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251篇
基础科学   129篇
  131篇
综合类   1285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668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氮、磷、钾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氮、磷、钾水平有利于灯盏花植株的旺盛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合适的供氮水平可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02.
樟树、檫树、闽楠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樟科Lauraceae3个属的代表性树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樟树Cinnamoumcamphora(linn.)Presl、棕树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e.)Yang的种子胚形态发育正常,除橡树种子外。樟树和闽楠种子的离体胚能正常萌发,在黑暗条件下,3个树种的完整种子于15~05℃温度范围内,无论恒温和变温均不能萌发,闽楠种子仅在光照下30、35℃恒温和30℃日/20℃夜变温中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能萌发,但发芽迟缓、过程长、萌发率低;3个树种的种子均具生理休眠特性,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是樟树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5℃)层积80d,不能完全解除休眠,在30℃日/20℃夜最适变温条件下,并给予适当光照,萌发率仅为41.00%;采用0.5%KNO3+0.10%GA3溶液浸种2h后低温层积80d,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可提高到74.00%;胚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透气性差是引起檫树种子休眠的最初原因,经低温层积后,种皮防碍抑制物质向外渗透是种子不能完全解除休眠的关键因素,低温层积240d,在25℃日/15℃夜最适温度下,光暗中的萌发率仅为59.00%~54.00%,而采用4%H2O2+0.10%GA3溶液浸种后低温层积,萌发率可高达87.00%;种皮透气性差,发芽要求特殊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是闽楠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层积60d,在光照条件下,20、25℃恒温和30℃日/15℃夜变温适宜温度中,萌发率能达77.33%~85.33%.  相似文献   
103.
针对菜豌豆施肥不合理对土壤养分造成不平衡影响后作施肥等,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以菜豌豆田和小麦田作为比较对象,挖开剖面,从不同的土层、菜豌豆田的施肥区(根际)与非施肥区等方面,探讨研究了土壤养分含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菜豌豆田的pH值显著低于小麦田,而有机质、全N及有效K略低于小麦田.但菜豌豆田残余的其它养分则显著高于小麦田残余的养分,其中又以有效N、P和全P的残余量最高,并且主要分布在0~10 cm的表土层.菜豌豆田施肥区(根际)的pH值显著低于非施肥区(邻区),并且土壤pH值与有效N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全N、P,有效态N、P、K、Zn、Mn的残余量,施肥区则显著高于邻区;有机质、交换Ca、Mg施肥区与邻区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的通讯控制系统。介绍了USB控制模块与单片机、PC机之间进行数据通讯的原理、特点及硬件的实现方法;阐述了通过USB接口实现对外界参数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对多种外部设备控制的原理;对USB通讯软件的设计思想及编程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USB接口驱动程序的开发工具及流程。  相似文献   
105.
赤霉素CAU-2(GA4、GA7)对大豆增产效果及其喷施方法(适宜浓度,适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CAU-2可达到使大豆增产的目的,其适宜浓度为30mg/kg,平均产量可达158.7kg/667m^2,较对照高13.4%,喷1次(盛花期)和喷2次(盛花期,花荚期各喷1次)者,亦均以30mg/kg的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55.8kg/667m^3和161.6kg/667m^2,比相应对照分别增  相似文献   
106.
赤红壤旱地土壤供钾特性及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个县(市)采集赤红壤旱地土样106个,测定速效钾极缺(K<25mg/kg)的土壤占16.7%,速效钾含量<70mg/kg的土壤占88.9%,花岗岩旱土速效钾的最低水平为19-20mg/kg砂页岩旱土为21-23mg/kg沉积物水稻土为52mg/kg左右,赤红壤旱地在中产条件下,配施钾肥增产效果极显著。每亩配施K2O的适宜用量,花生为5kg甘薯为7.5-10kg,木薯为14-18kg。  相似文献   
107.
三种甘草下胚轴及子叶节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甘草维管组织在下胚轴、子叶节区内的排列形式及变化规律一致,但不同的种维管组织排列成不同形式所经过的距离有所不同。下胚轴是根和子叶间维管组织转变的过渡区,而根的初生维管组织与上胚轴的维管组织无直接的联系。在过渡区内外始式的木质部经过后生木质部分离、拉开呈一条直线的过程,然后在子叶节区靠合形成子叶的内始式木质部。在子叶节区子叶迹分化完成,上胚轴维管组织开始分化,同时在子叶迹与上胚轴维管组织之间有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8.
小麦覆膜穴播无污染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穴播前期覆盖栽培与全生育期覆膜栽培相比,可有效地解决残膜污染土壤的问题,且产量无显著差异,节省放苗清膜用工85%,纯收入中29.6%,与露地条播栽培相比,出苗率和分蘖成穗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增产1696.5kg/hm^2,增产率40.2%,增加纯收入2367元/hm^2。  相似文献   
109.
瓯江彩鲤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1),而其它四种体色彩鲤的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10.
PEG诱导水分胁迫下喜旱莲子草的生理适应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外来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无性繁殖体,测定了5 d中叶片Chl、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及几种抗氧化酶活性,旨在探讨喜旱莲子草对不同强度胁迫的生理适应性机制.结果表明:-0.15 MPa PEG胁迫下Chl、膜透性、MDA含量变化很小;-0.30 MPa PEG胁迫下膜透性和MDA含量均小幅升高,Chl含量先升后降,-0.50 MPa PEG胁迫下,Chl含量呈下降趋势,膜透性和MDA含量在第5日达到峰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种处理中均先升后降,但基本都维持在处理前水平之上.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在-0.15 MPa PEG胁迫下维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在-0.30 MPa和-0.50 MPa PEG胁迫下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活性峰值出现在不同的处理时期,且降低后的各酶活性仍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实验表明,在低水分胁迫下,喜旱莲子草通过其体内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的维持或升高来解除活性氧毒害,以保证活性氧的产生和猝灭处于动态平衡.即使是高渗透胁迫,喜旱莲子草通过抗氧化酶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一定时期仍能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并阻止或减弱膜脂过氧化的伤害.但随着较高强度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