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70篇
  89篇
综合类   573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304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蛋鸡产蛋初期蛋重大小,随着产蛋日龄的增加蛋重将逐渐变大。但实际生产中,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蛋重每增加1克需要提高2%的采食量,这将增加鸡蛋的成本。因此,必须对蛋重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2.
由昆虫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 ,咽侧体活化激素 (allatotropin ,AT)和咽侧体抑制激素 (al latostatin ,AS) ,分别刺激或抑制咽侧体的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 ,从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利用昆虫神经内分泌的失调 ,使其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猪的咬尾症,是指猪群中出现猪相互撕咬的现象,轻者将猪尾巴咬烂、咬出血,重者将尾巴半截或全部咬掉,有的还互相咬耳。应该说凡是会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的、营养的、心理的因素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在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尤其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咬尾、咬耳现象近年来逐渐增加,一旦发生则较难制止,因此猪的咬尾症也  相似文献   
14.
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军牧 1号断乳仔猪 75头 ,随机分为 5组 ,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进行生长试验 ,研究了 2种铜源 (硫酸铜、蛋氨酸铜 )、3个添加水平 (5、12 5、2 5 0 mg/ kg)的日粮对猪生长及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下丘脑儿茶酚胺的变化与生长抑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 12 5 m g/ kg(P <0 .0 1)、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 ,12 5 mg/ kg(P<0 .0 1)、2 5 0 mg/ kg(P<0 .0 5 )蛋氨酸铜 ,可显著提高仔猪增重 ;而上述添加 5 mg/ kg硫酸铜组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为 2 2 5 .74 ng/ g组织 ,显著高于 12 5 mg/ kg(P<0 .0 5 )、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组和 12 5 mg/ kg(P<0 .0 1)、2 5 0mg/ kg(P<0 .0 1)蛋氨酸铜组。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P<0 .0 5 )。据此认为 ,高剂量铜通过调节儿茶酚胺代谢抑制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 ,是其促生长调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含丁酸梭菌的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饲粮中的抗生素替代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基本一致,体重为(8.5±0.5)kg经过免疫的健康PIC断奶仔猪22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饲喂无抗饲粮;试验组分别用含丁酸梭菌的复合益生菌替代0%、50%、100%的抗生素(金霉素75 mg/kg+杆菌肽锌40 mg/kg+吉他霉素50 mg/kg)。预试验4 d,正式试验25 d。结果表明:(1)各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益生菌的替代比例加大,腹泻率呈线性下降(P=0.04)。(2)不同组间的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尿素氮有显著差异(P0.05),50%替代组的血清尿氮素与比无抗组及100%替代组分别高出51.19%(P0.05)。(3)各组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与无抗组相比,100%替代组沙门氏菌降低了79.11%(P0.01),50%替代组的产气荚膜菌降低94.29%(P0.01)。无抗组的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4)随着时间的推移,50%替代组及100%替代组的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100%替代组的大肠杆菌持续下降,且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复合益生菌替代50%的抗生素能有效减低料肉比,但可能增加肾负担。而100%替代抗生素其生长性能与抗生素组效果相当,而且能降低腹泻率。综上所述,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可以用丁酸梭菌复合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使用,且以100%替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根据泌阳县近10年麦蚜的发生情况,重点从气候、天敌、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分析了重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该县麦蚜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蛹虫草类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like protease)的表达特性,以真菌蛹虫草菌丝体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Northern杂交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蓝光照射后蛹虫草菌丝体中CmKexin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对翻译蛋白质产物CmKexi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质含1个属蛋白转化酶的肽酶S8家族功能域(143~429)和1个前体蛋白转化酶P功能域(514~600),符合真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特征。蛹虫草菌丝体在黑暗预培养4 d后再蓝光照射,North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均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即在持续的蓝光照射48~50 h时,出现CmKexin基因的瞬时大量转录。而其他时间内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的大量转录。试验结果将为蛹虫草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浅议自制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处于探索阶段。该研究简单介绍了环保酵素的基本原理、特点、制备和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现状,同时指出环保酵素今后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凤凰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为例,探讨茶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模式。旨在为茶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参考,更好地挖掘茶产业的功能,拓展更多茶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日粮钙水平对云南半细毛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钙水平对云南半细毛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50只云南半细毛羊妊娠后期的母羊,母羊预产期前14 d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羊),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35%、0.42%、0.61%、0.75%和0.96%的试验日粮。母羊产羔后进入正试期(90 d),每30 d为1个阶段,分别为泌乳前期、中期和后期。每个阶段中间5 d,从每组选择5只母羊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1)泌乳期各组的产奶量、羊乳的磷、能量、脂肪、蛋白、总固体、非脂乳固体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 0.05)。(2)乳钙含量随日粮钙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并且在泌乳前期和后期0.35%钙水平组的乳钙含量显著低于0.61%、0.75%和0.96%钙水平组(P < 0.05)。(3)泌乳中期0.61%、0.75%和0.96%钙水平组的乳糖显著高于0.35%钙水平组,分别提高3.32%(P < 0.05)、3.69%(P < 0.05)和4.43%(P < 0.01)。泌乳后期0.35%钙水平组乳糖含量最低,较0.42%、0.61%、0.75%和0.96%钙水平组分别低4.55%(P < 0.05)、8%(P < 0.01)、8%(P < 0.01)和8.70%(P < 0.01)。综上,日粮钙水平影响乳钙含量且两者成正比|在泌乳中期和后期,当日粮钙水平提高到0.61%和0.42%后可提高乳糖含量。 [关键词] 钙|云南半细毛羊|乳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