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深圳市福田区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市福田区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表明:薇甘菊在福田区的发生总面积为562.14 hm2,占全区绿地总面积的16.39%,山地、公园、大道、街道社区等均有分布,其中以梅林山、梅林水库周边、银湖山等山地,莲花山、笔架山、梅林公园等市政公园,以及梅林街道等社区绿地的天然次生林、经济果林、人工林的发生面积较大,天然次生林发生面积最大,占发生总面积的85.65%,危害程度以覆盖20%~60%的中度危害(3级,占57.27%)和覆盖<20%的轻度危害(2级,占42.33%)为主。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危害红树林的新害虫一八点广翅蜡蝉(Ricabia Speculum walker).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八点广翅蜡蝉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内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越冬卵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的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若虫的发生高峰期.成虫于6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生,7月上旬以及下旬成虫数量达到最大;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意见,为以后正确防治该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昆虫的分类学研究中.笔者概述了核酸序列分析、RFLP技术、RAPD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SSCP以及DSCP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研究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飞机草微乳剂对荔枝蒂蛀虫产卵驱避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飞机草微乳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荔枝蒂蛀虫产卵驱避的试验结果表明,当药液中飞机草氯仿萃取物含量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μg/mL时,对荔枝蒂蛀虫产卵驱避率分别为71.86%、77.38%、77.38%、81.01%、84.73%、87.09%、88.54%、90.50%、95.26%,说明试验药液中氯仿萃取物含量越多(即浓度越大),驱避效果越好。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建议18%飞机草微乳剂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浓度以250μg/mL为宜。  相似文献   
15.
经初步统计,我国荔枝害虫已达193种,隶属2纲11目57科,以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居多,同翅目和半翅目次之,对荔枝害虫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动物区系中,东洋区种类占绝对优势,古北区次之,在中国动物地理中,以华南区南方种类所占比率最大;6大荔枝产区的荔枝害虫种类数依次为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台湾>海南;各荔枝产区害虫的优势种不尽相同,既有共同的全国性害虫,也有区域性代表种或特有种类.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不同生境红火蚁发生密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市不同生境红火蚁发生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红火蚁平均蚁巢密度为0.70(±0.05)个/100m2,蚁巢密度由大到小为:荒地>花木基地>果园>绿化带>草地>菜地,菜地、草地与荒地的蚁巢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他生境的蚁巢密度无明显差异;不同生境红火蚁平均虫口密度为46.72(±2.78)头/诱饵,虫口密度由大到小为:花木基地>荒地>果园>草地>绿化带>菜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规律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为开展荔枝蒂蛀虫化学生态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室内温度(26±1)℃、相对湿度(80±5)%和光照周期14L∶10D条件下,观察荔枝蒂蛀虫成虫的羽化和交尾习性;采用正己烷浸提雌蛾性腺获得粗提物,用触角电位仪测定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节律,用Y型嗅觉仪测定雄蛾对雌蛾性腺粗提物的选择趋性反应。【结果】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化蛹后7~8d;3日龄成虫交尾最为活跃,交尾高峰期在22:00-01:00;3日龄雄蛾对3日龄处女雌蛾性腺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较强,尤其对22:30-00:30雌蛾性腺的粗提物反应最强,说明22:30-00:30是荔枝蒂蛀虫性信息素释放的高峰期。荔枝蒂蛀虫3日龄雄蛾对3日龄雌蛾22:30-00:30性腺粗提物具有明显的选择趋性。【结论】荔枝蒂蛀虫交尾与性信息素释放存在一定的时辰节律。  相似文献   
18.
飞机草在植物源农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丛生性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又称香泽兰,株高1~3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茎枝被柔毛。飞机草原产南美洲的安第斯山,1882年引种到印度,1922年作为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现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1934年在我国云南南部首次发现,现在我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有分布。飞机草花期在4~5月及9~12月,果实成熟恰逢干燥多风季节,因其种子细小而轻(千粒重仅0.05g),故扩散、蔓延迅速,并因瘦果具毛易粘附其他物体而易被长距离传播。飞机草净光合速率大,光合能力强,能充分利用光能是其快速生长、扩散、蔓延的另一原因。飞机草在我国属入侵植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叩甲科优势种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究竟是哪些叩甲科优势种类在我国严重危害农林植物,以及它们的动态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澄清,特别是对各种叩甲的取食对象更需仔细的观察,以确定它们的食性、寄主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对我国25个省(区)、813个地点的叩甲科区系的实地考察,提出了在我国叩甲科区系中种群数量较大的12个优势种类,并对中国叩甲科优势种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思考,提出:对叩甲科的种类和分布,特别是数量发生情况,在中国一直处于十分模糊状态,需要澄清;对叩甲科的寄主和食性问题也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20.
应用扫描电镜对荔枝蒂蛀虫雄蛾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雄蛾触角上主要分布5种感受器,分别是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感受器、锥形感受器、鳞形感受器.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其中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