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全同胞家系林中初选的25株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无性系测定试验,选育出岑软ZJ11、岑软ZJ14和岑软ZJ24三个油茶优良无性系。通过对三个无性系进行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产量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无性系的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和果油率的遗传力估计值h2分别为0.986、0.978、0.998和0.980,均接近1.0,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4~7年生平均产量、果油率在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选育出的3个无性系的早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均超过或优于对照良种岑软2号和岑软3号,其中每公顷产油量的对照遗传增益分别为4.72%~13.91%和5.49%~14.77%,果油率的对照遗传增益分别为13.15%~23.33%和7.81%~17.50%。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本试验以嫁接4年的油茶高接换冠林分为对象,设计4个处理(处理A:有机肥2.50 kg+化肥0.50 kg,处理B:有机肥3.50 kg+化肥0.25 kg,处理C:有机肥5.00 kg+化肥0.10kg,处理D:化肥1.00 kg),研究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在生长结实、产量及经济性状、效益面的施肥效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冠幅面积、叶片数、花朵数、春梢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株的平均成果数、产果量和产油量3个指标,均以处理A最高,分别达到150.78个、3.72 kg和0.24 kg,比处理D分别提高65.69%、47.04%和50%;不同配比施肥对果实经济性状影响较大,从果油率来看,4个处理两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A处理B。投入产出比为处理A处理B处理D处理C;施肥效应综合评价为处理B处理A处理D处理C。  相似文献   
13.
金花茶嫁接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金花茶、显脉金花茶和细叶金花茶为接穗,以普通油茶为砧木,进行影响金花茶嫁接繁殖成活率因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金花茶品种类型、嫁接时期、接穗木质化程度、光照和湿度等因子对金花茶嫁接繁殖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3种不同的金花茶品种类型中,细叶金花茶的嫁接成活率最高;5~6月是金花茶嫁接的最佳时机;金花茶嫁接接穗以半木质化至木质化为好;温度25℃左右,光照(透光度)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0%是金花茶嫁接苗的适宜培养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3年生油茶品种"岑软3号"为试验材料,在秋季对其进行了不同修剪方式和修剪强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枝条修剪方式的修剪强度以轻、中度为宜;采用植株树体修剪方式的修剪强度以中度为宜。  相似文献   
15.
油茶轻基质育苗及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岑软3号”油茶优良无性系为繁殖材料,开展轻基质与普通泥土育苗对比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合“岑软3号”生长的基质配方,并对其造林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苗期生长情况来看,试验的10种基质中,以基质4表现最好,基质5、2、1次之;选用苗期表现效果好的4种基质造林,基质4造林初期表现效果最好,基质5、2、1次之,与苗...  相似文献   
16.
岗松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岗松种子进行发芽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黄心土 细沙为基质,在25~30 ℃温度范围内,基质湿润到渍水状态下,岗松种子均能正常发芽和生长.植物激素对岗松种子发芽影响不大,播种育苗可不用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17.
穗条农艺性状对油茶岑软3号芽苗砧嫁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进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岑软3号芽苗砧嫁接育苗,研究了其穗条的农艺性状,即不同木质化程度和部位对嫁接育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木质化的接穗嫁接成活率低,仅为53.17%,半木质化以上的当年生接穗,无论是顶芽、中部芽还是下部芽,嫁接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选择完全木质化接穗的顶芽生长表现最佳,其次是完全木质化接穗的中部芽和半木质化的顶芽,完全木质化接穗的下部芽和未木质化接穗的嫩芽最差。  相似文献   
18.
以引进的越南清化肉桂(amzamomum cassia BI.forma macrophylla)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枝条部位以及不同ABT6浓度等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清化肉桂在广西适宜的扦插时期是3、4月份,梢部枝条的生根率优于基部和中部,生根粉ABT6(Cinnamomum cassia)400mg/L的浓度浸泡处理带皮叶插枝条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到97.3%,比对照高出148%。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红羽2号’油茶主要营养成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并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红羽2号’油茶果熟期的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及果皮与叶片中原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红羽2号’叶片与果皮、种壳、种仁各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明显,种仁中还原糖含量和总酚含量相对稳定,变化幅度分别为0.87 mg·g-1和2.00 mg·g-1,果皮中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均最高,变化幅度分别为6.32~6.58、31.83~59.26、62.89~65.96、1.32~1.47mg·g-1,叶片及果实各部位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叶片原花青素含量与叶片还原糖含量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种壳中总酚含量与种仁还黄酮、叶片还原糖含量与叶片花青素含量、叶片黄酮含量与叶片总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5个油茶物种的耐涝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油茶(Camellia spp.)物种1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通过调查淹水处理后不同时间植株的受害情况对其耐涝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油茶(C.oleifera)和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具有较强的耐涝性,淹水处理32天才完全死亡,而香花油茶(C.osmantha)、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和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耐涝性极强,整个试验期60天后均有10%以上的植株还存活,5个物种的耐涝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5个物种内不同单株间耐涝性均有差异,其中香花油茶单株耐涝性分离最大,其次是博白大果油茶和陆川油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