑溪软枝油茶全同胞家系子代果实性状变异比较丰富,尤其是单果重、鲜籽数和单粒籽重3个指标,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4.58%、33.14%和35.15%,为选择果大、籽粒重的油茶优良品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全同胞家系子代的单果鲜籽数和单粒籽重在各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果重和鲜出籽率在各家系间差异显著;单果重、单果鲜籽数、单粒籽重和鲜出籽率等4个主要性状指标具有较高的遗传强度,其家系遗传力都在0.50以上。分析岑溪软枝油茶同胞优良家系的遗传变异,对下一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单株的评选以及高世代改良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