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镉铅的固化对苎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镉、铅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处理对苎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黄褐土中施加硅藻土、膨润土、石灰石粉和沸石粉对土壤中镉、铅各形态含量的影响以及对苎麻生物量、叶片丙二醛含量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沸石粉和高浓度(9~12 g·kg~(-1))硅藻土、膨润土可以显著减少土壤中镉的酸可提取态含量;添加硅藻土、膨润土和沸石粉对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铅有很好的效果,降低量可达43.1%。固化剂的施加使得苎麻各部位吸收镉、铅减少,全株镉、铅累积量分别降低9.9%~62.7%和5.8%~28.4%,且固化剂施加量达到9 g·kg~(-1),对苎麻吸收镉、铅影响增大。除石灰石粉外,其他三种固化剂均使得苎麻生长受到的不良影响降低。  相似文献   
22.
EDDS与EDTA强化苎麻修复镉铅污染土壤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探明施用生物可降解螯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苎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黄褐土中施加EDTA和EDDS对苎麻生物量、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种植苎麻,施加EDTA和EDDS都能显著增强苎麻植株各部位铅、镉的含量,提升苎麻对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效果。在浓度为1.5~3 mmol·kg-1时,EDDS强化苎麻修复镉的效果较好,土壤镉的去除效率相比对照提高了16%~27%,在更高浓度时,EDTA强化苎麻修复镉的效果较好;EDTA强化苎麻修复土壤铅的效果好于EDDS,对土壤铅的去除效果可提高达22.6%。但EDTA和EDDS的施加会造成苎麻生物量减少,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在同等浓度水平下,EDDS对苎麻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要小于EDTA。  相似文献   
23.
为了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环保产业对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创新人才的需求,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改革,提出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所需不断优化、模块化设计、突出农林院校特色、选择最佳教材和制作有特色的多媒体课件等创新措施。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学的多元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采用设问法、讨论归纳法讲授、专题讨论+课程论文的方式使学生学思结合;通过增加体验性学习、采用案例法+课程设计以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4.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设计(1)病原及免疫效果监测。口蹄疫进行实验室病原和免疫效果(并测报抗体检出率)二项内容的采样检测,布病进行实验室病原采样检测。梭菌病、羊痘进行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25.
为探究不移动的黏土矿物胶体对氧化石墨烯与砷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柱试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As(Ⅴ)和GO-As(Ⅴ)混合液在不同黏土矿物胶体(高岭石胶体和蒙脱石胶体)、pH、离子强度(IS)和流速下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流速的增大会增加GO和As(Ⅴ)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率;离子强度的增加降低了GO和As(Ⅴ)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率;增加pH也会增加GO和As(Ⅴ)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率。此外,相比单独迁移,GO-As(Ⅴ)协同迁移中GO和As(Ⅴ)的迁移率均有增加。不移动的蒙脱石胶体相比于高岭石胶体对GO和As(Ⅴ)的阻滞能力更强,可能是蒙脱石层间存在的阳离子提供了较高岭石更多的正电荷。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北洛河中藻类的生长情况与多样性变化,本研究于北洛河下桃水电站坝上水库采集水样,通过添加磷酸盐提高水体中总磷浓度、调整氮磷比,根据总磷浓度(0.0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 mg·L-1)共设置11个处理组,进行5 d的藻类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体系中共鉴定出藻类4门31属,其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平裂藻属和绿藻门的栅藻属、十字藻属、惠氏藻属的占比相对较高,为北洛河中的优势种属;藻类细胞丰度随着总磷浓度升高先逐渐上升,并在0.40 mg·L-1组达到最高;当总磷浓度≥0.10 mg·L-1时,优势藻类开始暴发性生长,导致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升高(P<0.05),而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下降(P<0.05)。通过对水样中氮磷浓度进行测定发现,随着外源磷输入量的增加,藻类对总氮的吸收加快;当总磷浓度高于0.10 mg·L-1时,可明显促进藻...  相似文献   
27.
选择提取自四种典型土壤的天然纳米颗粒作为吸附材料,研究了p H及离子强度(IS)对Pb(Ⅱ)在四种天然纳米颗粒上的吸附-解吸的影响,旨在为有效地控制土壤铅的环境行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低p H时,四种土壤纳米颗粒Pb(Ⅱ)吸附量随p H的增大而增大,当p H5后吸附量达到最大且趋于稳定。相同初始浓度下,四种吸附材料对Pb(Ⅱ)的吸附能力依次为黄绵土纳米颗粒塿土纳米颗粒风沙土纳米颗粒黑垆土纳米颗粒。且四种土壤纳米颗粒的吸附量与离子强度(IS)有关,当IS为0.01 mol·L~(-1)Na Cl时,Pb(Ⅱ)吸附量最大,而0.1 mol·L~(-1) Na Cl时吸附效果最差,吸附在低IS时形成内表面络合物,高IS时形成外表面络合物。Pb(Ⅱ)解吸率随p H的增大而减小,p H为3时解吸率最大,p H5后四种土壤纳米颗粒的解吸率降低。在不同IS的解吸液中,IS越大Pb(Ⅱ)的解吸率越大,解吸液为蒸馏水时解吸率最小。四种土壤纳米颗粒解吸率大小顺序为风沙土纳米颗粒塿土纳米颗粒黑垆土纳米颗粒黄绵土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8.
小青菜酶活性与铅形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添加外源铅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黄绵土盆栽小青菜体内铅的形态分布规律及铅形态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受铅污染后小青菜茎叶不同形态的铅的呈显著和极显著增加,根部各形态铅含量随土壤中外源Pb含量的增加呈极显著增加,铅污染后小青菜体内铅活性提高。在外源Pb作用下小青菜茎叶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以保护植物免受铅的危害,同时可以指示植物体受到高浓度铅的危害,保护酶系统的变化主要受醋酸提取态和盐酸提取态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施用微量元素锌和锰对玉米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施用锌、锰肥明显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干旱情况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1.7%,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37.8%和69.3%,施锰处理的玉米株高增加了12.6%,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增加了24.8%,和29.5%。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处理的玉米株高、地上部及地下部干物质分别依次增加了10.7%、11.1%和30.3%;施锰处理的玉米分别依次增加了9.0%、7.6%和21.6%。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锌使玉米叶片叶绿素a增加了14.3%、叶绿素b增加了15.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4.8%;施锰使叶绿素a增加了31.7%、叶绿素b增加了40.0%、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35.8%。干旱情况下,施锌使叶绿素a增加了8.9%、叶绿素b增加了10.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9.5%。施锰处理的叶绿素a增加了16.3%、叶绿素b增加了11.7%、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6%。  相似文献   
30.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设计(1)病原及免疫效果监测。口蹄疫进行实验室病原和免疫效果(并测报抗体检出率)二项内容的采样检测,布病进行实验室病原采样检测。梭菌病、羊痘进行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